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表情符号会统治世界吗?

2017年09月16日07:53 | 来源: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小字号
原标题:【睡前聊一会儿】表情符号会统治世界吗?

思聊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今天我们要来聊聊表情符号。

  1982年,当地球上还没有因特网,就有了第一个网络化的颜文字 :-)。有没有想过,没有那个“笑脸”及它的后继者,今天的网络世界、线上交流,将会损失多少色彩和感情?这两天,新浪微博撤除“吸烟”表情成一时热闻,可见一个表情符号里埋着不少文化影响力。而苹果公司在iPhoneX中推出的新表情符号Animoji也备受关注。第一次,用户可以用手机跟踪自己面部表情和声音,制成有自己肌肉记忆的表情符号。

  交流,本质上是信息的编码与解码。网络是平面的,文字是灰色的,用“呵呵”是容易友尽的,除了一个“!”,标点符号在感情上也是欠立体的。正因为有情感要补充,有言外之意要编码,表情符号才大行其道。其实,网络交流与现实交流,没有本质差别。现实中有对话,网络中变文字;现实中有表情、肢体等“态势语言”,网络就会对应产生表情语言:即使1982年的计算机还只能输出一个躺下的笑脸。

  表情符号的意义,在于最快速地为删繁就简的网络交流创设了一个合适的语境。如今,人们早已习惯于用表情符号充当情感的后缀,甚至随着网络生活的发展,笑脸从一个变三个、五个,表情符号也“通货膨胀”了。难怪有段子说,成熟的标志,就是面无表情地打出一连串哈哈哈哈哈哈。不过,《社会神经科学》(Social Neuroscience)上有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已经开始将表情符号翻译成脸部表情。比如,看到“:)”,大脑枕颞部分的识别反应与看到真实世界人类表情时相同。这种后天习得的“规范”,加速了信息编码解码的过程,让网络文化记忆,变成了一种身体记忆,进而成为虚拟交流中的一种实体化存在。

  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主要由文本书写,但传播却从不是文字的专利。甚至可以说,人类一直更适应于图像语言。古代中国人创设汉字,日、月、山、水都是象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图形的意味更强。而今天,直播、短视频、表情包炙手可热,我们似乎又重新回到了以视觉为中心的传播格局中。视觉语言无疑包含更丰富的信息。或许,正是因为曾经受制于竹简、纸张、电报费,我们才必须用最凝练的文言文来传播信息,当今天技术更发达、流量不再是制约,图像语言就有条件大举回归。表情符号,只是这样时代背景下的一个脚注。

  因此,让我们来开个脑洞:世界能不能完全用表情符号重构?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被图像技术统治的世界吗?我们看到了不少探索。有艺术家在看到口香糖包装纸上的小人抽象示意图后,灵感爆棚,用了近10年的时间搜集全世界各种标志与符号,创作出一本完全符号化的小说。这个作品“没有文化、语言、教育程度的分隔”,就算不识字的小孩子也能看懂。用最低限的文字,说清楚复杂事物,这样一种艺术所要传达的观念,与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有时候,一个表情符号确实胜过千言万语,但遗憾的是,对评论君而言,至今还没找到足够达意的表情符号,来完整书写一篇可以把上述内容传递给你的评论。你也应该会认同,当我们需要表达观点而非情感之时,文字语言仍有其不可替代的细腻与力量。

  这正是:表情符号的尽头,语言开始的地方。大家晚安!(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出品)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