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营造舆论强势
从5月17日起,新华社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总栏目,全面启动迎接十九大报道;以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为标志,进一步深化迎接十九大报道,全面展开、全力推进,加力升温、兴起热潮,推出了一大批主题鲜明、站位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传播广泛的报道,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有效发挥了国家通讯社的龙头、压阵作用。
治国理政报道迈上新台阶
精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报道,是新华社报道工作中的重要政治任务。
今年以来,新华社依托“第一工作室”,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重大节点等,先后采写《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评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中国奇迹”背后的必然逻辑》等一系列扛鼎之作,被《人民日报》等数百家媒体刊发,最高采用达840家。
紧扣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新闻媒体中率先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总采用突破1200家,相关可视化产品浏览量突破600万。策划推出“不平凡的九件大事”“变革中国”系列全媒体报道,最高采用560家。深入做好“为了总书记的嘱托”重访系列报道,播发《聆听伟大复兴的时代足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全纪实》等稿件,平均采用400家以上,同步组织《红色追寻·足迹》大型直播,全网总浏览量过亿。开创性地巧用“洋记者”向海外受众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出对外专题节目《新华社记者说》,海内外平均浏览量均超过4000万。
同时,精心策划、精心制作,推出一批“现象级”融媒体报道,包括微视频《心中的牵挂》《大道之行》《金砖之光》《我们的自信》,融媒体报道《习近平关心的六件事》以及《习近平在这里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账本连着大情怀》等,网上浏览量均过亿,充分展现了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权威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正面宣传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重大成就、宝贵经验,挖掘典型事例和鲜活故事,先后推出3000余篇有内涵有深度有分量的特稿、述评、评论员文章等重头报道。
围绕脱贫攻坚,播发《焦桐,活在百姓心中的树》等稿件;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出《搭建改革四梁八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就综述》等稿件;围绕重大工程,播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工程建设述评》等稿件;围绕“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推出《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等全媒体报道。一大批精品力作,充分体现了新华社舆论引导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报道筹备呈现新气象
围绕十九大准备工作,准确、权威播发十九大代表名单,并组织采写《凝聚全党意志 不负历史担当——党和国家领导人当选十九大代表纪实》《凝聚起继往开来的磅礴力量——党的十九大代表诞生记》等深度报道,最高采用量超过600家。开设了《十九大时光》《喜迎十九大》《十九大代表风采》等专栏,播发了一批来自基层一线的稿件。同时,推出系列微视频《党的十九大代表是怎样炼成的?》,全网浏览量超过1.5亿次。
对外传播引导有力。围绕“7·26”重要讲话,采写《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中国未来发展布局》等10多篇英文评论,被《纽约时报》、路透社、BBC等广泛转引。紧扣西方社会关切,播发《中国奇迹与西方眼中的“中国谜题”》《中国向世界展现新的“世纪形象”》等英文稿件,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均阅读量超过5万。
调研报道呈现新气象。新华社大力弘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深入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重点稿《驻村扶贫干部群像扫描》等被200家以上媒体采用。发挥对外报道优势,组织新华社外籍记者亲赴扶贫一线蹲点调研,从外国人的视角反映我国脱贫攻坚的艰苦努力和巨大成就,推出《全面消除贫困,中国如何做得到?》等融合报道。持续开展跨区域协作调研报道,陆续推出《再看中国西北角》《京津冀在行动》《长三角听新潮》等六组全媒体报道。围绕十九大前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多组专题调研,为中央决策谋划重大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