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1期

浅析美国商业电影中的新闻形象

董  拓
2016年12月06日15:38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电影故事与新闻报道,均是现代传播媒体中大量流通的信息内容,都中介着、构建着受众对于现实的认知。在不同年代的影片中,对于新闻形象有着不同的呈现。商业影片并不是以现实为依归,而是将新闻元素当做娱乐性的来源,这在类型化和浪漫化形象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专业化形象虽然在较为完整且逼真的程度上呈现了新闻形象,但是实质上依然是经过商业电影特殊标准“把关”后精心构建的结果,而并非真实世界中新闻的普遍存在状态。

关键词:商业电影;新闻形象;类型化;浪漫化;专业化

电影故事与新闻报道,均是现代传播媒体中大量流通的信息内容,同时也是受众广泛接触的意义载体。二者虽然在构成要素和操作方式上泾渭分明:电影是以制造梦幻为主的虚构,新闻是以反映现实为主的真实。但若究其实质,特别是从长远、深层、累积的效果来看,二者又都是有关人们生存环境与状态的某种“叙事”。这种叙事在整体上都遵循着某些类型、模式乃至结构,都中介着、构建着受众对于现实的认知。

依据涵化理论,传媒对于不同社会职业的表现是很不平衡的,导致观众对于现实的认知更接近“媒体答案”,而与现实有很大差别。周黎明讲到:“某些行业在银幕上曝光率颇高,另一些行业则不受影人青睐。记者属于前者,会计属于后者。”为什么会有此现象,可以引述张修智的观点:“记者们极少成群结队去工作,而一个古典英雄也必定是一个单干户。记者们被赋予了与英雄一样的天命:惩恶扬善,行侠仗义,解民于倒悬。尽管现实中的记者,往往叫英雄太沉重,但职业上的特点,使其肩膀仍成为导演们安放现代人英雄梦的理想之地。”

本文以美国商业电影中对于新闻报道、新闻机构以及新闻记者等元素的使用为研究对象,以期能够考察这一具有特殊价值的电影形态的基本构成和呈现方式,最终对于美国主流商业电影中的新闻形象做一整体分析。

一、电影中的新闻形象

第一类是由新闻报道或新闻事件改编而来,一般作为剧本创作的基础或者片中人物的原型,影片整体上的叙事主题相当于新闻报道的报道对象。影片虽然涉及一些对新闻行业的表现和记者职业工作等的描述,但并不是影片的主题,也不作为商业电影娱乐性的主要来源,实际上新闻报道只不过是一个“素材库”。这一类只是一般的“新闻故事”,并不涉及对新闻形象的考虑,所以不在本文的分析范围之内。

第二类则是将新闻报道的主体即新闻行业或者记者职业作为影片叙事的主题或意义的主要来源,作为影片结构剧情、塑造人物和吸引观众的主要元素。因此在整体上表现出对新闻行业或者记者职业的一种关注,经常深入挖掘其中的观念冲突、利益纠葛和权力斗争,从而为观众呈现出一种“新闻”形象。这种形象不仅停留在影片层面,也会与现实中人们对新闻的看法交织在一起。这是本文分析新闻形象的要旨所在。

二、美国商业电影对新闻形象的呈现

(一)类型化形象

类型化是美国商业电影基本的生产制作方式,自有一套标准和流程。在影片内容上的特征,概括来讲“一是公式化的情节,二是定型化的人物,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可以说商业电影对于新闻形象的呈现首当其冲地要受到类型化的直接制约。

这类影片也形成了类型化特征。在1948年的《反案记》中,因为一名所谓罪犯的母亲在报上刊登广告,一个芝加哥记者再度发掘过去谋杀案的真相。在1952年的《截稿》中一位编辑坚持在最后用文章曝光一位恶棍。1974年的《满城风雨》中,一位著名记者本打算离开这个行业以追求平静的生活,却被一名编辑说服报道即将上绞架的疯狂杀人犯。在《古灵侦探》(1985)中,一名洛杉矶记者本打算调查毒品交易,却发现了更严重的连环犯罪。《塘鹅暗杀令》(1993)中,一个法律学生与一名记者调查两名法官被杀真相,调查中总统暗中介入,而二人也成为暗杀目标。在《国家要案》(2009)中,记者调查一个政客的助理被杀事件,随着调查的深入,主人公九死一生精心制作的头条报道也最终出炉。按照年代梳理,这些影片不仅场面情节惊险刺激,而且具体题材的煊赫程度也不断上升,由普通犯罪上升到政治阴谋,由街头暴徒演变为政治领袖。

影片在对新闻媒体或者记者做表层化处理的同时,借鉴或者说与其它类型片相互渗透。新闻媒体成了直接惩治罪恶的暴力机构,新闻记者成了亲自上阵、徒手缉凶的英雄。影片突出娱乐性而将有着内在职业伦理约束和专业主义追求的新闻工作的实质却之不顾,只津津乐道于其中冒险、悬疑、刺激等娱乐性元素:记者是变换了形式的警察、侦探或者孤胆英雄,新闻采访成了翻版的缉凶、洗冤或者复仇,对手则是传统意义上的重重黑幕:资本、政客、还有无处不在的“体制”。

(二)浪漫化形象

商业电影的主要诉求是用影片承载的娱乐要素诉诸于观众的视听或心理需求,而娱乐要素的制造在类型化基础之上还要追求一定的差异化、个性化和理想化,以显示出与其它类型电影的不同,寻求细分的市场定位。在保证商业安全的范围内,让观众看到理想主义——虽然是夸张了的文艺化的理想主义——和现实的冲突。

