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克里雅人的珍贵“影集”

2017年05月10日13:57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匠心制作成就匠心之作

新纪实 供图

塔克拉玛干,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又称“死亡之海”……但《最后的沙漠守望者》要讲述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塔克拉玛干里的“隐居者”。在离乌鲁木齐130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腹地,有一个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400年来守望着自己的“大漠桃花源”。

这里叫达里雅布依,这里的居民称自己克里雅人。

大漠间7次穿梭

即将于5月14日登陆北京纪实频道的《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已经被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收藏,成为珍贵的人类学影像记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深度记录达里雅布依现状之前,鲜有人知道克里雅人,甚至,直至上世纪50年代新疆和田地区的于田县政府才得知,在自己管辖的地区,有一个这样的“原始部落”。

在66岁的牧羊人买提库尔班·买提热依眼中,时间是以放羊的次数来计算的。“我这一生中最牛的事情,就是每年自己赶着羊群,走路去于田的牛羊巴扎上交易,如果今年还去的话,就是第30次了。”他是达里雅布依最后一位还在坚持用传统方式交易牛羊的老人。

如果没有遇上沙尘暴,买提库尔班总能在第10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走到巴扎。对于纪录片摄制组而言,拍摄这样的老人、这样的行走、这样的村落也是一件挑战极限的事情。

导演沈鹏飞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了他每次的拍摄路线: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于田县出发,穿越240公里的沙漠,翻过9座沙山,大约驱车15小时,在克里雅河即将消失的地方,大漠中最后的“原始部落”——达里雅布依才出现。“在11个月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往返达里雅布依7次,每一次都是兴奋伴着艰辛。”他回忆道。

长达11个月的创作周期内,摄制组经历了恐怖的沙暴、50多摄氏度高温和极度的严寒。为了不给当地带来任何负担,摄制组的所有日常生活物资,全部藉由特殊车辆运进这片闭塞的村落。受限于交通工具,摄制组无法携带大型设备,全部设备必须小而精,而且要一次带齐,无法补充,吃穿用度一切从简。

“金刚钻”齐上阵

谈到如何找到这样一个并不为大众所知晓的题材,北京电视台副台长王澎介绍道,2015年,援疆的北京电视台工作人员偶然邂逅了克里雅人的传奇故事,北京电视台立即“全家总动员”——总工办、制作部、纪实频道与新纪实公司随即就此选题进行了策划立项。当他们得知克里雅人的生存故事、克里雅人也正接受外面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即将选择去与留的时候,立即拍板:拍!为了能拍出最好的质感,主创人员多次深入达里雅布依,进行田野调查,搜集素材。最终,他们决定采用4K摄影技术拍摄,这在同类纪录片中还是第一次。一同拍摄的除了北京电视台还有和田电视台的小伙伴,而在当年的东京纪录片提案大会上,《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入围现场提案环节并引起NHK的极大兴趣,主动“加盟”,该片就这样成为一部国际合作纪录片作品。

作为北京电视台文化援疆的重点项目,《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拍摄时,4K摄影机尚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为解决拍摄设备不足的问题,北京台总工程师办公室协调各方资源,最终调动了11种拍摄设备,15台摄影机、照相机,尽最大努力满足了拍摄需求。“深入沙漠腹地进行如此长时间、大跨度、全方位的拍摄,对于北京台高清团队来说尚属首次。”王澎说道。

本片视觉总监赵新生介绍,4K超高清摄影技术对画面抖动的宽容度极低,同时也对构图、移动等技术手法有着严格的要求。加之摄制组与克里雅人语言不通,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能依靠多机位、长时间拍摄来保证完美记录,摄影师因此练就了快速对焦、随时抓拍的技能……就这样,形成了100多个小时的素材。

电视人都知道,剪辑100多个小时的素材是多么“头疼”的事情,这个“要命的活儿”由北京电视台制作部特技制作科担纲,为提升纪录片后期剪辑效率,特技制作科专门搭建临时超高清机房。同时,DIT(数字影像工程师)也帮了大忙:使得后期素材整理可以在拍摄伊始即已启动,长达100多小时的素材,在太阳能电池板可能随时断电的艰难境况下完成了整理拷贝,从而极大缩短了后期成片的周期。(记者 牛春颖)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