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评《再见,在也不见》的创作新路径
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奠定“黄金十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钻石十年”,加深与“一带一路”各国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广西电影集团主动作为,积极推动电影“走出去”,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摄制出品了“中国-东盟系列电影”《再见,在也不见》《越囧》。
其中,《再见》由中国、新加坡、泰国合拍,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项目,于2016年5月在全国上映,随后在台湾地区、新加坡、泰国等地上映,并在2015年作为开幕式影片揭幕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片上映以来,备受瞩目,其成功之处在于对电影品质的雕琢钻研,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积极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融合发展以及跨国合拍电影作出有益的探索,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
一、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电影“走出去”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李克强总理出席2013年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也就是在这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李总理表示,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中国与东盟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新的“钻石十年”。
“一带一路”,文化交往,促进“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就是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各个国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互欣赏。因此,文化交往是经济交往、外交交往、贸易交往、金融交往的前提。电影作为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走出去”,责无旁贷。中国电影主动走出去,不仅是中国电影产业生存的需求,也是中国电影自身发展的必然之路,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互联互通的核心价值将加强沿路地区的联系,继而促进各国电影制作的交流和合作。电影市场的合作前景和潜力巨大,数据显示,内地的大银幕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10年,电影产业将进入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全盛时代。
电影是经济和文化的融合体,合作与融合已成为世界电影的主旋律。广西电影人深刻认识到,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层次将大幅提升,未来双方的深度合作除贸易、投资、产业、金融等多个领域外,文化交流将愈发密切,并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引擎”。于是,广西电影集团主动作为,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依托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文化相近、民心相通的优势,积极推动电影“走出去”,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魅力,传递中国精神,促进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
一是打造“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电影交流平台。该平台已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东盟电影展映周活动,参展的电影包括中国或中国与一个东盟国家的影片。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013中越电影文化周、2014中国(广西)—新加坡电影周活动、2016年中国—泰国电影文化周活动。每次展映时间3至5天,活动内容包括展映双方国家6部优秀电影(每个国家3部)、电影合作论坛及项目洽谈。
二是提出“世界眼光、东盟合作、中国故事、广西元素”的创作要求,实施“中国-东盟系列电影”拍摄计划。从2013年开始,计划每一到两年与一个东盟国家合作拍摄一部东盟题材电影。与东盟国家合作摄制影片,形成影响力,凝聚东盟国家电影人才,共同开拓世界电影市场。《再见》就是实施该计划的作品之一。该片于2014年3月开始策划,同年9月,在与新加坡举办中国(广西)—新加坡电影周活动期间,与新加坡方面就合作拍摄东盟题材电影《再见》达成了协议,随后增加了合作方,拓展了合作领域。该片由新加坡新锐导演陈哲艺担任总监制、总导演,中国忻钰坤、新加坡陈世杰、泰国西瓦洛3位新锐导演联合执导,陈柏霖、杨祐宁、蒋雯丽、秦沛等联合主演。影片拍摄跨越了“三国四地”,中国、泰国、新加坡三个国家,中国广西、中国台湾、泰国曼谷、新加坡等四个主要拍摄地。该片以人与人之间的地理、心灵和感情的距离为背景,围绕“再见”这个共同母题,讲述了三个发生在不同地域又互有关联,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动人故事,用情牵绕人心,用情剖析人性。
