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新闻发布工作优秀单位如何评出? 专家现场"潜伏"

2017年05月27日06:47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新闻发布工作优秀单位如何评出?

  中宣部(国新办)最近发布了《2016年度新闻发布工作评估考核情况》,针对各部门各地区的新闻发布工作进行了评比。这是第一次由主管单位针对新闻发布工作的评估考核,有10家单位被评为“优秀”,还有8家单位被评为“有特色”。通报中只简单介绍了一些考核的内容,例如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等等,但其实在每项评估内容、每个考核分数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和严苛的分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全程参与了此次工作,在他看来,评比考核并公开结果,能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建”的终极目标。

  “自评”中制度建设占比超过30%

  根据“国新发布”的通报,此次评估考核分为“自评”和“他评”两部分。之所以设置这两个部分,周庆安表示,进行评估考核最终是为了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建设,让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自评”的部分,一方面希望各部门地区能查漏补缺,借鉴各个单位在新闻发布工作中的经验和想法。另外“自评”也是一个导向,希望大家通过自评能认识到新闻发布工作中,哪些环节是中宣部,甚至国家层面,包括全社会都更关注的内容。

  具体考评操作设计得非常精细。比如在“自评”环节,就包括设新闻发布制度建设与完善、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新闻发布实践与活动3类一级指标,另外还有12类二级指标和50类三级指标。“他评”也类似,设置了新闻发布活动、负责同志回应关切、新媒体及网络发布、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重要舆情响应、搜索指数5类一级指标和25类二级指标。

  各个评估指标是考评人员通过专家委员会,与中宣部、国新办的领导讨论多次后确定的。每一项指标在打分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同,体现了主管部门对不同工作的重视程度。周庆安介绍,比如“自评”中制度建设占比超过30%,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高,因为中宣部的同志要求首先得有制度,否则新闻发布活动随意性就很大。而整个评估考核工作最终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审定。

  所有评估考核与相关单位“背靠背”

  此次考评出的优秀部门和地区,官方给出了说明。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包括对中央关于新闻发布工作的系列要求执行较好,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完善,新闻发布工作整体水平较高,受到媒体公众普遍认可,新闻发言人保障到位、发言活跃。新闻发布活动保持较高密度和频率,能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等。

  虽然共同点不少,但周庆安介绍,这些优秀的部门和地区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有一些属于传统的新闻发布优势部门,像外交部。另外还有一些属于制度建设稳定,效果也很好的,比如商务部,它的例行发布机制成熟,对于热点问题回应速度快。去年萨德入韩后,有些企业出现了变动,每次发布会上都有相关问题,商务部一一给予回应。再比如去年国家防总对大水的提前预警,“作为一个人们印象中非传统意义上的优势部门,水利部的做法其实很有突破的勇气,特别是在新媒体发展这么快的环境中”。

  另外还评出8家有特色的单位,被评定的“特色”包括“发布水平大幅提高”、“例行发布制度建设规范”等,对于这种“特色”,周庆安认为,“有特色”类似“鼓励奖”,一方面跟以往相比、跟自己部门性质相比,该部门的新闻发布工作超出了传统。“农业部算是一个典型”,周庆安表示,“进步很大”。另一方面是真的在某些方面很有特色,但综合看跟优秀部委或者地区比还有些差距,但在这一方面在全国是有代表示范意义的,所以上了“特色榜”。对于这18个上“红榜”的单位,是按照一定比例选拔的。同时考虑了其中出现的并列的情况,做了个别调整。

  整个考评工作都是在“秘密”的状态下推行,每一位参与的专家都签署了保密协议,要求不能透露评估内容和细节。包括在最终结果出来后,也没有提前告知相关单位结果或者就最终的结果与相关省市部委沟通。周庆安说,完全是“背靠背”进行的评估。

  日常新闻发布会进行量化和定性考核

  事实上,虽然这是首次公开通报各部门各单位新闻发布工作情况,但全国性的评估考核已经是第二年了,第一年以内部通报的形式进行。今年决定公开通报,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增大“以评促建”的力度。

  不过,单次新闻发布活动的考核评估已经有至少10年的历史了,2004年后,国新办就开始酝酿基于单场发布会和个案的评估,结果也大都反馈给相关部门。周庆安介绍,慢慢的,包括官员和学者在内,大家形成了共识,也有动力,想把这个评估上升为对机制的考察,把对单个部门的评估,转为对同一类型部门的考察。所以大概在2013和2014年的时候,中宣部、国新办开始酝酿评估考核机制。

  在周庆安看来,新闻发布工作的水平的确参差不齐,但新闻发布工作在政府绩效考核当中没有明确地体现。做得好的没有功劳,做得坏的也没有损失,这种情况伤害了社会共识的构建和良性政府媒体关系的形成。

  评估组专家在日常新闻的新闻发布活动中,也会进行量化和定性的考核。很多发布会评估组专家都会亲自到场旁听,对于发布会前后整个流程,包括发布环节、答问环节、发言人表现、媒体反馈,社会反馈等等都做相应的评定,以给新闻发布会提出专业化的改进建议。

  每年考核的内容也在随着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周庆安介绍,未来会更倾向于活动效果的评估考核,因为目前看制度大多已经有了,且光有制度也不够了,要真正地回答好媒体的问题,让社会满意才可以。另外也会适时考虑引入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意见,使评估的“面儿”更大一些。

  新媒体近两年发展迅猛,在此次评估考核中也占了不小比重。周庆安介绍,新媒体方面的考核,“自评”、“他评”中都涉及,包括是否有微博或微信公众号,是否利用它们开展了发布活动,频率多少,转发评论数多少,正负面比例多少等等。(记者 周宇)

  关注

  “自评”、“他评”如何操作

  从具体操作看,全国32个省区市和兵团以及各部门都会收到一份“自评表”,各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在相应的选项后“打钩”,并把相应的材料发给考核组。每一项指标都有一个基准分,比如制度建立了就能得到这项基准分,比如外交部发布会开得很频繁,就有高分值,有的单位例行发布会可能只一季度一次,分值就会比较低,但如果没有例行制度,就无法得到这个基准分。“他评”的量化主要通过内容分析进行,比如媒体报道的数量、新媒体上的评论转发量等,能得出不同制度在不同案例中的整个社会反响是怎样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评”分值设置的是“100+10”的模式,其中的“10分”是给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数。周庆安介绍,简单说如果该地区有突发事件并且处理得很好,有可能得到加分项。之所以用加分的形式体现,因考虑到一些部委可能不会遇到突发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应对了突发事件就能得到这10分,它包括5个二级指标。比如一个地区舆情判断得不好,但后续处理得很好,就只能得到处理的分数。同时,考虑到有些部门和地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考核组享有“一票否决”权,比如某些问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官方也没有做出回应,这种情况就算其他分数再高,考评组也不会推优。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