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读懂媒体的十九大时光 重头策划显特色

2017年10月24日13:2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读懂媒体的十九大时光

  编者按 聚焦中国,瞩目盛会。全国各家媒体精心策划、全媒体出击,共同欢庆十九大时光。本期《传媒周刊》对连日来媒体对于此次盛会的报道进行梳理,看看大家都关注了哪些重点,又体现出怎样的特色。

  重头策划显特色

  □见习记者 樊凡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各家媒体使出十八般武艺进行广泛报道,纷纷推出了十九大特刊和十九大特别报道。如《人民日报》推出《决胜全面小康 开启新的征程: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新华社推出《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系列公益互动活动特刊,全国各级党报也纷纷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十九大专刊特刊。值得一提的是,各家媒体特别制作的新媒体产品再一次成为此次报道中的亮点。

  随着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直播已不再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专属,《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也纷纷在网站和客户端上开设相关直播频道和专栏,吸引了大量网友的收看收听。

  在直播之外,各媒体还凭借着丰富内容资源,精准地选题策划,在视频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反映十九大盛况的作品。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微视频《中国的红色梦想》,这则微视频以人物为线索,回顾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该微视频自10月22日播出以来,仅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平台上便累计播放了3125.4万次,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纷纷点赞。10月22日,新华社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推出《360度全景呈现:聚焦十九大 世界瞩目》。用360度的全新视角聚焦十九大,为读者呈现新华社记者与智库专家的对话。

  光明日报社的新媒体中心在十九大的报道中所推出的新媒体产品得到各方的点赞。《光明日报》从不同受众需求和关注点出发,推出十九大报告解读系列版本的融媒产品。其中包括大学生版《专家为大学生划十九大报告重点,你get到了吗》、军人版《十九大报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十大金句》、民生版《十九大报告:民生改善的铿锵足音》、“一带一路”版《十九大报告:展示一个更开放的中国》。

  《中国青年报》在此次报道中推出的H5新媒体产品颇具创意,成为朋友圈中较为眼熟的新媒体链接。如《我收到了来自人民大会堂的明信片》《看看十九大报告@你多少次》。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对十九大报告进行了解读,如读者进入《看看十九大报告@你多少次》H5后,通过上传自己的头像照片,填写性别、年龄、所在地等身份信息,并选择符合自己的标签,点击看结果后,该H5就会呈现出十九大报告与参与者相关的内容。

  中国声音获点赞

  □见习记者 樊凡

  外媒记者在北京新机场建设工地采访。资料图片

  头版头条、专家解读、全方位报道、重磅报道……连日来,党的十九大成为国内外媒体报道生态中的“头条热词”。此次盛会所传达的中国声音得到国内外媒体的纷纷点赞。

  10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文章高度赞扬了党的十九大重要的历史作用。

  10月20日,新华社播发述评《践初心聚党心赢民心——从十九大简朴务实会风看党风新气象》。文章指出,节俭朴素的会场、专注深入的研读、热烈生动的讨论……正在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简朴会风处处可感,务实场景时时闪现,严明会纪一以贯之,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同时,新华社推出的“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互动活动,得到了网友热烈响应。人们纷纷在留言区写下评论,抒发对党、对国家的热爱,表达对中国的祝福。

  10月18日,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报告。报告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得到了代表们的点赞,也得到了国外媒体的一致点赞。

  英国《卫报》刊文指出,在篇幅很长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展现出来的自信和中国的雄心令人瞩目。经过过去5年的发展,各项喜人数据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

  日本《每日新闻》注意到,报告中用“极不平凡”一词,总结回顾了过去5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反腐败斗争、军事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该报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俄罗斯《独立报》则刊文指出,中国在过去5年里,通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无疑让人们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大。

  “透”中尽展自信开放

  □见习记者 樊凡

  透明公开解答中外记者问题。资料图片

  聚焦中国,瞩目盛会。党的十九大再一次成为全世界观察中国的最佳窗口,今日之中国,自信亲和,和平包容,其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用更加透明、更加开放的方式让全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这一过程中,各家媒体也在用“长枪短炮”“凝聚笔端网端的报道”让全世界认识中国,用文字、音频、视频、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向世界展示最新的中国,在全世界再一次掀起“中国热。”

