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北京日报》创刊65周年:北平解放 京报诞生
西长安街72号新民报旧址,挂上了北京日报的牌子。
在筹办《北京日报》期间,报社部分工作人员在苏州胡同125号合影。
人民日报(北平版)总编辑范长江工作照。
人民日报(北平版)。
北平解放报。
1951年3月中旬,《北京晚报》开始试版,至7月6日共试版30期。
1952年10月1日,《北京日报》创刊,从此掀开了北京报业史上新的一页。
2017年10月1日,《北京日报》迎来65岁华诞。在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一辈辈京报人的共同努力下,《北京日报》得以顺利发展,办报理念受到各方面肯定,发行量稳中有升,影响力在各省区市党报系统中名列前茅,报社资产更是节节攀升。今天,隶属于《北京日报》的新闻大厦和新闻采编中心矗立在长安街边,堪称地标性建筑,成为《北京日报》蓬勃发展的最好见证。
筹备
1. 缘起《人民日报(北平版)》
1948年隆冬,几十万解放军在北平城外枕戈待旦。同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共北平市委员会和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年12月18日,中共北平市委在河北涿州县召开会议,讨论进北平城后的各项政策和纪律问题,其中一项是接管和处理北平市的各报刊。同年12月21日,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于良乡成立。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为钱俊瑞,副主任为陈微明(沙可夫),新闻出版部部长为徐迈进。文化接管委员会成立当天,中共北平市委发出《关于如何接管北平的通告》,其中有一条是在北平市办一张机关报,并定名为《人民日报(北平版)》。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军管会代表范长江、马健民,联络员向贤初、左珊、蔡善卿、牟沛霖,配备武装警卫3个班,随部队入城,当天16时许,接管人员乘坐的三辆卡车驶到破旧凄清的华北日报社大门外(社址在王府井南口)。国民党的华北日报社留下的交接人员拿来一份显然不清的“清单”,接管人员到社内各处一一验收。《华北日报》原有一台一小时能印10万份报纸的大轮转机和4套制版设备,但华北日报社社长张明炜逃跑之前都毁掉了。在工人们的保护下,只有一台小轮转印刷机尚能运转。范长江一边安排专人做接管清查和安全保卫工作,一边领导大家全力准备《人民日报(北平版)》的出版工作。
同年2月2日,中共北平市委机关报——《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社址在王府井南口原《华北日报》旧址。报纸为对开4版大报,由市委宣传部长赵毅敏任社长,范长江任总编辑,副总编辑为袁勃。编委会成员有刘希龄、张更生、韦明、李庄、李亚群、李千峰、胡乔木,报社的编采队伍主要由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和陕北新华社来的老区新闻工作者和原北平新闻界的中共地下党员、进步青年组成,职工总数200多人。创刊号印发50000份,一版最显要的位置,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八项和平条件”。一版同时发表社论《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代发刊词》,围绕北平解放谈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任务。《人民日报(北平版)》是中国共产党在北平执政后出版的第一张报纸,受到北平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欢迎。
2. 《北平解放报》小试锋芒
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迁到北平出版(编者注:《人民日报》是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6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村合并,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迁到北平4个多月后,中共中央决定《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社长为胡乔木,邓拓任总编辑。社址在王府井南口原《华北日报》旧址。
