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董卿:千万不要把我神化了 我也累到哭过
5月的京城,大雨过后,没有炙热的暑气,气温清爽宜人。下午不到1点,我们已早早来到梅地亚中心的茶室,架好机器,打好灯光,等着《朗读者》研讨会结束后专访董卿。
没成想,研讨会严重超时,开完已是晚上八点,专访还能不能做?我们心里开始打鼓。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送完嘉宾,稍作休整的董卿,还是如约赶到采访间。
一身简单大方的白裙,美得清爽隽永。正如她的节目《朗读者》一般,让人内心清净,仿佛夏日里的一股清流。
因为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董卿的面容实在有些疲倦,但一面对镜头,马上又浮现出我们所熟悉的笑容,正如她专访里提到的“永远把最好的状态留给观众”。
忆最困难的时候
我也累到哭过,也动摇过
文艺星青年:作为制作人兼主持人,当初您坚持做这档节目的初心是什么?
董卿:我也摇摆过,也动摇过,也累到哭过,或者急到吼过,只是大家没有看到我的这一面而已。我也有很不堪的那种状态,我没有放弃,是多少觉得自己还有一份责任。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得比较好的人,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就像我在节目当中也说到的,其实所谓的勇气,是你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所以,在所有这些让你焦虑、纠结、崩溃的事情背后,你还是要明白,最终的彼岸是什么?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在拨开一切的乌云和荆棘之后是什么?如果你坚信这一点的话,可能你还是能获取一些力量的。
文艺星青年:最困难的时候您想到了什么?
董卿: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也会长出很多白头发,形容枯槁、不修边幅,天天披头散发、素面朝天。所以我经常说,我把最难看的一面都留给了我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把我最臭的脾气都留给了他们。我特别感谢他们愿意承受、分担我的这种焦虑,或者承受我的这种急躁。
董卿的自我评价
大家千万不要把我神化了
文艺星青年:您在节目中展现的学识、修养及个人魅力令人折服,您曾说您是属于舞台的。这21年主持生涯馈赠给您的是什么?
董卿:我只是很幸运地遇到了这样的时机,很幸运地在某些方面具有一些天分,同时又很幸运地遗传了我父亲的一些性格。
我父亲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他是特别刻苦和勤勉的人,他也是特别笃信靠努力改变命运的人,这些都流淌在了我的血液当中,成为了我的基因。我就觉得天性使然,我的天性当中有一部分比较好强、刻苦、勤奋努力的个性,加上后天我遇到了这样的一些机遇,能够使我成为电视从业者,再加上长期的一些积累和思考,才有了今天的爆发。
我真的很感谢,让我遇到了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份职业。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形容的,也是其他事情很难逾越的一种心里的满足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文艺星青年:因为《朗读者》,董卿又火了,您怎么看大家对您的评价?
董卿:我一直说,大家可千万不要把我神化了。我现在也看到了很多大家在微信里转的文章,有些可能是实实在在的,也有一些不排除是跟风的,一窝蜂的上。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冷静和客观的人,自我评价,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什么天才,更不是什么全才。
文艺星青年:您觉得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化电视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董卿:作为主持人,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是真诚的。真诚地去感受自己,感受对方,感受这个世界,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你必须永远敏感,而敏感的前提是你相对比较纯净,越是纯净的人越会对周遭的事物有比较单纯的看法,能够触动到他的内心。
第三点,还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可能我们很多主持人也是一台一台节目地做,为什么有些人在10台、20台、100台节目中就成长蜕变了,有些人可能还是在原地?那些成长的人往往是会思考的人,思考“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可能这个很重要。
当然,最后因为你是主持人,所以你还应该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很多人会思考,也有思想,可能因为不善于表达,也不具备主持人的先天条件。
董卿谈《朗读者》
第二季想邀请李安导演
文艺星青年:每期《朗读者》的卷首语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给自己的未来写一段卷首语?
董卿:我留白吧,因为未来永远不可预知。而且你足够勇敢的话,它可能比你写成的卷首语更精彩,如果你退缩了的话,你写再多的卷首语也没有用。
文艺星青年:《朗读者》这么多期主题,您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董卿:我都很喜欢,12期的主题词可以说高度浓缩了人生况味,每个主题词都有特别饱和的情感浓度在里面。要说有没有特别特别的,“遇见”吧,可能它有特殊的含义,是一个开篇,是一个开始。
文艺星青年:接下来第二季您希望哪些人出现在舞台上?
