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事儿带你看,媒体融合发展的风吹向何处
不久前,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大咖对话在重庆举行。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董天策,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单学刚围绕“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后发赶超的风口在哪里”“全媒型人才如何培养”“如何评估媒体融合发展的效果与能力”等问题进行讨论。
今天,研究事儿就带着大家去感受下这场盛宴,看看各路专家都有哪些真知灼见。
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大咖对话现场(刘政宁 摄)
中国媒体融合后发赶超的风口在哪
黄楚新认为,首先我们有庞大的市场基础。中国有巨大的互联网的潜力,从2016年底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国家的网民已经达到7.3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网民有6.95亿。大家也可以亲身感受到,比如共享单车,去年的时候无论是北、上、广、深,或者是重庆市这样的省会城市,在2016年共享单车还是零零星星的,但是2017年过完春节以后看到大街小巷都是,发展的速度之快、频率之高让人吃惊。
其次,我们还有国家政策的导向。也许很多人说中国的体制跟国外不一样,我觉得在中国这种体制当中,只要是中央或国家想做什么事情,是很有效率的。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以后,我们梳理了近几年中央和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的政策,都颁布了相关的规定、措施、举措推动媒体融合的大发展、大进步,这是西方国家不具备的。
第三,中国有新兴媒体发展的活力或者基因。如果说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国家的媒体发展跟西方国家媒体发展有一定距离的话,在新兴媒体时代,我国新兴媒体与西方国家的新兴媒体相比基本差距不大。在世界十大新兴媒体公司中我们占据了四强,美国占了六强,而且中国新媒体的应用形态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我们出门可以不带一分钱现金,衣食住行都可以解决,甚至大街上卖烤红薯的都可以不用付现金,扫描一下就可以了。这在欧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
黄楚新(刘政宁 摄)
董天策的观点非常鲜明,他反复强调是技术引领这一波媒体融合的潮流,还是最劲的“风口”,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今日头条”不完全是一个APP,而是今天信息发布、汇聚和接收的一个最大平台。当然这也和中国的版权有关系,比如这是人民日报社生产的,结果它的算法通通给你拿进去了,只需要给内容生产单位象征性的报酬就拿过去了。由于它内容极大的丰富性,所以像“今日头条”就成为了消费者信息的最大接入端口。
单学刚认为,我们的媒体融合还是要继续发扬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现在主要的内容生产,包括优秀的创作者、优秀的采编人员,基本还是传统媒体的。可能需要改进的是传播渠道和体制机制,尤其是灵活性的问题。比如今年“两会”人民日报很多爆款新媒体产品的创意来自年轻人,有的是来参加面试的大学生。这都代表了年轻人的思考和传播习惯,他们的阅读方式与我们传统媒体人也是有差别的,必须尊重和接纳他们才能占领年轻人的阵地。
“全媒型人才”何处寻觅
黄楚新认为,全媒型人才是近几年在国内外很受关注的,也叫背包记者、融媒体记者。尽管说法不一,但一个潮流是新闻人才应该是全方位、多功能的。过去新闻从业人员可能要更细化一些,有文字记者,有摄影记者,如果更细一些还有主持人、播音员、撰稿人、导演,都分得很清楚。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新闻工种人才的变化,我们要求可能更加融合了,各种新闻生产、新闻编辑、新闻评论者可能都融合在一起了。
我们要求理想中的人才应该是所有这些工作都能够做的,所谓的“全媒型人才”既要能够采、写、编、评,甚至播都能够做,就是我们说的理想中的融媒体人才。比如,我们派了记者出去,既要能够写新闻稿,又要能够拍摄照片,又要能够拍摄视频,甚至还能出镜,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要求确实很高。这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新闻专业分工,也带来一个问题,写文字稿的人拍照并不一定好,“全媒型人才”能不能满足专业性的要求。
董天策作为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他从教学实践中培养“全媒型人才”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每个记者都掌握十八般武艺,既会写、又会摄影、又会出镜,那当然是最好的,但实际并不一定都能做到,虽然不排除有少数天才式的人物,但在重庆大学的实践中这样的人很少。
