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3期

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探究

别晓霜
2017年04月06日13:5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以微信公众号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本文通过比较微信和传统媒体的区别,阐述了依托高校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在于明确定位导向,内容形式多样化及运用专业化方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

一、引 言

自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以来,得益于腾讯QQ巨大基数用户的转换,微信的用户数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据腾讯智库统计,截至2016年,微信已经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了7亿。可以说,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总体格局,尤其是通过信息创造、加工及交换方式的一系列改变,加速了人们语言、沟通甚至思维方式的转变。

微信公众号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申请的应用账号,借助微信,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实现和特定群体线上线下的沟通互动。据腾讯微信影响力报告,2016年微信公众账号数超1000万,日发布文章数超70万,是目前最活跃的新媒体之一。

2016年调查显示,微信用户平均年龄26岁,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其中大学生是最主要的构成群体。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切实把网络舆论引导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广大高校师生成为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1]。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在这个方针指导下,应当依据“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灵活运用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相结合,落实2017年2月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3]。如何紧密结合大学生精神动态和思想实际,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有效性,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依托高校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相较于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受印刷和发行周期等种种限制,难以第一时间跟进报道的不足,微信以互联网为依托,信息传播时效性极强,尤其是以熟人圈为主的封闭式环状传播特点[4],信息传递带有私密性,这又不同于微博、腾讯QQ等以社交功能为主的新媒体工具“点对面”、“面对面”传播,微信公众号可以“点对点”将内容推动给关注用户。同时,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子平台,不仅注册方便,还能把信息直接推送到关注人的个人手机端,并能通过后续分享和转发,实现裂变式传播,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时事热点和突发事件,同时迅速表明自身观点立场 。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信不仅以资费便宜、信息收发方便等特征满足了大学生需要,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传者亦是受者,受者亦是传者。它更加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影响,鼓励构建传者和受者的反馈机制,这就克服了传播学经典5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的缺陷,作为传播过程两大主要元素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原本泾渭分明、一个主动一个被动的地位发生了微妙变化,信息由预设的单向传递转为双向互动。具体来说,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主动获取信息,掌握自己想要的知识和资讯;另一方面,微信传播的信息也在无形中影响、塑造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道德观。

正是因为微信公众号在众多媒体工具中具有这样独特的功能优势,又与大学生群体生活紧密结合,各高校纷纷跟进并越来越注重强化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目前,各大高校基本上建立了校级官方微信公众号,加之各高校内部依托社团、班级和部门广泛开设的各种微信公众号,高校微信公众号数量和覆盖面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清博指数发布的高校微信排行榜显示,2016年活跃的全国高校微信公众号有2100个,月平均文章推送量在五万到六万之间,阅读量在五千万到六千万之间。然而以阅读量高低衡量,为稳定居于排行榜前十的高校官微发布的文章排序,可以发现与大学生相关的热点新闻、校园生活点滴排列在榜首,校园人物模范事迹紧随其后,而纯粹直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宣传、政策报道推送则点击率不高。

高校学子身在校园,心系天下事,处在身心由幼稚转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诸多,形势严峻。网络空间被称为继陆、海、空、太空之后的“第五空间”,各种思想文化、道德观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产物共存于网络空间,并通过微信这样的新媒体工具输出,“你方唱罢我登场” [5]。从外围看,西方从未停止抹黑中国,各种攻击和渗透以不同形式出现在文化舶来品中,既有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侵蚀,也有吹捧夸张西方价值文化的宣扬。在内部,封建、迷信的文化糟粕尚未肃清,还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等观念的冲击。迎接挑战,保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流影响力,探索依托微信公众号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提高教育实效尤显重要。

三、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号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

(一)明确定位导向,唱响主旋律

尽管微信具有信息传播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和影响力大的优势,但是因其准入门槛低、信息来源多,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真假混杂、难以甄别等缺陷,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流冲击下,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容易摇摆不定、迷失方向。自媒体时代,促使校园主流文化发展欣欣向荣、社会舆论风清气正的关键在于牢牢掌控话语权,主动发出大量具有先进性代表性的声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对正确、积极和健康的信息喜闻乐见,不为刺耳的“噪音”、“杂音”所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唱响主旋律,敢于并乐于发声,主动出击才能“先声夺人”。

