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7月下

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社会发展史

齐曼丹
2016年07月26日09:36 |
小字号

摘要:新闻业的客观性理念最早源于美国,但美国新闻业经常受到“不够客观”的指责,无论是本国的每日新闻还是关系别国政治事件的报道总是被批评没能“客观”。抛开美国19世纪30年代之前的政党报刊不说,在这之后出现的商业性报刊的第一要务是生存,为什么会出现“客观性法则”?为什么“客观性法则”会成为美国现代新闻业一直追求的职业理性?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美国社会发展的变迁来审视和研究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发展史。

关键词: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7-2-0029-03

一、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民主市场下的便士报浪潮:新闻客观性初具雏形

新闻业的客观性法则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政党报纸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报纸都只是某一党派的代表。这一时期的新闻业不存在尊重客观事实的标准,在经济上极度依赖党派并沦为其附庸。此时的新闻业失去自身应有的职业道德,完全充当党派之间政治纷争的工具。民主市场下的便士报浪潮是新闻客观性法则兴起的“温床”,以《纽约太阳报》为首的便士报的兴起,不仅推动美国报业走向了商业化的道路,也使新闻报道在内容和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便士报依靠发行量扩大以及版面广告收入生存,经济上的逐渐独立使报业开始远离党派的控制,成为可以独立发声的新闻媒体。民主市场下的便士报之间确立了平等竞争的形式,为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由于便士报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地提高发行量成为报业之间竞争的目标,报纸将新闻报道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挖掘各阶层受众的社会需求,努力使自己的报纸成为可供读者选择的具有社会通用性的消费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新闻报道的准确、完整、生动和实效等元素成为报纸竞争中的评判标准,倾向于注重对客观存在的观察和分析,便士报掀起了一股对科学方法的狂热追求,这些变化正是客观报道原则出现的思想基础。

19世纪40年代电报技术的出现促使纽约的一批报纸联合组建了美联社,通讯社所采写的新闻需要同时提供给多家报纸,当然要想让自己采写的新闻同时满足具有不同立场的报纸需求,唯一能做的就是使新闻报道尽可能地接近事实原貌,保证所有的顾客能够接受。美联社的新闻采集方式给报业扩大发行量带来了启示。1896年,在低俗新闻弥漫的环境中,《纽约时报》吸取美联社报道的经验,强调在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时,关于现实世界的描述应该是客观的、远离主观偏见的。换言之,就是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事实的呈现不能掺杂个人的主观价值,最终更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纽约时报》这种焕然一新的报道方式使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向新闻业展示了客观报道的新闻拥有广阔的受众市场。《纽约时报》的成功说明:只要坚持办一张“严肃但又不远离政治”的报纸,就能在体现言论和观点自由的同时幸免于卷入政治纠纷的浪潮。在这个时代,《纽约时报》的巨大发行量和影响力使这种“客观”思想开始广为公众认同。

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记者成为一种职业:以“事实”为基础的职业理想的确立

在民主市场的背景下快速发展的便士报,虽然已经完全摆脱了政党的束缚并且展现出了客观性理念的曙光,但却开始陷入“黄色新闻”浪潮。赫斯特被认为是当时纽约最没有道德感的一位总编辑,不计一切代价追求发行量。商业性报刊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发行量固然重要,为扩大发行量大多数总编开始花钱雇用自由职业写手和专业记者,在美国内战期间,纽约报纸在战事报道上每年要支出6万到10万美元,《先驱报》在战时任何时间段内都有40名以上的特派记者在进行战争报道,号外出现频繁,版面增加,发行量上升。内战并没有转变新闻业的发展方向而是将报纸进一步推进国民意识的中心。19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闻报道业成为一个稳定的职业,报纸开始聘用大学毕业生为记者,他们享有尊贵的社会地位和高额的薪水,记者成为年轻人选择并愿意为之奉献的职业之一。

拥有共同职业理念的记者们,在新闻报道时不仅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也坚信“事实是客观存在并能够被认识到的。报纸的任务就是不存在个人主观偏好地去收集事实、撰写新闻,使它们能为大家所用,便于人们在事实呈现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意见。”然而,客观性理念最终并没有在这一时期完全形成,主要是因与19世纪90年代出现在哲学、历史学、社会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反形式主义思潮等社会因素有关。这一时期的大多数记者都接受过科学方面的教育或者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它们对文学和报道的理想就是强调事实。报业和新闻记者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逐渐对认识事实充满了自信,对科学的追求和对自我认知能力的过度肯定,使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事物的不可知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因此,这一时期的新闻从业者虽然将“服从事实”确立为职业理想,但是客观性的理念尚未确立。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