在《人民日报》迁到北平出版的同一天,《人民日报(北平版)》改名为《北平解放报》,日出4开一张半,社长为邓拓,总编辑为袁勃。在创刊号上刊登的“重要启事”说:“《北平解放报》仍为中国共产党北平市委机关报,仍以服务北平人民为自己的惟一目的。”其宣传的中心任务是北平市的恢复与发展生产。《北平解放报》社址由王府井南口迁至东四钱粮胡同11号原《北平日报》旧址。
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北平解放报》的大批干部南调,报纸于同年8月1日停刊,工作与《人民日报》合并。未南调的新闻干部多数调入北平市委政策研究室,成为日后《北京日报》筹备和创刊的骨干。
3. 初名《北京晚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京,北平改称北京市。1950年初,北京市委决定创办一张市委机关报,并向党中央作了报告。考虑到当时北京市有一张民办的《新民报》是日报,为避免重复,市委机关报决定定名为《北京晚报》。
1951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北京市委正式建立《北京晚报》筹备处,指定市政府新闻处处长周游、市委政策研究室秘书长罗林、《新民报》地下党员张其华为负责人,并委托廖沫沙负责指导党报筹备工作。当时在《人民日报》任总编辑的邓拓,也受彭真委托对筹备工作进行指导。
筹备工作的第一步是调集干部,建立机构。《北京晚报》筹备处的干部基本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政府新闻处的干部,他们是筹备处工作人员中的骨干,人数很少。大部分是市委组织部从北京各大学和一些高中抽调的肄业学生;还有少数是从本市各单位调来的。筹备处的编采人员共50余人,编辑部设有主编办公室、资料、读者来信、财经、政法、文教、文艺等组,另有总务组。市委的解放印刷厂划归报社,厂址在钱粮胡同。筹备处社址在苏州胡同125号,主体建筑为二层西式小楼,有小型花园式庭院和附属建筑,编辑人员全部在这里办公。此外还有部分排字设备,及由钱粮胡同印刷厂来的少数工人。
同年3月中旬,筹备处开始试版,一般为4开4版,也试过4开2版,到7月6日共试版30期,其中6月1日至16日进行每天试版。试版的版面成为工作人员特别是青年编辑、记者进行学习、实践的园地。
同年4月1日,《北京晚报》筹备处召开党员大会,建立党支部。党支部委员系市委机关党总支指定的,由5人组成:支部书记罗林,组织委员陈海云,宣传委员陈泓,保卫委员赵继英,青年委员王纪刚。当时《北京晚报》筹备处共有党员22人。随后筹备处团支部也建立了,团支部书记为王纪刚。
同年12月,为了配合北京市开展“三反”运动,市委要求筹备处出版《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内部通讯》(简称《三反小报》),报纸为不定期4开4版,发至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内部。《三反小报》共出70期,于1952年4月下旬停刊。《三反小报》虽然不是公开发行的报纸,但它直接担负着市委指导“三反”运动的任务,筹备处从领导到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更强;这种“试版”涉及的业务面更广,从编辑、采访到排版、印刷、发行都要试;它的政策性很强,对于采编人员政策意识、政策水平的提高都有特殊作用。总之,《三反小报》对筹备处工作人员是一次很好的、实战性的练兵。
4. 市委决定改办《北京日报》
1952年3月,北京市委决定,由原来计划办《北京晚报》改为办《北京日报》。这一决定和北京市政府此时收购了《新民报》私股财产有直接关系。《新民报》是陈德铭于1929年创办的,上世纪30年代,陈德铭、邓季惺共同经营该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新民报》得到共产党的支持,对中国的民主事业起过积极作用。由于经营难以为继,《新民报》经理邓季惺要求把报纸上交国家。1952年3月27日,经北京市委决定,北京市政府收购北京《新民报》私股,由《北京晚报》筹备处接办,《新民报》大部分工作人员和设备并入《北京晚报》筹备处。于是,《北京晚报》筹备处一边接办《新民报》,一边筹备出版《北京日报》。
5. 《北京日报》开始试版
1952年5月3日,原《北京晚报》筹备处的全体工作人员从苏州胡同125号迁入西长安街72号《新民报》社。自此以后,报社内部领导、机构、人员作了相应调整,报社由周游、罗林负责。同年6月,原《北京晚报》筹备处、钱粮胡同印刷厂、原《新民报》几个党支部合并,成立党总支,总支委员为罗林、赵继英、陈海云、陆元炽、陈燕,由罗林任书记。报社编辑部由筹备处与《新民报》的编采人员混合编组,机构设置与筹备处大体相同。《新民报》自1952年5月至9月继续出版5个月。在出版《新民报》的同时,《北京日报》进行了一系列的筹备准备工作。5月22日,《北京日报》开始试版,试版版样为4开8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