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株洲日报社:不能头头是道说,缩手缩脚做

赵先辉
2017年03月21日13:20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不能头头是道说,缩手缩脚做

以创新适应转型,以坚韧破解困局,以业绩化解忧虑,株洲日报社凭借主动出击,不等不靠发展新媒体,正引领着株洲新媒体建设的进程。

完善平台才能争取阵地

株洲日报社抓住微信、今日头条等发展的窗口期,下决心发展了23个各种形态的公众号、头条号、微博账户,新的传播矩阵完备。株洲新闻网、株洲网、I株洲错位发展从依赖纸媒跨越到自力拓展,形成了“以纸媒为基础,PC端、移动端为引领,户外端为延伸”的新格局。同时,至2016年年底,株洲日报社新的采编系统基本建成,并已试运行,为深度融合准备了技术基础。

媒体融合要怀揣闯与试的担当,为此,株洲日报社整合采编力量,组建团队,打破了一个人、一支笔采写报道的方式,文字、图片、视频乃至直播同时出击,视频、虚拟现实、H5制作齐上阵,报纸的记者也走入镜头,当上主持人,出现在视频中。同时,打破纸媒单一发布模式,采用纸媒、PC端、移动端、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多种渠道推送,报道当天到达,用户及时阅看,一些信息还做到了精准推送。

当然,也应该看到,地市报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转型融合都与时代要求存在着差距,无论是宣传工作还是经营业务都与各方期盼有着距离,还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缺乏居安思危、求新图变的危机意识,融合发展动力不足;对融合发展研究不深入,路线图、时间表不明晰,总体设计不够,相融还处于表层状态;敢闯敢试的劲头不足,不敢不愿把品牌信誉这个最大的资产利用起来,导致经营拓展力度不够;心态语态形态没有彻底改造,常常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缩手缩脚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切实加以重视和解决。

报业新格局要有新作为

今年是株洲日报社创刊60周年。从发展历史看,60一甲子,理应有新的面貌;从媒体大势看,不进则退的局势,倒逼株洲日报社往前走。

党报党网是党的政策和声音的传播者,政治家办报办网,不是说办报人是政治家,而是要求媒体站在政治的高度把握舆论导向,从政治的角度掌控新闻报道,自觉把“四个意识”落实到新闻宣传各方面、全过程。

表达方式,应内核姓党、语言活泼。用户阅读习惯在变化,板起面孔就会丢掉受众,紧贴时代才能赢得点赞。研究移动时代阅读变化,做到时政新闻民生表达、民生新闻主流表达,把需要传播的观点、信息融入娓娓道来的笔触中、直观可视的叙事中、表情达意的报道中;读图化时代要改变新闻呈现方式,让直观的图片、图表取代冗长的信息,实现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达到可视化、趣味化、互动化的效果。

移动优先推进深度融合

媒体融合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常态。株洲日报社紧跟发展趋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融合发展推向更深的环节、更高的层次。

打造移动优先的传播矩阵。株洲日报社已经有了新闻客户端、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以及微视频、微直播等移动传播渠道。接下来应发挥日报、晚报的专业采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媒体品牌优势,强化用户意识,将独立运行的各媒体采编平台统一整合,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应打破新媒体只做纸媒信息发布二传手的尴尬局面,抢占第一时间、第一落点,即时采集、即时推送、快速反应、迅速送达,逐步形成移动先发、网站支撑、纸媒强化的发布时序;改变时政报道内容完全雷同、一个面孔的现象,在保持移动新闻与纸媒品格一致的前提下,形成“两微一端”求快、网络求全、报纸求深的发布模式。同时,还应适时建设音视频传播渠道,运用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等方式,推出各种样式和形态的新闻产品。

培养移动优先的媒体人才。全媒体传播需要全媒体人才,经过多次重大战役式报道,株洲日报社很多编辑记者脱颖而出,这也说明在采编队伍中能够挖掘出具备全媒采编潜能与素质的人员,现在关键在各级领导怎么看、怎么用。人才不是天生的,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现在的大学也没有培养出“十八般兵器”都能使的全媒体人才。

为此,传统报业必须在干中培养,在实践中培训。一方面,要推动现有人员融合转型,通过重大报道的实战演练、重点人员专题培训、外出学习观摩交流、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研讨等方式,引导现有人员向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转型。另一方面,要打通纸媒与新媒体人才使用通道,建立报纸和新媒体交流轮岗机制,有计划地把有培养前途的记者、编辑交流到新媒体平台上去摸爬滚打,通过实践积累,改变观念、提升技能。此外,还要研究设计适应移动优先的考核评价体系、职级晋升制度、薪酬分配办法,稿酬向独家、原创、首发倾斜,与首发率、转载率、落地率挂钩。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