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 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
核心观点:出版人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我想至少应包括:敬畏文字的精神、继承和创新的精神以及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陈鹏鸣
过去的编辑常自谦为编书匠。随着工匠精神的流行,做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编书匠其实很不简单。
历史上有不少知名编辑,他们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追求完美。战国末年吕不韦主持编纂完成《吕氏春秋》后,以一字千金的高价悬赏纠错;西汉刘向等人在编辑古籍时,创造出“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的古籍校雠方法;明朝毛晋延请知名学者,在汲古阁精心校刊古籍,毛刻本行销全国。近现代以来,许多出版人以工匠精神推陈出新,“点校本二十四史”、《辞源》、《辞海》、《大百科全书》等一大批精品力作相继出版。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的图书出版市场有“高原”、缺“高峰”,原因固然很多,而工匠精神的缺失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出版人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我想至少应包括以下3点:
一要有敬畏文字的精神。出版是与文字打交道的职业,古人一向敬畏文字,传说仓颉造字鬼夜泣。即便到了今天,许多偏远地区,还保留有敬惜字纸的习俗。出版人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文字,坚守出版的质量门槛,努力挑出书稿中的所有差错,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斟酌再三,绝不放过任何差错,力争出版之后不留下任何遗憾。在《毛泽东选集》的出版过程中,“校对王”白以坦以及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校对们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四卷本《毛泽东选集》至今未发现一个差错,真正做到了“百万无一失、万万无一失”。与此相反的是,个别出版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编校质量,编辑素质不高,甚至不设专职校对人员,将书稿的编校工作完全交给“黑马”等软件来处理,以至于“无错不成书”这样的咄咄怪事屡见不鲜,出版物质量严重下滑。
二要有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出版人的继承体现在对传统的尊重上,过去工匠学技能,要入门拜师,没有师傅的引领很难入门,更难登堂入室。现代社会虽然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来传授入门知识,但师傅言传身教的作用难以完全取代,关键之处,师傅的一句指导,有时比起书本上、教室里的几节课更有效。现在一些出版单位,依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于新入职员工,除了业务培训之外,还选派严谨的老编辑、老校对担任他们的师傅,以老带新,两三年后,新员工方能独立工作。出版人的创新体现在出版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选题策划时的独具匠心上。作为出版风尚的引领者,独具匠心的出版人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从茫茫人海中发现有价值的作者,能够从只言片语中发现优秀作品。早年的陈忠实寂寂无名,编辑何启治在读过他的一篇短篇小说后,就约请其写长篇,20年后,《白鹿原》惊艳问世。与此相反,缺失了创新能力的出版人,只能亦步亦趋地跟风。以至于当一种“奶酪”或“好妈妈”畅销之后,很快就出现了几十甚至上百种“奶酪”或“好妈妈”,这样的跟风只会让读者反感。
三要有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编辑为人作嫁衣,默默地在幕后帮助作者完善书稿,他们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改正书稿里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等硬伤,而且有时还要审查语句的规范性、表达的严谨性、知识的准确性、资料的真实性,以至于谋篇布局的合理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等。此外,出版人还要考虑装帧设计、印刷工艺、纸张用料等细节。图书出版之后,虽然在某一不起眼处,署有编辑、校对的姓名,但读者关注的只是作品,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编辑、校对的姓名,更不会知道他们的无私奉献。作为出版人,对此要有一颗平常心。有人或许以为,自媒体时代不再需要编辑了。其实,未经编辑审读加工过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有时只能微微一信,甚至是全不可信,这从反面说明了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出版人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要发扬工匠精神,干良心活儿,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身上所承担的责任重于泰山,自觉地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