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白岩松:新闻人应有足够定力 新旧媒体核心在内容

2016年05月16日06:49 | 来源:中安在线
小字号
原标题:不说白不说:白岩松与合肥市民谈读书谈理想

  白岩松读者见面会。

  说起白岩松,大家熟悉的还是他在荧屏上侃侃而谈的形象,但如今的白岩松不仅是传媒人,更是一名作家,《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白说》等多部热销著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他的内心。5月14日中午,白岩松亲临合肥新华书店和其读者、媒体进行互动和交流。

  谈“朋友圈”:使用社交媒体需注意“分寸”

  如今,不少年轻人热衷于使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低头族”随处可见,技术的进步拉进了朋友之间的关系,但是也着实浪费了不少时间,年轻人究竟应该如何平衡读书和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坚持不开微博,不开微信的白岩松表示,这个世界上任何问题强调的都是分寸。

  “我并非反对在微信上和朋友进行交流,但是不要让它占据你太多的时间。”他解释,朋友圈里并非都是真正的“朋友”,过去的人连手机都没有,也不能说他们没有真正的朋友。“我上大学的时候是80年代,80年代经常有很深入的谈心。但现在手机这个第三者的出现,让深度的谈心很难了。我那时候的卧谈会,会因为一首诗、一部作品,一个观念,彼此争论,最后谁都睡不着,天就慢慢亮了。”

  白岩松就此问题深入剖析:“你以为发几十个字和100来个字就可以交到很好的朋友吗?手机太多地占有了大家的时间之后,也许原本能够成为朋友的人却没有成为朋友,时间都用来聊天而不谈心,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朋友呢?”

  有观众表示自己需要通过社交媒体掌握信息,白岩松表示,“朋友圈里、微博里有价值的东西,即使你不去看手机,那些知识、消息绕了一圈也会回到你的身边。是金子总会来的。不要将朋友圈变成束缚的圈,手机只是填补了你的无聊。”

  谈媒体:新旧媒体核心在于内容

  白岩松有一句话叫做:生活是平淡的,但没有一个新闻人是舒服的,舒服了,就不是做新闻的了。访谈现场,白岩松结合自己的媒体经验,就读者关注的媒体相关问题做出了回应。

  面对当下层出不穷的热门事件,白岩松指出,相对于普通百姓,热点事件其实对于新闻人影响更大。“一个热点消失的主要原因,不是一个热点解决了,而是下一个热点出现了。白岩松直截了当地指出,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具有足够的定力,不能“熊瞎子捡苞米”,如果媒体人也乱了方寸,天天陪着大家走马观花,那么“谁看你的东西?”

  面对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正陷入巨大危机,白岩松却显得很轻松,“六年前有人认为微博会一统天下,也常有人说电视是传统媒体,快要死了,但我的判断是它起码比PC晚死。我不关注这些新旧之争,只关心作为媒体最核心的内容,今天的新会变成明天的旧。”

  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记者究竟该如何自处?白岩松笑着以摄影做比阐述自己的观点。“现在虽是一个全民皆摄影师的时代,但好照片并没有因此增多,全民皆记者时代同样的道理。现在,很多人会发了一些东西,但是一年后,他早就去忙别的了,不再关注这些事,但记者却要始终关注着该关注的东西。”白岩松指出,如果你是喜欢长跑的人的话,就不要被别人坏了节奏。“很多刚入行的记者,年岁足够小,刚看到了这样的变化,就更愿意谈论变化。我的年岁足够大,我看过了很多的变化,所以我更关注不变的东西。人类千百年走过来,最核心的东西是不变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真善美。 ”

  谈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白岩松一直以大众阅读的倡导者呼吁者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在孩子读书的问题上,则更加谨慎。“一本书一写完,它就与你无关了,你不知道哪个章节会触痛什么样的人,你也不知道别人会如何去解读。”

  当下社会中,利益使然,一部分人急功近利,阅读时倾向阅读工具书而忽略经典。对此,白岩松表示,“工具永远都是中性的,有人问我,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什么?我都会回答:是新华字典。没有新华字典,我怎么能走进浩如烟海的图书世界呢?怎么可能坐行3000里呢?可是新华字典也是工具书啊!”他指出,阅读工具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中国人一毕业就不再看书了,即使是之前一直在看的课本,也没有再翻过。“中国的教育,到哪一天再也没有闲书和课外书这样的说法,中国的教育改革就成功了。我自认为阅读要从小做起。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谈教育:教出大写的人

  白岩松如今已带了两届研究生,为了向西南联大致敬,他把自己的研究生私塾称之为“东西联大”。在这里,他会把自己的一些做媒体的思想、理念、经验等传授给他们。当然,也有人对此质疑:这些研究生们如今表现出来的思想,素质,能力等是否达到了其办学教育最开始的预期?

  白岩松说,自己如今的主业是做公益,就连在央视做主持人都快成了兼职。至于带学生,是自己作为志愿者在做的事情。他说:“如果问我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只想培养一个大写的人。同时,教他们一些我在新闻方面的经验教训,至于是否达到预期,我只能说教育是一个无法用一年两年去衡量结果的行当。”

  据了解,在(研究生)最后一堂课上,白岩松都会给学生留一个两千字的作业——写给10年后的自己一封信。他解释说,“老师带学生,最初是师生情,慢慢就会变成一种亲情。你不会那么苛刻对他,只希望他一切顺利。更重要的是,你也不知道未来的时代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你纵然有那些想法,但是时代会不会改变那些想法,都很难说。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当下你给了他们什么?”

  谈传统:传统文化一直都在

  现场一位姑娘对白岩松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都很忽视,更喜欢一些流行音乐,我自己比较喜欢戏曲。但是周围人都不太能理解我,做为一个传媒人,怎么去呼吁大家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

  出乎意料的是,白岩松的回答并非常见的抵制外来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他给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答案:“我不呼吁啊,因为它跑不了啊。不管你年轻的时候如何喜欢喝可乐,最后的时候你的宿命里都有茶。”白岩松表示,他并不认为现在的人都不喜欢韩流文化都去喜欢戏曲中国的文化就会复兴。“200年前徽班进京的时候,是作为先进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进的京,你今天回头看的时候,认为这是国粹,但在当时时是流行的。现在我们说元曲如何如何牛,在元代,它就是流行歌曲啊,柳永是著名的方文山啊!”

  白岩松表示,中国文化一直都在大家的视野里,流行音乐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没有中国文化。“倒退30多年,邓丽君是流行音乐,甚至是禁区。可是现在,邓丽君就是中国人的乡愁,邓丽君的歌曲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响起,中国人都会慢下脚步,它也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文化是变更的。”(实习生 李春灵 记者 陈欣然)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