三是成立“东盟语电影译制中心”,增强国际传播力。几年来,广西电影集团东盟语电影译制中心参与中宣部组织实施的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把一些中国优秀电影译制成东盟各国语言影片,同时把东盟国家的优秀电影通过译制引进到中国展映,促进电影文化交流。译制了越南电影《草灰味》《飘泊》《热沙》,把中国电影《天琴》译制为越南语影片,《阿佤山》译制为越南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影片,电视纪录片《风物东兰》译制为越南语、柬埔寨语、泰语、印尼语、老挝语、缅甸语等。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广西电影“走出去”,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取得了新成绩。
二、促进文化融合发展,探索跨国合拍新路径
文化交流融合是与东盟合作的基础与动力。跨国拍片,中国电影的优势在于有充足的资金、巨大的市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而合拍电影不仅是资金上的合作,还有文化的交流融合、文化的认同、价值观的认同。一些跨国合拍电影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缺少文化认同。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传统友谊深厚,加上“黄金十年”,东盟合作日益密切,开展电影交流合作具备天然的优越条件,容易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和好故事。
《再见》集结了亚洲不同地区的电影人,由三位导演联合执导,相较于其他影片,影片“中新泰”三国导演的首次联手,无疑使影片更加多元,更具看点。电影的导演及监制获得过戛纳电影节、金马奖、威尼斯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殊荣。包括世界各地364名剧组人员参与,辗转中国广西、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四地,历时191天才完成拍摄。这样的合作模式,是一种新的创作理念,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
合拍共融、合作共赢。合拍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是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因为合拍片可以改变电影故事空间的单存在地属性,其特殊的“文化流动性”属性也可打破银屏空间的文化壁垒,满足受众在文化上相互吸纳融合的需求,为营造观众情感上的“想像共同体”提供一种可能。况且合拍片享有更多优惠政策及宣传推广渠道,可以通过合作者伙伴关系进入对方国家市场。
海外观众对于“中国电影以及中国文化气质的关注”正在逐渐由影像表层的形式风格关注朝着内在历史脉络和精神观念了解和交流的深层次演变。中外合拍电影,除了文化隔阂、语言不通及价值观差异的障碍之外,其他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很难寻找到合适的题材,共同创作故事。相较于中国与国际合拍电影更多的是功夫、动作之类型电影,《再见》监制陈哲艺从一开始就将影片定义为对亚洲文艺电影的新探索,拓宽合拍电影的主题,寻找国内外“普适性”主题,以人文关怀为共同命题,强调话题、主题的共通性和视角的差异性。情感是跨国观众最容易认知的价值观,通俗易懂的情感表达,带给观众可以理解的情感共鸣,减少文化、语言的隔阂,地域的差别认同以及增加文化流动性,减少双方的价值观差异。该片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地域文化风景,将两种甚至是多种文化与国际文化、国际市场相结合,内容创新,拓宽片种,情感共融,将带有中国烙印的影片编入国际化的潮流中,打造有深度、有价值、吸引跨国观众的作品。
中国电影应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化诉求策略作为准则,通过跨国合作互动,发掘本土民族特色,不断对话与交流互动,借助对方的话语模式及共同符号,将本土文化进行国际化表达,融合不同文化、意识形态及话语体系,缩短电影的传播内容与海外观众的兴趣与需求之间所产生的“差距”,降低文化折扣,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双赢”。
为此,《再见》立足本土文化,突显中国的本土情调,项目从策划开始,便将中国本土文化广西元素植入,在广西南宁市大量取景,让“八桂气息”得到了诗意般的呈现。同时将主要故事背景放在广西钦州来表现,突出具有1400年历史的钦州港古韵。钦州港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影片跨时域、跨地域、跨领域,具有特殊的文化场域和文化意义。
三、追求“双赢”理想形态,实现艺术与商业融合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文化的商品,艺术性是电影的根本属性,商业性是电影的本质属性,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和谐统一的关系,才能推动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
