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6年第7期

“用户为王”的媒资3.0

媒体内容资产知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2】

王毅
2016年07月12日09:11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三、知识化管理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知识的沉淀与传递,形成个人间、个人与组织间的知识循环。而媒资的知识化管理则是通过资源与用户的融合来实现,只有将内容资源、产品创意与用户需求相结合并开展互动,才能形成彼此间的循环,将资源第一时间推送到需要它的用户手中。媒体内容资产经历了载体化管理、内容化管理的阶段性发展后,必将迎来知识化管理的兴起。

SMG作为国内广电媒体中的航空母舰,在十多年的媒资管理发展中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早在世纪之交SMG就已启动媒资管理战略,并于2002年5月建成当时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数字媒体存储系统,实现历史节目资料的文件化保存。从2005年开始,在新闻、财经、娱乐、体育等业务板块先后搭建多个媒资系统,并在近几年逐步实现高清化改造,最终构建完成一个内容资源采集、生产、分发、运营的全数字、网络化媒资管理平台。截止2016年3月,该平台已拥有各类音视频资源360万条、53万小时,通过统一的媒资管理与分发调度,形成对内支撑节目制作播出、对外提供内容营销及公共资源服务的完整产业链。2011年,面对媒资平台资源的不断积累和跨平台资源检索调用的不便,我们推出了媒资信息门户——“媒资网”,提供SMG影音图文全部资源的统一检索、浏览和远程调用。随后在此基础上将音视频资料与图文信息整合,以百科词条的互动方式呈现,形成媒体内容知识分享和创意共享的平台——“媒资百科”。

“媒资百科”是SMG媒资知识化管理的雏形,借鉴维基百科中开放式的词条创建与完善思路,将资料导演的理念与用户的需求融入到“媒资百科”建设中,通过提供定制服务,制作用户真正需要的百科词条。而媒资管理则成为知识传递的桥梁,将内容资源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多方共同创建、修改和完善词条,形成知识分享与内容汇聚的百科社区。通过“媒资百科”,各种节目创意的火花与资料服务的积累都能以词条的方式予以沉淀。目前“媒资百科”已拥有词条2万余个,日点击量近万次,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内容资源的应用潜力和生命力。

2015年,随着SMG的全媒体转型,我们发现“媒资百科”原有的树状分类结构不足以支撑新环境下内容生产所需的发散性创意与灵感传递。为此,我们借鉴知识图谱的概念,基于媒资用户的检索习惯与资源使用数据,在百科词条的制作与加工中融入语义分析与实体关联,在传统类目关系的基础上增加网状关联,研究构建SMG的媒资图谱,实现“以图谱汇词条、以词条聚资源”的管理模式,使媒资管理进一步主动化、知识化、智慧化,实现用户的一次检索、多点呈现、纵览全局,让更多的内容资源参与到内容产品的创意与制作中。此外,我们通过上海音像资料馆官网和“影像上海”“媒资网”等微信公众号,依托“媒资百科”进一步打造社交性影像传播平台,以热爱历史、喜欢影像的受众为核心用户,每天推送与历史有关的原创微视频和图文信息,并通过线下播映方式实现互动,打造影像资料社交分享的新模式。2015年推送的“上海声音”“上海抗战影像地图”“外滩建筑群”等主题内容被公众广泛传播。这种知识化管理、“互联网+”应用的模式有效地将内容资源与网络用户有机结合,打破以往平台与系统的障碍,拓展了全媒体环境下内容传播的新途径。

四、结语

媒资3.0 时代,基于用户需求的智能化编目与知识化管理只是媒资完善创新的第一步。对于广电媒体而言,要想发挥多年节目制播积累的内容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内容市场抢占主动,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媒体内容资产的管理、开发与利用,真正从“内容为王”转变为“用户为王”,使广电媒体实现“屏幕向平台转变、节目向内容转变、观众向用户转变”的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