在《中国综合症》(1979)中不顾要其销声匿迹的威胁,一名目击核电站事故的记者坚持发表报道。在《天生赢家》(1992)中,一名政治家竞选州参议员,而一位独立揭黑记者试图与之对着干。在《边城小镇》(2006)中,一名女记者只身犯险调查一些工厂工人神秘死亡事件。在《真相至上》(2008)中,一位专栏作家不顾中情局的调查发布了关于总统的报道,但是她因为拒绝提供消息来源而面临被捕。在2014年的《夜行者》中,一名充满激情并迫切想得到一份工作的年轻人,四处拍摄犯罪影像将其卖给电视台。然而他模糊了正与邪的界限,从旁观者变成了他镜头中故事里犯下罪行的“明星”。

这类影片的整体特征是将对新闻职业的刻画与对惊险刺激的追求结合起来,作为商业影片,娱乐性仍是首要考虑,不过此类影片中娱乐性的提供是与对新闻形象更具体深入的塑造结合在一起的。影片中不再像类型化形象那样将记者或者新闻职业简单比照为警察、侦探、孤胆英雄的模式,叙事情节也不直接模拟警匪片、西部片、惊悚片的套路,而是更“专业”地呈现新闻职业工作自身所蕴含的挑战、斗争和困境。当然,商业影片平面化的叙事难以挖掘与“新闻”相联系的结构因素和权力体制,为了封闭性叙事对于“完整故事”的要求,影片在处理现实问题上一般是从个体角度或情感立场进行化解或慰藉,对于整个深层的体制并没有继续挖掘和批判。所以其呈现出的“新闻”是一种浪漫化形象。

(三)专业化形象

美国商业影片长期以来的成功并不单纯来自于其强大的娱乐性,而同样来自于其反映社会问题、吸纳现实争议的能力。新闻媒体作为公共领域,是多元意见交锋的空间,其深层涌动着的利益集团与权势阶层的博弈,更有着维护社会正义的本质追求。作为如此重大严肃的存在,新闻形象自然需要有超越一般娱乐的表层需求而向较为深入、系统的表现或阐释发展,而且需要带有相当的反思意义或批判价值。在有关新闻的影片中其实不乏此类代表。这些影片再是单纯的商业影片,而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倒扣的王牌》(1951)中,影片对于阿尔伯克基的记者出于私利歪曲事实的情况进行了逼真的描绘并有深入的批评,影片获得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个奖项。在《总统班底》(1976)中,影片将举世瞩目的“水门事件”搬上银幕,影片像又一次深入调查报道一样,邀观众跟随著名记者伍德沃与伯恩斯坦,一同发掘事件的真相和仍不为人知的细节。在获得奥斯卡三项提名的《并无恶意》(1981)中,细致表现并深入探讨了记者在受到诽谤诉讼时受“无恶意报道”的保护,再现了具体新闻操作与相关法治保障的关系。在《惊爆内幕》(1999)中,一名化学研究员冒着事业与生命危险,作为消息来源或者说“内部线人”到《60分钟》中讲述大型烟草企业的内幕。2005年的《晚安,好运》,以纪实风格讲述了著名记者默罗的传奇职业生涯,特别是同参议员麦卡锡斗争的故事。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整部电影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陈述来龙去脉,介绍人物,寻找证据,解决难点”,影片不仅逼真地表现了调查记者漫长艰苦而又曲折反复的工作过程,同时又超越个别事件对承载这些卓越的新闻价值的传统媒体的生存进行了思考。

这类影片试图接近新闻的真实状态,往往通过对重大新闻事件及其报道过程的表现深入到对新闻机构的社会责任与权利,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素养等核心问题的讨论,逼真地再现新闻界与权势的博弈、谈判与妥协,观照新闻风云变幻背后的隐藏心酸、痛苦与无奈。与此同时,对于新闻形象的呈现又能基本持有较为客观、平衡的立场,在表现新闻界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并不回避其中的争议与弊端。此类影片能够提供一种“整体真实”的新闻形象。

三、新闻形象呈现的效果及其局限

综上所述,美国商业电影中大量使用新闻元素,在故事原型、剧情设置、人物角色以及影片主题上均有诸多体现,对于新闻形象的呈现来讲,产生了处在真实与虚构两个倾向的张力中相互作用的效果。

商业影片并不是以现实为依归,而是将新闻元素当做娱乐性的来源,作为影片“看点”的载体或观众快感的中介,同时也进一步使得由商业电影所构建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固化,这对于形成影片特点以吸引固定观众群是有利的,在类型化和浪漫化形象中表现最为突出。专业化形象虽然在较为完整且逼真的程度上呈现了新闻形象,但是实质上为了商业安全考虑,选取的均是有重大、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或是知名、经典的新闻报道,这样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影片口碑或营销抓手,而对于日常新闻中绝大多数的烦冗琐细、默默无闻甚或无果而终的活动则无暇也无需顾及。所以其呈现的新闻形象,依然是经过商业电影特殊标准“把关”后精心构建的结果,而并非真实世界中新闻的普遍存在状态。

参考文献:

[1]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插图第8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 张修智.电影撞新闻:影像中的无冕之王[M].上海:上海书店,2009.

[3] 周笛.论新闻事件的电影改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