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舆论波及其运动规律分析
摘 要:目前国内学者对新媒体舆论的研究局限在狭义上的网络舆论方面,但移动端的快速发展使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舆论的传播特点,得出新媒体舆论波的三种运动规律:一是在议题自然消解后舆论波止;二是新的刺激因子出现,舆论再现新波峰;三是相关议题的出现,舆论波呈发散式运动。掌握新媒体舆论波的运动规律,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和发展时才能正确地引导和控制舆论。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波;运动规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15-03
一、新媒体舆论的概念溯源及特征分析
(一)新媒体舆论的概念溯源
新媒体舆论是公众意见与新媒体传播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在方式上以互联网或者手机媒体为载体进行传播,内容上是公众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公开意见表达,就是新媒体舆论。网络舆论,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对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集合。那么,新媒体舆论:“是指公众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等新的媒体平台对某些社会焦点问题发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亦是现实民意借助于新媒体的表达。[1]”
追溯舆论被学者描述为“波”的文献并不是很多, 中国传播学学者关于“舆论波”的生动描述首先出现在刘建明的《基础舆论学》中,他认为:“舆论波是指具体事件引起的民心波动,它包括人们的意见波和社会行为波两种因素,这两种波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由舆论中心以扇面形状向四方滚动,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舆论环境”[2]。随后,刘建明又分别在《穿越舆论隧道》《当代舆论学》和《舆论传播》中对舆论波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大概描述出舆论波振动的规律,即舆论受某种刺激因素从舆论中心向四周扩散,并与其它舆论中心产生连接加强波动幅度的一个过程。
新媒体舆论波是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指新媒体舆论由于受内在传播机制的影响,在波状传播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上下起伏的状态,从而使舆论声势在对外影响力上呈现出波动性特征[3]。新媒体舆论包括手机舆论和网络舆论两方面,由于通过手机传播的言论更具开放性和民主性,范围也更具广度和深度,传播速度更加快捷、方便。因此,手机舆论在数量增长率上的变化会更易受到影响,波动特征也相对明显。
(二)新媒体舆论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舆论是舆论与新媒体相结合的产物,新媒体舆论的复杂性源于舆论的网络效应与新媒体的特征,由于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具备虚拟、即时、互动、大信息量等特征,为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而快捷的平台,使新媒体舆论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舆论的新特征:
1.传播主体的复杂性
新媒体所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决定了新媒体舆论形成的主体是随时随地以任何形式正在上网的网民。在现实社会中,网民处于不同的群体中,个人的行为和观念都会受到各种社会习俗与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所关注到的社会事件有所不同并且对同一事件所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虚拟世界的匿名性特征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感和安全感,激发了人们表达与表现的欲望,成千上万的网民成为新媒体舆论传播的潜在主体,网民所处的地域环境和社会风俗的复杂性决定了传播主体的复杂性。
2.传播渠道的互动性
网络时代的媒体具有开放性,新媒体时代则具有即时互动性,“即时”体现出互动行为出现的迅速。因为,在新媒体时代移动客户端成为传播信息的主流平台,信息的传播和受众对信息的接受速度极快,受众快速参与互动就使新闻舆论的形成速度加快,网民能够对网上意见迅速做出反应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这样一个移动端占主流市场的新媒体时代,网民逐渐占据网络信息发布的主导地位,个人的影响力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增强。
3.议题生成的自发性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议题设置方式完全被颠覆,传播渠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人人具有媒介使用权,这为公众个人议题的设置和个人意见的发表提供了便利。当个人议题与网络情绪产生共振时,就会借助新媒体传播形式的高效和快捷性,使个人议题在网络环境中迅速聚合、放大,最终使个人议题在短时间内迅速演化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议题。与此同时,相同观点的言论迅速集结形成舆论,不同观点的言论则在舆论浪潮中或反转或消散。
4.传播效果的难控性
新媒体舆论效果的难控性是指在新媒体上要对舆论进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首先舆论的传播主体对事件通常持批判性的态度,并且网民本身所具有的多元混杂特征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舆论传播中,为舆论的演变带了一定的变数;其次是新媒体的高度开放性,使每个人都有“麦克风”但“把关人”缺失,对海量的新媒体用户,不可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检查所有言论,更不可能对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这就使新媒体舆论的传播效果变得难以控制。
