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第27届中国新闻奖评委谈:让人民更多地成为新闻主角

2017年11月14日13:41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让人民更多地成为新闻主角”

  编者按 面对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什么是主流媒体应该追求的新闻价值?如何准确判断发生的新闻是否为“大事”?好新闻写作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可能是每一位新闻人在前行中不断自问的。日前,随着第27届中国新闻奖的揭晓,又一批优秀新闻作品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专栏才能在评选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获得中国新闻奖?不妨随《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一同深入作品,一探究竟。

  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G20杭州峰会……2016年,是重要纪念日和国际性盛会聚集的一年,也是媒体纷纷推出精彩专题策划、新媒体呈现形式不断出新出彩的一年。在不久前揭晓的第2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既有重大题材的展示,也出现了很多普通小人物的故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陈雪奇说:“除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之外,这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更多目光投向人民、讴歌人民、让人民更多地成为新闻主角。”

  面对热点得有这样的态度

  “紫本本,我迁户进城,成市民啦;红本本,老家权益保留不变!在城里待不住的话,还可以把户口再迁回农村!”这是《大众日报》的《既拥有市民身份又保留农村“三权”——武城农民率先持证带“权”进城》一文中,主人公农民郭子伟对记者说的话。农民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新政策免除他后顾之忧的欣喜之情。而记者报道的开全国风气之先的武城“转移备案制”做法,已经被其他地区效法。最终,这篇首创性新闻事件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这篇文章的作者、《大众日报》记者杨学莹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还提到了一次主动撤稿的故事。原来,一直关注城镇化新闻的她,那天刚刚往稿库里投了一篇某地城镇化推出新举措的稿子,这篇稿子恰巧就被报社地方记者站的同事看到了,地方记者站的同事向她介绍说,武城县对于同一问题也做出了大胆探索。得知这一消息,杨学莹转天就专程去武城采访,发现武城的做法更适合推广,于是主动撤掉了原来的稿子,把武城县的经验写作发表了出来。

  在被问到当时怎样在两个报道中做出抉择时,杨学莹说,在《大众日报》,记者们被鼓励做“专家型记者”,哪个记者跑哪个口,一般都很稳定。像杨学莹,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跑了7年城镇化这条线了,“可能就是因为长期的积累,让我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说杨学莹的准确判断来自个人积累,那么,《大众日报》的另一篇获奖作品则要归功于报社领导鼓励下的对于新闻事件深层次意义的挖掘。《大众日报》同样获得二等奖的分析性报道《“三无”民企离国家大奖有多远》,通过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民企故事,展现了民企机制灵活、创新意识强的特点。文章作者之一、《大众日报》潍坊记者站站长杨国胜说,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记者多次采访,用了一周多的时间采访企业,收集到了很多生动的故事细节。在稿件的呈现上,报社也花了不少心思。《“三无”民企离国家大奖有多远》这篇文章刊登在头版头条,当天还配发了国企创新的报道,对比之下,观点凸显。

  除此之外,像《科技日报》追踪“共和国科学第一楼”原子能楼面临拆除命运的获奖报道《京城之大,能容得下小小的原子能楼吗?》、带有科普性质并粉碎谣言的《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学的引力波》,同样用鲜明的观点,引导读者正确看待热点问题。

  面对专题得这么策划

  再次回忆起策划专题的历程,河北承德日报社副总编辑、承德晚报社总编辑李筱玉对于其中艰辛仍然历历在目。在第2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承德晚报》的文字系列报道《“潮河情·滦水行”京津冀三地媒体大型联合采访系列报道》获得三等奖,而这一项成功的采访策划,是通过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通力合作所达成的。

  在承德流过的两条河——滦河和潮河是承德人的母亲河,更是供京津人饮用水的“两盆”清水。成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是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筱玉萌生了邀请媒体一起采访这两条河流沿线人民故事的想法。为此,她联系京津媒体,提前勘察采访路线,对采访内容和路线反复推敲。出发之前,李筱玉还提前和编辑商量好了在版面呈现方式上大胆创新,采用新闻加副刊的形式。

  精心策划下开始的活动,也让参与的记者收获满满。历时9天,总行程1600余公里,记者们从滦河源头出发,深入“两河”腹地,每天沿河行走,用手中的笔讲述两河沿岸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讲述三地共同护河、爱河的真挚情谊。

