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政府辟谣失灵及其应对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不仅给社会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信息,也给政府带来了辟谣的烦恼。若政府辟谣给力,谣言会自行消失。但是,如果政府辟谣失灵,则会助长谣言的传播,加剧社会的动荡。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政府辟谣失灵的状况,并通过谣言潜伏期、传播期、消散期三个阶段,探讨了政府应对辟谣失灵的措施,以期达到有效辟谣的目的。
关键词:谣言;政府辟谣;辟谣失灵;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011-02
网络时代,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尤其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传播的匿名性和难控性,使得越来越多的谣言甚嚣尘上,这些谣言事件甚至引发了社会恐慌。因此,政府辟谣成为常态。而政府辟谣不力,不仅会削弱其公信力,还会使政府辟谣失灵。因此,如何应对辟谣失灵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
一、政府辟谣失灵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抢盐抢水风波中,以及一些官员违法乱纪事件中,都出现了辟谣不力的情况。辟谣效果的不乐观,也使政府陷入困境。导致政府辟谣失灵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不恰当辟谣,引发公信力危机
1.辟谣内容不实。在一些舆情事件中,有些政府或机构出于各种目的,发布不实信息以回应舆论热点,对微博等媒体上流传的言论进行“辟谣”。但是事件的后续发展却表明这些传言实质是真实的,使得政府辟谣的信息成为真正的谣言,这也引发了政府的公信力危机。
此类行为多发生于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在社会舆论的高压下,某些政府机构仍然公开对外宣称并未发生此类事件,或者谎称此类事件并不会造成传言里所称的社会危害。但事后政府自身又推翻了此前的言论。例如,2016年2月在微博上曝光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因游客陈某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北岸渔村饭店疑似被“宰”,随即网上流传出关于此事件的种种言论,像是“价高质次”、“店大欺客”、“被骗去消费”等,并且类似游客被宰的情况也陆续曝出。而调查组经过单方取证,却一直强调店家是明码标价、合理定价,不存在违法行为,以此来“辟谣”。对此言辞,当事人和网友都“不买账”。最终,调查组承认“存在失误”,确认涉事饭店存在欺诈消费者、无证经营、陈某被打、民警出警不文明执法等问题。此类相关事件中政府的最初表态,不仅没有使政府获得预期的辟谣效果,反而降低了政府信息的权威性,使公众形成一种“正话反听”、“正事反信”的定式,出现所谓的“塔西佗陷阱”,公众会带着偏见去审视政府的辟谣观点或忽视政府的辟谣信息,导致政府辟谣失灵。
2.辟谣主体不当。面对各类谣言,辟谣主体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最终辟谣效果的实现。但在政府辟谣过程中,不时出现辟谣主体选取不当的情况。尤其是涉及到各级政府机构自身及其内部的工作人员时,这些部门会进行“自我辟谣”。诚然,针对政府本身的谣言,政府站出来对不实传言做出回应很有必要。但是,诸如一些政府造假、腐败等事件,自我澄清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样的辟谣存在掩盖事实真相的可能或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嫌疑,也不符合调查和监管程序,只会徒增辟谣难度。
3.辟谣方式不妥。有些政府辟谣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否定或证伪相关谣言,虽说是在第一时间澄清事实,但却是缺乏论据支撑的“干货”。缺失调查求证的信息披露,没有专业的分析过程和必要的统计数据,缺少图表、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现今,公众更讲求的是“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辟谣方式不妥会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削弱政府公信力,对辟谣产生负面影响。
(二)媒体煽风点火,辟谣雪上加霜
任何一件可能成为热点的事件出现以后,一些媒体出于对流量的期望和要求,顾不上所谓的专业性,就进行碎片化、无底线、不计后果的传播,以至于忘却了媒体应该是公众的喉舌,是社会的风向标,是正义的代言人。正是这些媒体未能反映现实的全貌,甚至自身造谣传谣,出现对政府不利的言论,使政府辟谣雪上加霜。例如,2016年3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疫苗事件,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刷了屏,各种谣言也趁虚而入,引发了人们的恐慌。对于破除恐慌,事实的真相永远是最好的手段。但有些媒体未能站出来多多普及疫苗知识,报道政府的正面做法,安抚民众的情绪。反而制造出具有冲击力的标题,用“旧闻”夸大非法疫苗的危害,对相关部门进行无声鞭挞,来赚取关注度和点击量。媒体在网络舆论场中煽风点火,必然加深人们对于疫苗的误解和恐惧。此时,政府再忙着一一辟谣,就算花费再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