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1期

爱尔兰电影《海洋之歌》评析【2】

纪晓宇
2016年12月06日15:34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动画电影《海洋之歌》叙述的方式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故事,原始先民把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理解幻化为创世神话和英雄史诗,基于当时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能力。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各个时代的人依托各种媒介对神话进行重述,以符合该时代人的认知和审美需求。《海洋之歌》以动画电影为载体,遵从了动画电影的创作规律,从凯尔特神话中汲取创意后,讲述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在救赎中成长”的故事。

(一)选择普适性价值的主题

“救赎”与“成长”都是动画电影的常见主题,如《千与千寻》《宝莲灯》《海底总动员》等。救赎主题下的主人公通过努力使自己或他人摆脱最初的负面状态(身体束缚、心理创伤等)走向正面,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最终主人公于外在与内在双重压力的推动下,同时实现拯救与成长。救赎与成长主题具有普适性价值,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话题之一,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海洋之歌》续写了海豹女的传说:当海豹女重回大海之后,她的亲人会怎样?表面看来这是个“救他人”的故事,影片讲述了主人公本(Ben)被带离小岛后,为了和妹妹返回故乡,经历各种冒险,最终成功拯救妹妹和精灵世界的故事。这段旅程,内在隐含的是“本”的自我救赎之路。对妹妹西尔莎的敌意、对贝壳的依赖、对大海的恐惧、妈妈的剪影都源于“本”深藏内心的痛苦。“本”脑中妈妈的形象在影片中以剪影的形式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确信海豹女真实存在后,第二次在存储记忆的精灵肖纳吉的山洞中。在山洞,“本”找回了关于妈妈的记忆,意识到内心的痛苦,之后用个人意志战胜了女巫玛查的考验,做出了与父亲不同的选择。贝壳这个重要的物件细节反复出现,在影片中与“玛查的瓶子”“奶奶的药”“爸爸的酒”类似,都用于抚慰受伤的灵魂,在“本”明确对西尔莎说出“这不是你的错”之后成了碎片。“本”从害怕大海到跳入大海,在为西尔莎寻找海豹衣的段落中,实现了个人成长和心灵救赎,获得了内心的自由。

(二)采用经典电影叙事结构

与许多迪士尼、皮克斯等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不同,《海洋之歌》并未使用不间断对话和激进的动作推进剧情,整部影片节奏相对缓慢,呈现出沉静的美感。这种独特风格之下,它在叙事上却与许多美国动画电影类似,采用了在商业电影中占据主流地位的经典大情节模式和三幕架构。这种叙事模式和框架在影视创作中历经检验,符合媒介特性和大众心理审美倾向,对《海洋之歌》故事的讲述助益良多。

经典大情节设计[6]指主动主人公“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救妹妹、救精灵、救自己),在一段连贯而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中,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女巫玛查、父亲)抗争,直到一个不可逆转的变化(成功救赎)而结束的闭合式结局。影片结构上符合西方电影经典的“三幕架构”(即开端、发展和结局),并且在时间分配时接近剧作家悉德·菲尔德提出的1/4-1/2-1/4的原则[7]。

第一幕“建置”在交待背景、人物关系后,“西尔莎发现海豹衣”成为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的情节点,打破了主人公“本”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导致西尔莎和本的离岛,并引发出后续一系列情节。第二幕“对抗”是为主人公的目标需求(回岛)设置障碍,在进展中引发主人公新的需求(救妹妹、救精灵),主人公逐渐克服障碍,把故事引向第三幕高潮和结局。第三幕“结局”是各种需求的解决,“本”的外在需求(拯救妹妹和精灵)与内在需求(化解内心痛苦)在这一部分全部解决,最终抵达一个不可逆转的幸福结局。

(三)视听语言营造可信环境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艺术,把神话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传奇搬上银幕,将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可见、可听的具体形象。《海洋之歌》逐帧手绘的每一幅画面都宛如艺术品,丰富的色彩、完美的构图、平面化的艺术风格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凯尔特民谣与爱尔兰音乐使用,提供了听觉上的满足。影片借助动画超越时空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构建了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空间,为故事讲述提供一致的、可信的环境。

影片从凯尔特文化中取材,大量使用图腾用于装饰,并且图案绘制时也遵循凯尔特艺术风格。早期凯尔特艺术重视秩序与对称,多用圆形、之字形和几何图形。随着外来文化引入,拉特尼文化形成,呈现出根植于自然界的想象力,表现为线条飞扬、扭曲、旋转的形态。单螺旋、双螺旋、三螺旋印记在影片中频繁出现,不仅用于山石、贝壳、箱子等表面空间的装饰,在角色设计(如肖纳吉的头发)、自然天象(如乌云、浪花、气泡、瀑布)、动物植物(如水母、树根)等方面也广泛使用。

场景设计方面,玛查的屋子参考了凯尔特笆泥结构建筑,是一种建造于湖上的圆形土堡,采用立柱篱笆和泥巴建造而成。小岛的场景中加入一种爱尔兰石阵“通道陵墓”,几块立石上覆盖一块巨大的盖顶石,是两个世界的通道,妈妈离开的时候便从通道穿过。在表现城市生活时,加入了莫莉·马隆雕像,建于1987年是都柏林的标志性建筑。配合由凯尔特民谣改编的音乐,这些因素共同营造了一个奇妙、玄幻的神话世界,令人神交流的故事真实可信。

三、动画电影《海洋之歌》的创作方式值得借鉴

《海洋之歌》改编神话不是因为创意匮乏,而是一种在文化责任感驱动下的自觉创作。导演汤姆·摩尔目睹被屠杀的海豹深受触动,令他想起凯尔特神话中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描述。他认为如今人与环境对抗或放任不管的态度源于传统信仰体系的消失,而这种信仰存在于传统神话中,期望通过《海洋之歌》重新唤起人们对神话的记忆。

爱尔兰的历史充满了侵略与征服,英国的殖民者摧毁其文化根基,宗教迫害和大饥荒使其语言濒临湮灭,长期的奴役与压迫造成文化传统断裂,使爱尔兰人丧失了民族文化认同。19世纪末爱尔兰的文艺复兴运动通过回归盖尔传统、复活凯尔特文明重建了爱尔兰的文化认同之路。20世纪90年代爱尔兰经济快速发展(“凯尔特之虎”),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文化方面的震荡,外来文化侵占本国土壤,导致本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失忆。影片把故事背景设置于“凯尔特之虎”之前,试图在动画里重现那个田园牧歌的神话世界,借用动画载体主动表达和书写,以此保存民族文化。

反观自身,全球经济一体化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水土不服,当前人类面临着文化转型的共同课题。要把本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东西用现代语言表达,让本土甚至全球的人们了解,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如何利用现代媒体再编码、再书写传统文化,《海洋之歌》提供了成功的范本:遵从媒介和艺术规律,选择普适性价值的主题,对神话自由取用又保留其精神内核,将凯尔特神话融入现代故事中,实现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就像影片中海豹女布罗纳所说的那样,尽管我不得不离开你,但我会在你的故事和歌声里长存。

参考文献:

[1] 袁珂.从狭义的神话到广义的神话——《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序(节选)[J].社会科学战线,1982(4).

[2] 马建中,索晓玲.动画影片画面赏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 (爱尔兰)托马斯·威廉·黑曾·罗尔斯顿.凯尔特神话传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何树.从本土走向世界——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

[5] 荷兰时代生活图书公司.史前英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6]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7] (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