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社交工具的未来,人以群分? 产品被赋予不同功能

2016年06月04日06:48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社交工具的未来,人以群分?

  中老年人在微信中传播正能量,“二次元”粉丝在专属QQ群里交流喜欢的动漫,“70后”们依旧习惯使用短信,微信则成为受所有人欢迎的全民社交工具。

  社交网络的未来,人们也许会被年龄、性别、兴趣分割成一个个“小世界”。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小众,或许会成为社交媒体的下一个发展方向。什么人用什么社交工具,会成为今后的趋势。

  人们都爱用什么社交工具?

  “当年戴着红领巾一起长大的小学同学,今天又一起戴上了红领巾。”12位年逾花甲的“红领巾”,坐在草地上来了张合影。这是市民肖敏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发在朋友圈的文字和一组照片。与朋友在微信中聊天,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在朋友圈分享好文章,已成为肖敏每天的日常。

  弘扬正能量,是肖敏对于自己使用微信的一个概括。翻看她的朋友圈,抒情诗朗诵、钢琴曲、名家散文都是她经常转发的链接,“想让自己的晚年再丰富多彩一些,有好的心态和向上的动力。”

  其实,无论是肖敏这样的“50后”,还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00后”,微信已成为男女老少通吃的社交工具。

  根据全球调研巨头Kandar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微信已是中国社交媒体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使用率连年增长,2015年的使用率达到了75.9%,自2014年打败了QQ空间后一直处于第一位置。QQ空间的份额从2013年开始大幅下滑,但仍然占据第二位,微博则是季军。

  社交产品被赋予不同功能

  如果说微信已成为中老年人最主要使用的社交工具,那么对于相对年轻的“80后”、“90后”来说,微信、QQ、微博等社交网络则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

  14岁的中学生芊芊,2008年就开始玩微博,是最早的微博用户。有了微信之后,微博就渐渐被芊芊“打入冷宫”了。“微博涉猎很多陌生的范围,你可以关注大V,也可以关注很多平民。QQ的范围更小一点儿,但也会有兴趣相投的陌生人用QQ交流。但微信,我只有认识的,至少见过面的人才会加。”芊芊说。

  根据搜狗手机输入法数据,“70后”在社交软件上使用前三名依次是微信、陌陌、手机QQ,这个年龄阶层的用户社交圈已经相对固定,且思想成熟,大部分社交关系依赖于微信这样的熟人社交。

  对于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腾讯系的两大产品微信与手机QQ占据了他们绝大多数的社交生活,其次是陌陌、微博及短信。而在“90后”“00后”中,主要的社交生活依靠手机QQ、微信及陌陌,短信这种社交方式已经逐渐被他们遗忘。

  社交网站的细分小众化趋势

  当微信、QQ成为人们主要的社交工具时,微博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人们获取新闻资讯、关注名人动态的媒体平台。而更古老的人人网、开心网,则已成为几乎无人问津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在社交网络发展更早的美国,细分化的社交媒体开始逐渐壮大。

  在Business Insider的报告中,Facebook和Twitter这两个社交网络都有明显的性别倾向。根据2013年的问卷结果,在使用倾向上,女性用 Facebook的意向比男性高了10%。Twitter则开始向男性用户倾斜。

  而在Piper Jaffray的一项调查里,美国的青少年把Instagram选为自己最重要的社交网站,Facebook和Twitter的地位已经不保。

  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小众,或许会成为社交媒体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人们选用哪种社交网站,跟他的社交关系是分不开的。小时候可能用QQ,工作后由于社交关系都沉淀到微信了,他就会从QQ转向微信。”自媒体服务平台易赞CEO契约表示,社交网站的细分化将是百分之百的必然趋势。

  “人的兴趣是细分的,很多亚文化也在这个社会慢慢滋长。微信、QQ这些社交网络巨头已经占领了大众化社交领域,垂直化细分化才是未来社交网站的出路。能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契约表示,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他们也希望其用户更纯粹,这样商业化会更容易。(袁云儿)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