中国电影的进步和国际化发展,离不开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如何建构本土文化资源艺术价值相结合,又能满足电影的观赏性,获取艺术、利润双赢模式的影片,是中国电影产业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再见》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用分段式电影形式,讲述了发生在三个不同地域却互有关联的故事,分别表现“亲情、爱情、友情”三个主题。故事一《背影》:陈经理年纪轻轻事业有成,被公司委派到广西一家企业进行业务考察。当他在工厂看到失散多年的父亲跛着脚一瘸一拐地行走时,当他跟踪父亲回到家中看到他劳累了一天坐在椅子上小憩时,当他看到父亲在公交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自己站着时,他其实是关注的、心疼的,但是却不愿相认。即便两人在饭馆相见,父亲认不出儿子,儿子也不认父亲。故事二《湖畔》:一位初为人父的已婚男子陈德明,孩子刚出生不久,却接到来自监狱的一封信。他要去新加坡,见证年少时玩伴的死刑。故事三《再见》:年轻的大学教授陈志彬,来到泰国讲学,遇见当初的大学老师,重续一段师生恋、忘年恋;而与此同时,一位名叫PIM的女学生也对陈志彬暗生情愫。影片虽然表现了三个“见”的故事,但讲述的却是种种的“不见”的人生,这中间的契合其实非常奥妙,非常乖变,难以把握,难得的是创作者居然真的可以用表演、镜头和故事把它们表现了出来。
影片英文名为“The Distance”,直译为“距离”。“距离”在影片中的诠释不只是地理位置上的距离,更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心灵和感情的距离。影片的中文名是“再见,在也不见”,乍看之下“在”字为错别字,细细品味,“在”字则为出品方匠心独运、画龙点睛之笔。如果说“再见”强调的是人与人因时间、地理位置关系造成的关系亲疏,“在,也不见”则可以被理解为“咫尺天涯”。仅是一字之差,意思与意境却大不相同:“再见”包含告别之意,同时也隐喻再次相见的含义,“在,也不见”包含的是无奈的诀别之意。人与人的距离“想而不能,爱而不得”。
仅是电影名字,就体现了出品方深邃的艺术考量,对电影故事、人物的表现更体现了文艺电影丰富的情与美。
影片用隐忍的表达方法,折射人性情感中三个最重要的感情,难以言表的微妙情感,在电影中并没有轰轰烈烈地发展下去,而是淡淡地表达出来。没有华丽的大场面,没有狗血的剧情,也没有过度催泪的情节,只有细心雕琢的故事,缓慢的节奏、生活化的对白、文艺腔的调子,每句话都能反复咀嚼,每个字都透着故事。电影是三段建立在情感命题上的故事,委婉克制地讲述了普通人的三段隐秘心事。分段式的电影通常会让观众有一种断裂感,无法把握全片的主题,影片围绕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虽是三段式故事,却互相呼应和烘托,不会让人游离于电影之外,这就是三位导演的高明之处。《背影》隐忍压抑,《湖畔》暧昧迷离,《再见》情难自禁,用耐人寻味的角度、举重若轻的叙事手法和真情实感给观众带来情感共鸣,从而引发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影片中贯穿这三个故事的是男主角陈柏霖。他在片中分别饰演三个角色三段刻骨铭心的情感,通过拿捏精妙的演绎,带给观众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瞬间。影片主角在面对三段感情时充满的矛盾、犹豫、徘徊和迷惘,面临着再见还是在也不见的两难抉择。每个故事都有最后的爆发、都有最终的无奈,每段感情都在说再见,却都没有把“再见”二字说出口。
影片的视觉呈现方面也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采用大量手持镜头尝试,极具运动感。空镜头的表现丰富,对景色、环境的描绘生动形象,同时多次运用把人物与产生声音的环境割裂以刻画人物的内在世界。人物特写密集传神,捕捉人物的情绪化表达,体现心路历程的变化。
电影国际版海报的设计也极具流行感和现代艺术魅力。该海报色调淡雅,只见闭着眼睛的陈柏霖脑中长出了一片树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就好比片名,就是一种从同根同种到成长后枝桠渐行渐远再也无法相见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回忆滋生的奇妙意境。这幅海报被中国国家画院外滩艺术中心收藏。这也是该中心收藏的首幅电影海报。
不少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对这部极富洞察力和感染力的作品表示支持,更被三位导演与监制陈哲艺的才华和诚意深深打动。不少影迷在看过电影后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该片的理解,而好的电影恰好能带给观众温暖和感动,引发人们对于现实的思考。有影迷感叹,“这是一部适合放下浮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电影人心血之作。”
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呈现出重“艺术”轻“营销”的倾向,往往导致文艺片叫好不叫座。因此,与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外营销人才和专业化、规模化的海外制作团队合作,大力宣传影片,是推动中国电影国际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影片《再见》就通过参加国内外知名电影节,在各地举办首映会,签约新加坡歌手孙燕姿演唱主题曲,使影片起到了广泛的宣传效果。
互联网给了文艺电影新的市场空间。通过视频网站会员付费点播模式为文艺片提供了新的发行平台和盈利模式。影片《再见》就通过与爱奇艺独家合作,拓宽营销手段,吸引大批互联网观众,现视频点播次数已达955万。
综上所述,《再见》富有更多的人文价值和人文情怀,成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走出去”的精品佳作,探索出跨国合拍电影的新路径,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为促进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