董天策(刘政宁 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就提出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要强化学生核心专业能力,这个核心专业能力就是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应该有一样或者有两样,有三样当然更好,他能够拿得出手的能力。比如有些采写能力特别突出,有些摄影的能力特别突出,有些摄像的能力特别突出。如果能打一个组合拳是最理想的,所以我们的课程也朝这方面调整。从操作层面来讲,全媒体的人才实际最后还是要靠团队,我这个团队里面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摄影的有、摄像的有、写文字的有、出镜的也有,每个人专业性那一面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又有媒体融合的意识,就可以相互更好地配合合作。
单学刚站在用人单位角度分析了“全媒型人才”的现实状况。他说,现在媒体人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境地,过去文字非常精妙的人现在的价值在降低,传统媒体最不缺的就是写手,懂摄影的也不少,传统媒体也有很多摄影大家。但是在新媒体应用领域,现在市场化的机制导致人才的导向出现了问题。因为市场化的这些机构给的待遇、条件可能远远超过体制内的媒体,所以年轻一代有望成为“全媒型人才”的流失严重。同时,传统媒体人正在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展新的传播形式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压力。
“新闻+技术”“新闻+大数据”怎么玩
黄楚新提出,传媒的发展总是跟技术紧密相关的,无论是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尤其现在新媒体的技术对传媒的发展带来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大家可以看到新媒体的发展对每个行业都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当然对传媒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显著和凸显,所以技术也是把双刃剑,我们如何借助技术的力量使新闻传播在表达方式、传播方式上创新,为我们提供更多更直接的资讯,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目前的传播环境是一个信息过载、注意力稀缺的环境,每个人关注那么多微信公众号,但有多少公号文章值得我们打开看一看,有多少条信息真的值得我们打开点击以后给他点个赞或者转发一下,真的是寥寥无几。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就是信息过载,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注意力稀缺,因为信息太多了,所以我们如何用较好的内容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就是最后一公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南海事件”出来以后人民日报做了一张图片,把中国的地图放上去,当中有一句话“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它在微博、微信当中传播非常广泛,好像被转发上亿次,这种“新闻+可视化”的“微传播”取得了成效。
董天策认为,“新闻+技术”“新闻+大数据”未来应用肯定会更加广泛,比如数据新闻和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以及机器人新闻等等,但一些新技术是不是会颠覆传统新闻行业还有待观察。他强调,新闻工作者也好,新闻教育者也好,应当适当跟进新媒体技术,但是也不能够一味地去追踪、膜拜。其实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一些变化,可能表象上变化很快,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它的这种变化并没有那么快,比如所有的人都需要知道事实真相,都需要知道我们对事实到底怎么看、怎么分析,所以仍需要新闻深度报道、调查性的报道、新闻评论,这些其实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学刚指出,2017年整个媒体圈的融合发展进入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智能化发展从模式的识别、智能语言处理技术、情感模拟、机器人应用等都有了很多突破,包括大数据、各种云的新概念也很多。在这个时代,媒体首先要以技术和大数据为驱动,打造一个融合平台,实现立体传播。
单学刚(刘政宁 摄)
从人民网的实践上来看,在“新闻+大数据”方面特别重视基于数据的分析,实现热点选题的判定。好的内容首先要有好的选题,深度报道需要一些素材,需要一些数据,这些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获得。获取新闻的方式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算法加新闻结合的模式,即基于用户习惯的模型进行内容的推荐和阅读;另一个是智能化的推荐运用,现在都在搞智能化推荐,不仅仅关注你打开哪些内容,还关注你停留多少时间,有没有主动搜索,这些都是判断习惯的方向,把这个数据掌握以后,我们对进一步了解读者的黏性和阅读习惯也有帮助。
商业模式这方面,大数据也可以助力媒体的提升。媒体转型是离不开大数据的,传统媒体在对用户的商业模式方面可能远远不够,对于新媒体而言可能有几个意义,比如从平台到社群的发展,平台化的发展解决了传统媒体与用户的接触问题,比如连接以后还可以进行精准营销,因为我掌握这些数据,读者有什么爱好,我们就可以做精准的广告投放,推送一些他最关心、最有价值的精准营销信息。向社群发展的方向,可以实现广告传播有效的转发率。个性化服务、精准化产品,也可以让我们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商业空间。
作者:刘烨 编辑:张天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