  这一组系列报道成功的策划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其中辛苦不寻常”。报道开始连载的第二天,前方采访组发来小坝子治沙的报道,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把小坝子村从之前风沙肆虐、沙子吹得饭锅里都是,到现在出门满眼绿色的变化呈现给读者,展现了10余年来治沙的成就。可是,在同一天的新闻里,就有这样一则消息:“近几日,我市气温逐渐升高,9日我市最高温度将达到35℃。”李筱玉介绍说,采访的一周多时间里,他们每天都要面对高温考验,白天在近40度的高温中赶路采访、晚上连夜写稿编稿到十一二点,连续在高温下进行高强度工作,采访团队的每个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暑反应,发烧、腹泻等情况不断。但是即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请假休息,“这些关键时刻豁出命去采访的记者,是这个策划能成功的关键”。

  不仅在展示本地特色上下功夫、做策划,在今年的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中,地方媒体策划的大型历史题材专题,也有不俗的表现。重庆记协专职副主席、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丁道谊对《辽宁日报》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大型新闻策划《铁纪铁流》印象深刻,这组策划以党在纪律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为着眼点,经过长达半年的论证、调研和采访,足迹遍布全国19个省(区、市),用80块专版、60余万字的篇幅,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间党规党纪的形成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景展示。丁道谊说:“想要把重大历史题材宣传报道任务完成好,非常考验报社的智慧,而《铁纪铁流》在角度、体裁、谋篇布局方面的安排都很出色,值得其他媒体学习。”

  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名专栏——《重庆日报》的《逐梦他乡重庆人》则以在世界各地打拼的“重庆仔儿”“重庆妹儿”为新闻主角。该策划从2015年起开始实施,2016年3月,《重庆日报》又派出了数十批采访团分赴全国各省(区、市)、港澳地区,以及许多国家深入寻找、采访在他乡逐梦的重庆人,以或细腻或深刻的手法生动展现在他乡逐梦的重庆人打拼的精彩故事。任职于乌鲁木齐海关、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的乐宏,第一个获得新西兰“天才移民”资格的重庆人陈希垚……500多名在他乡逐梦的重庆人,展示了重庆人敢闯敢拼的精神,也展现了个人梦与国家梦的交汇。

  面对网络须有这般创新

  视频访谈、H5传播……如今,传统媒体运用网络渠道进行策划推广的形式一直在增多。华龙网获得三等奖的《溜索法官》网络访谈,便关注了一群以危险的“溜索”作为交通工具,以田间院坝为普法阵地,长期行走在基层,为普法默默贡献的青年法官。重庆华龙网集团副总裁、执行总编辑周秋含介绍说,这部作品的线索源自网络上流传度较高的一张法官抱着国徽溜索渡河的照片。网站决定用视频访谈和文字报道结合的方式对这一新闻做报道。而且,这一专题最后还设置了《面对面》板块,让法官在线解答网友的法律问题,让网友切身体会到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有这么一个真实的群体用简单却温暖的方式恪守着法律操守,推进着国家的法治进程。

  华龙网的另一个获奖网络专题,则展现了对当地历史英雄荣耀的捍卫。加多宝及“@作业本”借侮辱革命先烈邱少云进行恶意商业炒作的新闻,一度成为热点。经过前后一年多的持续关注,直至2016年9月20日宣判原告邱少华胜诉当天,华龙网推出全新专题,通过《事件始末》《本网追踪》《本网评论》《网友讨论》等板块设置,充分利用移动端制作H5融媒体产品等,实现了内容的完整展示,成功打赢了一场“英雄保卫战”。

  “媒体要触达读者,才能起到宣传作用。然而,触达靠什么呢?靠碎片化、移动终端。因此,新媒体、融媒体创新上应该有紧迫感。让人欣喜的是,最近几年,新媒体、融媒体确实也出了一些好作品,值得提倡。”丁道谊认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端的报道思维上,应该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推陈出新。陈雪奇同样提到了新媒体作品的推广和评价问题,并对未来新闻奖评选中对于新媒体作品评价标准的完善充满期待。(见习记者 隋明照)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