通过高校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在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着力培育大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判断的能力,从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教育大学生认清法律制度“底线”,明确思想道德“标线”。引导大学生微信应用自我管理,教育他们学习判断是非,主动内化有价值的正面信息,摒弃负能量,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善加引导,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充满自信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依托微信平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点,推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衡量标准的微信内容,大力宣传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发现并树立校园典型模范人物,传递校园正能量;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他们身边的好故事,找到思想认同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使大学生们易于接受且乐于参与,转变部分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消极怠慢和不配合态度,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信仰者,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内容与形式多样化,提高大学生参与积极性

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中提到,“所需要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要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选择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做到“入眼、入脑、入心”。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体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活动过程及其方式[6]。隐性教育的特点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和功能契合度较高。因而,高校微信平台运营首先要秉持“分享”“互助”的理念,以平等、宽容和尊重的态度面向学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学生从情感上受到触动,引发共鸣,从而为其在现实中付诸实践创造基础;其二,充分结合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掌握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在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前提下,深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去深度挖掘素材,满足大学生乐于探索个体价值,追问人生意义的特点,综合考量这些特点,写出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共鸣的文章。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树立优秀人物典型,充分发挥同龄人的示范效应,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微信号众多并且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内容丰富且突出特色、形式多样且符合阅读习惯是提高微信公众号吸引力的关键。同时,高校微信号成功营运还能借此打造学校名片,提高学校美誉度,增强学生荣誉感,强化环境育人氛围。

微信号内容生动活泼,在形式上也要尽可能灵活多样,与时俱进。其一,图、文、音、影并茂,版式编排上充分考虑受众阅读习惯,给予受众愉悦舒适的阅读感受;其二,线上线下精准结合,例如通过微信平台组织和发起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辅助传统教学的“翻转课堂”、“直播会议”、纪念日、节日等主题活动,“纪念九一八”、“重走长征路”等等。通过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双向互动,做到线上线下精准结合,相互渗透,潜移默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吸引力。有别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多以课程、讲座、会议等形式,微信公众号则是将主动权交出去,关注与否的决定权掌握在教育客体——大学生手中。微信公众号作为工具和载体,其教育价值的最终体现由客体对象决定,因此需要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积极正面的良性互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号影响力,精准定位受众群体开展活动。通过微信平台的后台回复以及留言功能,鼓励大学生积极给予平台反馈和建议,在有效收集分析大学生们真实想法和呼声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展平台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三)构建组织和保障体系,平台运营专业化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高校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重视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在内的新媒体阵地建设,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国家法律政策为依据,在人财物方面强化组织保障体系,保证微信平台建设的专业化运行。

其二,微信公众平台吸引广大学生注意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一支能胜任内容采编,运营维护,统筹管理等各项任务的高素质运营团队。为此,应该组织具有扎实理论素养的思政教育教职员工和具有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大胆吸收政治思想坚定、富有热情和朝气的学生干部进入运营团队,相互配合,明确分工;配置工作场所和仪器设备,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科学合理地设置栏目导航,细致做好引导、解释、辅助、答疑、介绍等工作,整合时事新闻、政策解读、理论知识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合微信运营的成功经验和策略将各项工作落实做细。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共有相关联的微信公众平台124个,包含校级、院级两个层次,有7个活跃的公众号(WCI值处于300~500之间),从学生党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教学线上线下互动、知识分享、风采展示等方面,通过扎实的多条微信内容推送收获了学生们的喜爱,逐渐成为了该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阵地。

由于微信具备社交媒体特有的裂变式传播特征,打破了知识单向传播的形式,即传播链越长,各节点上的信息出现偏差的可能越大,间接地削弱了发布源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力。这就需要探索培养“意见领袖”、“网络宣传员”等方式有序管理微信平台发布的信息,从各个环节上引领舆论导向从而强化控制力[7]。总的来说,就是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微信公众号信息过滤筛查、审核和警告处分为一体的监管制度。

开展高校公众微信号之间的评比和竞争是强化监管的有效途径。从2014年开始,中国青年报联合共青团中央发布全国高校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以及相应的文章阅读量和点赞数量等具体数据,将运行良好、功能完善和有特色的高校微信公众号作为典型示范宣传推广。腾讯微校也每月发布高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对入围特色图文进行点评,并给予上榜高校微信平台运营团队奖励,着力引领网络舆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在重视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各高校应强化管理条例,组织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的竞赛活动,更好促进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5(2).

[2] 新华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新华社,2016-12-08.

[3] 新华网.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新华社,2017-02-27.

[4] 李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研究[J].学术论坛,2016(2).

[5] 刘国新.深刻认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J].中华魂,2012(4).

[6] 彭小兰,董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四个维度[J].江汉论坛,2014(5).

[7] 王贺.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1).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