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朗读者》《见字如面》火了 倒也不必过分神化

徐颢哲
2017年03月23日07:52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朗读者》《见字如面》火了,倒也不必过分神化

  当前,中国人均年读书量不足5本,近期文化类节目被热捧,可谓是“缺啥补啥”的绝佳观照。

  今年第一季度的电视荧屏,文化类节目的风头可谓一时无两。从去年年底开播的《见字如面》,到春节期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再到最近播出的《朗读者》,无一不是口碑爆棚。一时间,溢美之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夸节目制作水准的呼声阵阵,更有断言文化类节目迎来春天的言之凿凿。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三档节目火起来的还有“清流”这个词。

  事实上,以诗词歌赋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极具中国特色,从来都是活跃在中国电视荧屏的一种节目类型。除了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河南卫视有《汉字英雄》,浙江卫视有《中华好故事》,山东卫视有《中国面孔》。随着这几年以韩国综艺为代表的外国模式占领中国电视综艺市场,先前这些文化类节目似乎很快被淡忘。而当大家被蹦蹦跳跳的韩综真人秀猛冲猛打几年后,才蓦然发现,身边的诗词歌赋节目极美。

  三档节目的大火,原因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春节期间正是综艺节目的淡季,本已很热闹的气氛中,出现有质感的文化节目,大家不喜欢都难;所谓地利,国外模式的扎堆儿涌入,在客观上提升了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水准,有了技术绚丽的包装,文化类节目变得精致洋气了;所谓人和,广电总局的引进模式限制令,给了原创节目发展的机会,而要原创,老祖宗的文化宝藏自然最符合传统审美。但是,动辄将几档并不完美的文化类节目神化,总让人觉得有些尴尬。

  来看看《见字如面》,尽管和英国原版相比有差距,但节目在本土化上还是做得着实不错。看张国立、王耀庆、何冰等嘉宾的表演,观众深切地理解了各个朝代影响中国大事件的家信,同时通过许子东和杨雨两位教授更深层次的解读,还原了当时的情境,将历史与现实打通。只是,不同嘉宾读的书信年代感较强,上一封书信还是现代书信,下一封可能就是文言书信,虽然是白话版,但仍然让观众有一种时空错乱的跳跃感。而两位教授的表现并不旗鼓相当,许子东的存在感明显更强。

  至于《朗读者》,相比朗读这件事,恐怕“者”才是节目的核心。第一期节目最后的成片共1小时16分,真正用于六位嘉宾朗读的时间仅为19分钟半左右,最近的第四期节目成片共1小时22分,朗读的时间仅为20分钟半,其余时间均是嘉宾的情感经历、节目串场、记录VCR甚至配乐。深究起来,《朗读者》其实与朗读无关,只不过是借助朗读这件事,完成主持人董卿对嘉宾的访问。濮存昕朗读的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全文近2300字,呈现出来的不过700余字,不足原文三分之一;张梓琳朗读的刘瑜老师的《愿你慢慢长大》全文2700余字,最后节目呈现不过六百字,不足原文的四分之一。这种只取只言片语甚至舍弃精华的朗读方式,严重折损了原文的魅力,也影响了这档节目应该有的文化质感。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的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89.3%受访者认为现在存在“文化缺失”现象。当前,中国人均年读书量不足5本,近期文化类节目被热捧,可谓是“缺啥补啥”的绝佳观照。《见字如面》借名人书信,帮你解读历史大事件;《朗读者》挑出经典文章的好段落,找嘉宾声情并茂地读给你;《中国诗词大会》加入“飞花令”,康震、郦波、王立群、蒙曼诸位教授评点给你听。节目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阅读毕竟是件很私密而浪漫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一旦观众形成“懒人心态”,等待专家们的解读,那么文化缺失的现象,还将长久存在下去。

  文化类节目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目创作方向,但当追捧文化类节目反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恰恰是悲哀的。哪天当文化类节目成为合理且优质的常态时,那才是最好的状态,大家对这类节目的习以为常比昙花一现好,因为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可能像电视节目表现的那样郑重其事、催人泪下,而需要优质文化内容真正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到大家心里。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