  更加透明、更加开放,这8个字从以下数据便可见一斑。

  从报道党的十九大记者的人数上来看,据新华社消息,截至10月17日,已有3068名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报道十九大,其中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达到1818人;外国记者来自134个国家,比十八大时增加19.6%。人数的增加,也体现在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工位的翻倍上,据了解,本届大会新闻中心提供的记者工位由46个增加到170个。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媒介工具,网速逐渐成为各家媒体报道中重要的“生产工具”。受益于十九大新闻中心的“高级”网络配置,各家媒体的全媒体报道更显从容。从数据来看,此次大会新闻中心将网络接口由36个增加到218个,服务区、办公区和发布厅免费Wi-Fi实现全覆盖,宽带上网从4兆带宽提速至20兆带宽。此外,新闻中心首次提供面积达到130平方米的融媒体访谈室服务,接入20条总带宽达到1000兆的专用网线。

  6场记者招待会、8场记者集中采访、代表团开放日、在“党代表通道”与代表“面对面”……热点问题、重磅话题、十九大报道解读……在十九大的采访活动中,被采访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广大媒体也再一次从采访中感受到了中国的自信与开放,体会到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大国魅力。

  一篇篇报道、一段段视频、一个个颇具创意的新媒体产品,在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透明、自信的大国风范被凸显得淋漓尽致。

  从“新”出发做文章

  □记者 李雪昆

  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此,各媒体围绕“新”字做足文章。其中,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十九大报告,习近平宣示“新时代”》,指出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的新时代宣示,是坚定的宣示,奋进的宣示,是搏击滚滚时代洪流的宣示。

  而“新时代”从哪里来?“新时代”有何内涵?“新时代”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新华网及时采访理论界多位研究者,通过他们的解读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新时代”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有科学依据、有丰富内涵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从多个维度探讨解析“新时代”,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把握大势。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此,《中国青年报》刊文《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建功新时代》,就新时代与青年一代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强调了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对青年的殷殷期待和谆谆嘱托,为广大青年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为引领。在新思想方面,《南方日报》以《新思想:做好新时代工作的最高遵循》为题,生动展现了广东省十九大代表的心声——面对新的历史任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继续砥砺奋进,同圆中国梦……

  透过各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时代是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的新论断,新征程将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篇章。

  传递内涵“最”用心

  □记者 李雪昆

  最,在汉字世界中,毫无疑问,是一个顶级的字,往往表达着深刻的判断,倾注着强烈的情感,传递出丰富的内涵。而在十九大报告中,细心的新华网发现其中共有33个“最”字。

  为此,新华网推出《十九大报告,为什么用了这33个“最”?》通过原话引用+一句话或短语解读的方式,言简意赅地对报告中“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最大实际”“最伟大的梦想”“最高理想”“最终目标”“最鲜明的品格”“最大同心圆”等核心内容进行了解读,使读者可以快速领会十九大报告的精神。

  在这33个“最”中,“最关心”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而之于媒体,读者最关心的是什么呢?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栏目,每天都有上千的网友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其中,土地承包、脱贫致富、农村教育等10个方面问题热度最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就这些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应。详情如何?人民网在十九大特别策划《聊政事儿》中,以《网友最关心的10个问题 十九大报告都给出了答案》为题,就办事难、文化惠民、农村教育、收入增加、住房、脱贫致富等,以网民提问、十九大报告中找寻答案的方式给出了干货。

  此外,党的十九大期间,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最热关键词都有哪些?新华网财经部还出品了图解财经产品《十九大,小伙伴们最关心这些》通过数据图表的长图形式一一为读者解疑释惑。

  十九大期间,会议为中国未来发展绘制的宏伟蓝图,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华社法人微博“新华视点”适时发布《你关心的,就是十九大报告关心的》,通过戳图,可以看到对就业机会、房子是用来住的、养老、蓝天白云、司法公正等读者关心的内容的解读。在展现读者最关心内容的同时,也尽显出媒体的“最”用心。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