二、新媒体舆论波的运动规律研究
分析近几年国内发生的新媒体舆论事件,大致符合这样一个规律:议题出现→网上讨论→意见聚集→产生社会影响→议题涉及问题结束→新的议题出现。新媒体舆论波的运动大致符合这样的规律:新议题出现后,网民注意力发生转移,网络议题之间形成此起彼伏的状态。有学者将新媒体舆论的形成与蝴蝶效应相结合,得出这样的形成规律:新媒体舆论的酝酿期——“蝴蝶扇动羽翼”、新媒体舆论的爆发——舆论蝴蝶效应、新媒体舆论消解期[4]。但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新媒体舆论是在议题存活基础上的突然爆发,属于长期暗涌、一时引爆的特征,更符合传播学里的“铺垫效果”。将新媒体舆论的运动规律与铺垫效果相结合可以发现,新媒体舆论运动呈现出类似波浪运动的一些特征。笔者将新媒体舆论波的运行规律分为三种进行阐释。
(一)议题休眠——舆论波止
从时间的纵向维度来看新媒体舆论波的运动规律,能量巨大的风暴式舆论波是不常出现的,但在相关议题领域或事件发生地域,总是会出现较多低能级的舆论波,这些舆论事件从形成到消散经历了较短的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舆论议题并非随舆论波止而消失了,只是暂时处于休眠状态。新媒体舆论波停止运动无非是事实得到澄清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例如2015年6月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造成了400多人丧生,属于重大伤亡事件,但出乎意料的是,此事件的舆论波随着救援行动的开展处于消散状态。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占据舆论的高低,将事件定位为自然灾害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灾难,将公众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全力救援方面,使这一潜在的舆论巨波未起即止。
(二)议题激化——舆论再现新波峰
大多数舆论波是呈现上述的波动特征,但也有少数舆论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传播机制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此起彼伏的运动状态,对公众的影响也随舆论波的运动规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2015年8月的天津爆炸事件,遇难人数为100多,相比上文提到的沉船事件严重程度是不及于它,但是公众对此事件的关注度以及舆论波浪远远大于沉船事件[5]。事件发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公众迫切关注的问题未给出权威的解释,因此公众将焦点转向新媒体平台。社交媒体上网友讨论爆炸是否引起环境和水质的污染以及天津媒体失声的背后原因等问题激化了舆论议题,使舆论波在运动过程中多次出现影响力巨大的波峰,舆论波的运动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力度都相对增大。
(三)议题延伸——形成发射型舆论波浪
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开放性,“把关人”的缺失使网友可在媒体上任意发表言论,且不受任何的控制和审核就被传播。鉴于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当一个舆论议题出现并存活下来之后,网友根据自己的兴趣对议题的相关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关注并发表意见,使现有议题发生延伸引起网友关注甚至形成新的小舆论波或代替原来的舆论波而单独存在。例如发生在前几年的日本地震与海啸事件,原本只是想让中国人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解并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海量信息的特征,有些网友关注到了核辐射,并提出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引起了全民的担心和恐惧,于是造成了大规模的群体事件。舆论的议题从日本灾难事件成功延伸出了“抢盐风波”这一议题,也使舆论波的影响迅速发散。
三、结 语
关于舆论的研究一直受国内学者的青睐也有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在移动手机端成为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平台的新时代,新媒体舆论的波状传播形态凸显。通过对新媒体的特征研究得出新媒体舆论具有比网络舆论更加开放、自由的传播渠道,言论汇集更加迅速、舆论效果更加难控。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新媒体舆论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更多外部因子的影响,新媒体舆论波的运动规律也会发生新变化:议题的及时休眠是政府舆论引导的最好结果,避免新媒体时代议题的激化和议题延伸是政府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这两种现象给舆论消解带来困境。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论新媒体舆论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2] 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8.
[3] 廖卫民.网络舆论波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4] 党生翠.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 田宏明.新闻发布会与公众舆论方向引导——比较“东方之星”沉船和天津爆炸事件系列新闻发布会的得失[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