董卿:我倒是很想听听观众的一些意见。我觉得在《朗读者》研讨会成功举办之后,我们也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好好沉淀一下。其实,大家之前一年多都是忙着“低头拉车”,到一定时候也需要重新梳理、疏通、疏导。希望哪些人出现?我心中是有一些特别理想的人选的,但是这期我没有能够请到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我希望下一期能够实现。
文艺星青年:能够说说他们是谁吗?
董卿:有一些是大家认识的,有一些可能是大家不认识的。比如说我特别喜欢李安导演,他是我自始至终就特别崇拜和欣赏的一个人,而且我觉得他这么儒雅、丰富、深厚、宽广。所以,我特别想知道,如果他来了,他会选什么来读给我们听呢?是他曾经拍过的那些电影吗?那些小说吗?还有什么在他人生当中留下印记的?
作为母亲的董卿
真的很惭愧,我陪孩子的时间太少
文艺星青年:我们知道您每天会有1小时的阅读时间,作为妈妈,您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培养怎样的阅读习惯?
董卿:我真的很惭愧,我陪他的时间太少了。我都没有资格去说我有什么样的教育心得体会,一个是他太小,我也没有经验;二是我实在是时间很有限,在这方面做得很不怎么样,我可能每隔两周、三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见到他一次,每次见面可能也就两三天,最多可能连头带尾四五天了不得了。
有个假期的话,我也不想就在那几天时间里面扮演一个很严厉的母亲的形象,我就怕他跟我更疏远。
我也觉得我爸爸妈妈隔代的宠溺有点小问题,我就老说我爸,“我小时候,你对我那么严厉,你那种劲儿都去哪儿了呢?”现在小朋友经常会动手打人,我爸说“打就打吧”,我说“你们拿出那种对我的架式来啊”。
我也知道这里可能多少会有些问题,可是我也是身不由己,所以我暂时也没有资格去谈教育的心得。
当然,未来我觉得我要教会他的习惯里,一定有一种是阅读的习惯,这是最起码的一点。我相信会的,因为这是在我们家庭的基因里的。
朋友眼中的董卿
杏花春雨江南、铿锵玫瑰、一个对手……
毕飞宇眼中的董卿:
是个对手。如果我要跟人打一场比赛,我一定选择她。和她“打”起来会很过瘾,会快乐。
不管你的智商有多高,你和董卿做节目的时候,不要去可怜她,你吃不了她。你可以发挥你的天性,你有多高的智商,有多大的能力,可以在她面前呈现,她接得住,这是我对董卿的一个基本的判断。
可以用“女中豪杰”去概括她,虽然她给我们的外部印象并不是一个豪杰,而实际上她是一个豪杰。她的能量够。
给《朗读者》第二季的建议:
法国作家让·热内写过《小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能有这样的作家,《朗读者》的舞台上能有这样的作品。就是更能体现人生丰富性的作品,而不是单一的,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谓的真善美,能更宽一些。
康震眼中的董卿:
“杏花春雨江南”。我觉得“春雨江南”这四个字比较贴合她,她会给我们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我原来觉得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又很温文尔雅,应该是比较好说话的一个人,但是我后来发现她确实就是像那种铿锵玫瑰。她在原则问题上不会让步的,而且她非常坚持自己的创意,认定自己的创意是对的,有这种自信,当然也体现出她专业的素养。所以跟她交往过程中,我觉得,她既是非常知性的媒体人、一个女性,同时也非常善解人意,她实际是很周到的人,很体贴的人。
我觉得董卿实际是一个很知性的电视人的代表,就在于她非常自觉地摄入知识,非常自觉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才干。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媒体人都有这么高度的自觉,特别是在董卿已经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的情况下,她还有这样的知识自觉,我觉得特别难得。
给《朗读者》第二季的建议:
我觉得如果这个节目做到最后,有一期节目都让我们哈哈大笑,从头笑到尾不是也非常好吗?
在第二季,我希望到时候跟董老师沟通一下,比如说有10期节目,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节目让大家从头笑到尾,比如说能不能把小岳岳叫来朗读一段呢,那是非常好的。能不能把一些非常著名的相声大师叫来朗读一段,然后讲讲他那些快乐的事情。
或者有的时候不一定让我们哭,但是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在这种庄严感当中浑身起鸡皮疙瘩呢?这也是必要的反应。所以我觉得我们三分之一笑,三分之一感动,三分之一庄严,就比较好。
结语
走出梅地亚,已近十点。初夏晚风徐徐,带着淡淡花香,董卿今晚终于可以睡个踏实的好觉了吧。
老友白岩松在录制的VCR里关切地喊话——“董卿:现在你要做的就是赶紧好好休息”。
是的,愿来年在第二季的《朗读者》中,我们将遇见更好的董卿!(采写:黄维、陈苑 视频:天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