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央电视台侯凯笛:砥砺奋进的人

侯凯笛
2017年11月09日14:05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砥砺奋进的人

  侯凯笛

  参加《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采访报道时,采访的头绪很多。作为财经记者,近5年平均7%的增长率、30%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这些数字中的中国成绩,早已烂熟于心,但怎么做好这个题目,对我来说依然很有挑战。

  我们的采访从一次驻村蹲点开始。赤峰市宁城县八家村是一个贫困村,采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这个村的第一书记孙昕。可采访他却让我颇费了一些周折,虽然同在一个村,但我却总是跟不上他的节奏,刚刚赶到一户人家,他已经赶到下一家去了。

  第一书记并不是村里的支部书记,是上级组织部门派到村里,主抓扶贫工作的。终于有一天我抓住了他,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这么忙。

  3年前,孙昕刚到村里的时候,想方设法找政策,给村里一个贫困户发了两头种羊。他盘算着,一年之后产几头小羊,生活就可以慢慢转变了!没想到十几天后回访时,这头羊早已经被贫困户炖了吃了。那天,孙昕一夜没睡。这件事让他发现,摆脱贫困不是简单套用政策就行的,必须走进贫困户的心里。

  从此,村里就多了一个编外的贴心人。76户贫困户、170口人,没有一个他叫不上名字。每一个扶贫政策一推出,他都挨家挨户去推广,还要一次次地追踪、落实,确保党和政府的政策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采访中孙昕突然对我说,你最好多采访一些老百姓,老百姓的许多事情都是小事,你只有把他们的小事当成我们的大事,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才能跟他们交流、交往、交心!

  这就是驻村采访给我上的第一课!那一刻,我发现了自己和一个老党员的差距,也开始思考着如何成为一个好记者,我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认识全村的人。

  八家村的气候干旱、土地不是很肥沃,孙昕和村里的乡亲们想方设法开发林果业。50多岁的宁海成最大的特点就是干什么事情都乐呵呵的,但负担3个孩子上学,我看得出,他多少还是有些忧愁。

  为了能拍摄宁海成一天的劳作,我们天刚亮就来到他管理的苹果园里,而老宁已经在苹果园里培土、除草、浇水,不大的果园被他整得热火朝天。宁海成家里种了200多棵苹果树和几亩地,全部收入就指着这些苹果和玉米。为了收成能更好一些,宁海成几乎全年不休息,每天四五点就下地干活;为了多挣点钱,忙完自己家里的事还要去帮人打点短工。

  和老宁在苹果树林里忙碌了半天后,我和他在田间一边聊天一边歇歇脚,在谈起他的家庭和未来时,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他就是个小学文化,再苦也要让孩子别走他的老路。

  看着老宁的眼睛,想着他365天的劳作,我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力量!

  我们的报道陆续播出了,八家村的小广告也通过央视的大朋友圈开始扩散。许多观众通过我们的报道和这个村的贫困户建立了联系,一些观众还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提供了帮助。我过去采访的一个创业者,看了报道,跟我要了宁海成的联系方式,默默负担了他孩子的学费,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让他们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而宁海成到现在还在问我这位捐助者是谁,他说,等苹果卖出个好价钱,一定要把这个钱还上!

  看到这些,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如今全村的人我基本上认全了,我的朋友圈里也多了一个微信群:八家村。上个月我又回访了这个小村,漫山遍野树枝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村干部对我说,虽然丰收了,但是当地苹果知名度不高,销售还有些困难。听到这,我立即发了一个朋友圈,没想到大家追着朋友圈当天就买了3200多斤。台里几个正在休假的同事看到我的卖苹果广告,下午就相约出发,到村里已是晚上11点。第二天,我们在节目新媒体端直播了贫困村苹果的故事。两个小时,几十万人在线观看,许多网友还纷纷购买,而这一天恰好是中秋节。

  我讲的故事其实很普通,这些故事只是我在参加主题报道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件件小事,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做一名好记者,一定要用心去采访,用心去感受老百姓的冷暖,一定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我们的奋斗目标。砥砺奋进的中国有方方面面,但我们做报道不仅要把目光放在北上广深的摩天大楼、飞速奔跑的高铁列车、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更要沉下身去发现,了解那里的人民、讲好那里的故事。贫苦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党员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奋斗,才是中国走向复兴征程中,砥砺奋进的伟大力量!他们才是砥砺奋进时代的伟岸形象!作为一名记者,我想说,让我们继续脚沾泥土,胸怀真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