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黑龙江85后监狱民警夫妻用“团聚”的力量温暖服刑人员
人民网哈尔滨1月25日电(陈静、牟海微)1985年出生的齐齐哈尔姑娘刘欢欢,是黑龙江省女子监狱一监区的教改干事;1986年出生的建三江小伙孙强,是哈尔滨监狱后勤监区的狱政干事。2011年他们喜结连理后,便成为当地监狱系统很常见的“双警”夫妻。这对“双警”夫妻,在哈尔滨有自己的小家、在同一座城市工作,却因为工作性质特殊,一周也很难团聚几次。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努力的将短暂的团聚时光过得温暖、甜蜜,并将这份温暖与甜蜜,传递给自己包管的服刑人员。
从这对“双警”恋爱起,“团聚”便是他们不断追求的主题。孙强2008年考入位于齐齐哈尔的泰来监狱工作,刘欢欢2011年考入位于哈尔滨的省女子监狱工作。为了和新婚的妻子厮守,孙强用了2年的业余时间重拾书本、埋头苦读,终于在2013年考进了哈尔滨监狱,实现了两人的“跨城大团聚”。就在小夫妻满心欢喜的规划着每天下班后的“小团聚”里要炒什么菜、看什么电影,再过多久要上一个小宝宝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俩人的工作时间表留给他们的“小团聚”实在太少。刘欢欢包管了36名服刑人员,每周除了5个工作日、周六、周日轮值,还有2到3天一个的夜班。孙强则包管了9名服刑人员,每5到6天一个夜班。虽然孙强的夜班少些,但作为后勤监区的狱政干事,他所管理的服刑人员负责着全监狱服刑人员的一日三餐。每逢磨豆腐的日子,他还要凌晨2点半起床。“要是第二天磨豆腐,不管值不值班,我都不回家了”孙强说。饶是如此,夫妻俩还是将每个得之不易的“小团聚”过得温暖而甜蜜。孙强喜欢踢足球,2014年朋友把他吸收进了一个主要由医生组成、名叫“一生何求”的业余足球队。“一生何求”取谐音“医生和球”,2016年参加了12场民间联赛。12场比赛里,刘欢欢到场3次加油助威。孙强的医生队友们佩服这位警花,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自己丈夫的爱好,特地颁了一个“最佳亲友团”奖给她。“我俩能凑到一起的时间太少了,陪他干啥我都觉得挺幸福的”,说到这个奖,刘欢欢笑得很甜。
在追求与珍惜夫妻俩每个“小团聚”的同时,刘欢欢和孙强还真诚的帮助包管服刑人员也能实现团聚。42岁的女服刑人员红霞,因为儿子没户口、超过学龄好几年却连小学都念不上而焦虑不安。刘欢欢敏感的发现问题后,立即上报领导,取得单位支持并积极联系相关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志愿者们多次往返,与红霞家乡的多个部门沟通,最终解决了男孩落户的问题,并由民政部门出资,将孩子送进了一间私立学校。在2016年母亲节的亲情帮教活动中,红霞看着背上了书包的儿子泪眼婆娑,她拉着儿子的手对陪着一起湿润了眼眶的刘欢欢说:“我会更用心改造,等我出去了,一定当个好妈妈。”
在孙强的从警经历中,一个包管的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给他打的一通电话,始终是他尽心工作的一份动力。孙强说,有一年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说“孙警官,你以前总说等我回家和老娘团聚了,老太太要是能吃上我做的饭得多高兴啊!现在我正给他做火锅呢!”这个电话让孙强回想起了以前一次次的苦口婆心,“这算是一个回执,一个证明他健康的回归了家庭和社会的回执”,“有这一个回执就够了,它证明我的工作没白干”。说起这通电话,孙强这个朴实的农民儿子憨厚的笑了。
人常道监狱民警的最大心愿是服刑人员的“重生”。然而如何让他们真正的“重生”,又是摆在每个监狱警察面前的一道难题。对刘欢欢和孙强这样的一线民警而言,用“团聚”这一温暖人心的不灭火把,照亮服刑人员们渴求自由的心灵,便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