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传播自信 推进深度融合——
人民日报社推进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举措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考察调研,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人民日报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完成重大报道任务,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新闻报道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人民日报社加快移动新媒体建设。截至目前,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总数突破9000万,被称为中国第一媒体微博;人民日报微信粉丝数突破900万,在微信平台所有微信公众号中影响力高居榜首;人民日报客户端累计自主下载量突破1.6亿,在我国十大新闻客户端中是唯一一个由传统主流媒体创办的。在中央领导同志直接指挥和中宣部有力指导下,人民日报社正式建成适应媒体融合要求的“中央厨房”。“中央厨房”是个形象的说法,它包括着一整套领先行业的硬件载体和软件系统,一整套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闻策、采、编、发运行机制和综合平台,可以为报社融合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和业务支撑。在传播技术创新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人民日报社移动报道指挥平台日臻完善,使得移动采编更加便捷高效。
主流媒体应有的传播自信
在传统媒体发展遇到困难、一些论调唱衰主流媒体的新形势面前,主流媒体应当保持应有的传播自信。这种传播自信源于党中央坚强领导,从提出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到吹响深度融合“集结号”,中央有关部门规划路径、安排项目、具体指导,给了有力的支持;这种传播自信源于社会各界包括广大网民的殷殷厚望,越是信息庞杂、众声喧哗,越需要给公众提供理性、客观、专业的信息资讯与价值判断,主流媒体应当以特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自觉做社会舆论的“压舱石”和“定盘星”;这份传播自信也源于主流媒体自身的积极作为,包括人民日报社在内的所有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态势日益凸显,一大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赢得受众点赞。这份传播自信不是盲目的、虚妄的,而是有底气的。底气就是媒体人的使命担当。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深度融合这块“硬骨头”,在当前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唯有靠全面创新来引领,唯有靠深度融合来推动。
媒体深度融合的四个关键点
不久前,中央宣传部在人民日报社召开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对推动深度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进行新一轮部署。作为主流媒体,应当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扎实有效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具体到实践层面,应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第一,坚定互联网化这个方向。推动深度融合,最大的背景就是因应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2016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达6.95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目前,我国移动终端的保有量超过10亿,“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新闻传播的新态势。小屏牵动大世界,构成了空前巨大的传播舞台,成为最具挑战性的传播竞技场。可以预见,随着5G、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不断演进,移动媒体必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传播互联网化这个目标。在理念上,要对标互联网,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传播创新;在布局上,要体现移动优先战略,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把创新移动传播作为推进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在发展上,要善于捕捉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机遇,以对互联网规律的深刻把握获得创新活力、发展动力。具体而言,需要重视打造移动传播矩阵,特别是加强新闻客户端发展,创新移动新闻产品,紧盯移动技术前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
第二,善用“中央厨房”这个机制。重构采编发网络、再造采编发流程,是媒体深度融合最需要突破的难点,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攻克的“腊子口”。围绕“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这个基本要求,包括人民日报社在内的许多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都在加紧建设“中央厨房”,这是传统主流媒体立足深度融合、推动自我革命的龙头工程。全面创新、深度融合,需要切实用好“中央厨房”这个机制,真正把创新的活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用好“中央厨房”,贵在优化采编资源的配置,使得传统媒体立足全天候生产、全终端分发、全媒体传播来重新进行布局;用好“中央厨房”,重在提升采编联动的效能,积极适应移动传播视频化、个性化、社交化趋势,着力实现渠道拓展、用户沉淀、传播扩大;用好“中央厨房”,难在融合机制的配套,必须迎难而上,构建全新的采编体制机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全方位调动媒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媒传播需要全媒人才,主流媒体的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要把全媒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力举措,加快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全媒化集团军。
第三,紧紧把握用户这个中心。深度融合的效果最直接、最现实的检验标准就是用户覆盖。从主流媒体功能看,要真正在网络舆论空间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必须与广大普通用户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紧密、直接、快速、广泛而牢固的连接。从移动互联网规律看,得用户者得天下,这是传播创新的基础。要把满足用户需求、聚拢更多用户,作为传播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用户的运营和推广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根据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新趋势、新变化,不断优化推广战略。进一步加强同各大用户平台的深度合作,借助社交媒体、兴趣社群,实现主流新媒体用户的全方位拓展。通过有品质的新闻和有特色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打通社交平台和自有平台,着力构建完整的移动传播体系。
第四,积极探索平台化这个战略。移动互联网中,真正最具影响力的产品大多是平台级的。依托平台特性,形成较为完整的传播生态系统,就能在内容与服务的分发中占据较大主导权,更好地提升用户黏性,最终占据价值链上游。在移动互联网上要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平台,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传统主流媒体在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优势资源,具备条件探索平台化的发展路径。在内容上,需要既实现自身的高效供给,又能有效汇聚各类符合用户需求的高品质内容;在服务上,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用户定制有特色的服务;在产品上,需要对接用户需求,实现互联网资源的有效整合。近年来,人民日报社先后在移动政务、移动公益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未来推进深度融合的进程中,需要围绕内容生产、服务提供等维度坚持和拓展平台化的发展战略。
人民日报社深度融合三大新举
过去几年来,创新移动传播,给人民日报社带来了丰硕成果。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的快速发展,为报社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实现深度融合打下了重要基础,已经成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前沿阵地,传统主流媒体探索移动传播路径的先锋。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大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重点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移动端建设推广力度,积极扶持各类正能量账号和应用。加强新闻媒体移动端建设,构建导向正确、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着眼推进深度融合,人民日报社在移动传播创新中将坚持“重在打开空间、完善架构”,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手段,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尝试用新的运营机制,全面完善内容、技术、推广、经营的基础架构。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有这样三方面的新措施。
一是推出全国移动直播平台。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于2017年2月19日正式上线,这个平台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人民直播”。该平台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发起,与新浪微博、一直播合作建设,重在适应移动视频直播的发展,将携手各主流媒体、各级各类机构共同推进。“人民直播”平台以净化直播环境,引导直播发展为己任,用新技术传播和壮大正能量。目前已有百余家媒体机构、政府机构、知名自媒体、文体名人等首批加入,将着力打造一个主流的合作创新平台,所有加入平台的成员可共享优质直播原创内容、全流程技术解决方案、免费的云存储和带宽支持,在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上共同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
二是启动人民日报新媒体实验室。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发起人民日报新媒体实验室,将依托人民日报社在新媒体领域的创新成果,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新媒体领域,形成领先的电子信息+新媒体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面向国内外互联网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开放型平台。依托人民日报新媒体实验室,通过跨界合作、协同创新,《人民日报》将努力吸引顶尖的技术、优秀的人才、最新的创意,对新媒体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创意做到发展一批、培育一批、探索一批,始终保持蓬勃的创新活力。
三是实施人民日报新媒体地方推广计划。媒体渠道和用户拓展需要因应移动互联网发展新形势,把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规律。放眼全国,发展空间广阔。2017年,人民日报社将坚持“重心下沉”的推广策略,为更多地方提供更加精细的本地化信息和服务,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行政推动、商业推广、技术推送相结合,进一步做好人民日报新媒体的推广,努力实现有新闻的地方就有人民日报、有用户的地方就有人民日报。
当前,媒体融合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人民日报社将着力创新工作理念思路,着力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着力强化人才支撑,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率先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本文系作者于2017年2月19日在移动媒体创新论坛上的致辞,发表时有修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