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从人文视角看网络文艺
2016年07月16日07:13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人文视角看网络文艺
【网络文艺·评谈】
作为文艺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文艺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激发了大众的文艺潜能,拓展了文艺的市场空间,前景可观。但是,在方兴未艾的同时,网络文艺界也客观存在着一些浮躁之风。喧嚣过后,笔者认为,对于网络文艺而言,“技—乐—教”是其应当坚持的三维立体人文结构。
先言技。科技进步对网络文艺的催生与推动作用不言而喻。《花千骨》凭什么刷屏?其中,“网台联动”传播模式和“手机+电视”的双屏互动模式创造了大量点击率,电视剧和手游的无缝对接则实现了IP价值的全面开发。同时也需注意,科技好则好矣,但如果过度科技化,也容易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换句话说,技术可以养眼,但不一定能怡心。个中道理,值得深思。
次言乐。相比严肃的传统文艺题材,网络文艺中穿越、玄幻、盗墓、仙侠等题材屡见不鲜,可谓“脑洞更大”、娱乐性更强。这样的作品固然有受众,但如果声色光影削弱了理解和想象,捕捉感官稍纵即逝的快感成为观众的最后收获,那么,其结果也会造成艺术之乐的缺席。
再言教。这里所言之“教”,既非一味地引导观众,更非盲目地迎合观众,而是要通过审美创新、审美体验去批判现实和探讨人性,去实现文艺的文化担当、社会担当和公共关怀。“乐”与“教”的辩证统一,仍然是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总之,要建构良好的当代中国网络文艺生态,技是依托,乐是根本,教是导向,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用技术手段实现审美创新,用审美创新达成精神健全,从而实现科技精神、审美意识和人文价值的深度融合,这是中国网络文艺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黄念然,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