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前沿声音>>编采探索

中国青年报"融媒小厨"熟练运转 呈现地震报道现场

赵新乐
2017年08月16日16:16 |
小字号
原标题:“小厨房”呈现地震报道现场

 

《中国青年报》记者田文生“爬行”在震区废墟上。柏村 摄

 

网络编辑在“融媒小厨”紧张工作。姜继葆 摄

连夜出发——不仅指中青报·中青在线记者想方设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还包括内容渠道技术平台全媒体通宵达旦的发动、调度、协调、编辑、把关。虽是“后方”,同样是另一个逼近新闻真相的“现场”。

“我们已经进沟,发现两名失踪游客,来不及写文字了,发语音吧!”

……

不到半个小时,一篇《被困九寨沟景区内超过50个小时的两名女游客脱险》的快讯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出现。

8月11日,在中国青年报社的“融媒小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见证了前后方联动下新闻的诞生。

“全媒体协调机制越来越顺畅、‘小厨房’的运作越来越熟练,在这次九寨沟地震报道中,报社探索了两年的全媒体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了作用。”最近一周轮值白班的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董时说。

打破部门界限,全员“在现场”

“连夜出发——不仅指中青报·中青在线记者想方设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还包括内容渠道技术平台全媒体通宵达旦的发动、调度、协调、编辑、把关。虽是‘后方’,同样是另一个逼近新闻真相的‘现场’;连夜出发——不仅仅是中青报·中青在线的专业采编队伍,还有遍布全国的校媒联盟大学生记者们……”

这是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第二天,中国青年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坤在微信公众号“坤哥007”中发表的文章《连夜出发》中的一段话。这段话精准地概括了灾难发生后报社的快速反应。

地震消息刚出来,中青报立即建立微信群。中青报官方微信当晚制作了《揪心!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这些谣言别信》的原创文章;“青年观察家”9日零点发出了《7.0级地震有多大破坏力》的科普文章;校媒联盟第一时间连线现场支教大学生和老师,发出《九寨沟亲历:30余人旅游大巴被困,等待救援;酒店停电,余震不断》……

“刚开始群里只是拉了10个人进入,随着报道的不断深入,现在已经有66个人。”全媒体协调中心副主任郑燕峰说,这些人基本上囊括了报社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人员。

在中青在线总编辑闵捷看来,与报社传统上成立专门的报道组不同,官微、时政、军事、经济、科技、摄影、技术、视频、融媒体工作室及所有渠道、平台同步启动。

平台整合传播,多渠道发力

《求救!170多游客被困九道拐》《中青报记者深夜连线九寨沟被困游客,一小时获救》《追踪报道:被困九道拐游客中的伤员已经转移》……这几篇稿件是通过媒体力量及时地传递出震中情况的独家信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传播。

几天来,从前方记者的一手信息,到各个部门旁采的道路现状、救援状况、次生灾害、救援过程、保险赔偿等内容,越来越多的信息汇入了全媒体端口。

“作为媒体,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灾情信息的准确披露和传播。”郑燕峰提到,中青报除了在自己的多个平台上进行传播之外,还与腾讯、今日头条等社会化平台合作,将优质独家稿件进行推荐。

董时提到,“一鱼多吃”是报社融媒体传播的特色。“小厨房”指挥、协助生产、汇聚多方信息,“自转”与“公转”同步进行——报社内部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定位生产的内容,通过几十个部门平台传播出去,服务垂直领域的用户,报社的大平台上也会挑选优质内容整合传播。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地震报道中,中青报所生产的图文、视频、H5等作品数量超过百件。一系列独家报道从救援、转移、理赔等角度出发,在网络上得到广泛广播。

“现在报社的每个部门就像是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在各个岗位散发着自己的光芒,也为项链整体着色、造型。‘融媒小厨’部门主导、三端融合的运行机制,在重大报道中的运用已成常态。”董时这样说。

理性反映灾情,温暖中见情怀

8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了这样一张照片:4万余名游客紧急撤离后,在九寨沟县漳扎镇安置点搭好的帐篷前,几个当地的小朋友在快乐地玩耍。

“这张照片是夜班部门经过仔细讨论、对比后决定使用的,主要是想传递给人们信心和希望。”相较于以往的灾难报道,董时从记者们的报道中读到了温暖,看到了不断进步的力量。

《震后九寨沟一客栈老板组织50多名旅客安全撤离》《十分钟生死救援 只为一个答案》《撤离九寨沟》《消防员周彦廷告别待产妻子投入救援:无法承诺妻子,只有救更多的人》……这些暖心的独家特稿都是中青报前方记者的生动记录。

董时说,从记者的笔下可以看到,中国救援力量已经壮大,救援机制完善,救援能力、效率都在提高。同时也可以看到老百姓在慌乱中展现出的善良和理性,还有游客身上展现出来的互助素质,这些都应当被记录下来。

“从文字、图片、视频里,我读出了和采访对象一样年轻的记者心灵最深处的呼唤,读出了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不管别人怎么糟蹋和解构‘情怀’,我们宁愿相信这是生命最值得存在的意义,是任何‘算法’不可替代和羞辱的光明。”8月10日,张坤在《永远算不出来的“情怀”》一文中如是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