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融合转型
【导语】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要树立融合思维、创新意识,结合所在媒体和自身实际,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建立融合新闻语境下的跨媒体思维模式,开拓新闻生产的“疆域”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外媒体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宏观政策,还是从各新闻单位的现实需要和发展实际,以及受众信息获取与沟通交流需求,都预示着我国融媒体发展时代已经来临,且融合进程在不断深入推进。
关于媒体融合,学界的共识是它包括了体制、技术、管理、新闻生产等多方面的融合。其中最基本的融合当属新闻生产,因为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新闻生产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新闻生产的主体——记者,必然也要融合转型。
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趋势
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传统媒体要在融媒体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做的就是紧抓融媒体的发展趋势,认清形势对新闻生产模式进行变革。这些形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新闻传播生产的多元化。首先,从当前发展趋势看,融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新闻学、大众传播学自上而下单一的传播生态环境,呈现出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以多元化信息传播为关键、以沟通互动分享为目标的“大传播”方式,且这种方式还在持续不断演变。比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突发新闻发布者变成事件亲历者或目击者,他们只需在事件发生之初,将消息发布到这些社交媒体上就完成了简单的报道。其次,记者采写思路和方式的转变。尽管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使命、职责没有变,但新闻生产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甚至出现了由写稿机器人来完成新闻的采写。比如,今年年初《南方都市报》写稿机器人“小南”上岗,首篇春运报道作品共300余字,数据自动抓取完成后,报道的生成只用了不到一秒的时间。
多种媒介形态的聚合化。从本质看,媒体融合是多种媒介形态的聚合,它有别于融合的概念,不是以消除各种媒介形态的差别为目的,而是需要各种媒介形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长,从各自的传播语态和传播理念出发,通过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相互配合生产出多角度、多样式的新闻产品。所以,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是聚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态,在保持各自原有的传播语态和理念的前提下,选题、采访方式、报道手段上均有不同,各有侧重,表现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大媒介”形态,包含了各种媒体优势、媒介产品极其丰富的聚合化形态。
传统媒体个性特点趋于弱化。有专家认为,媒体融合使得“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精专不被强调、个性特点趋于弱化,对传播活动的人文底蕴有所忽视”。过去在传统媒体中,追求新闻作品个性化的重要标志是要求记者的新闻报道要有思想深度,有情感温度,有独特的角度,增强舆论引导的实效。而融媒体时代,因为传统媒体融合了互联网快速的特性,追求时效、点击率成为惯例,新闻生产推送要符合受众个性化需求,大量短小精悍的新闻作品在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占比较多,让传统媒体记者的个性优势无法发挥,造成媒体话语影响力和引导力越来越弱。
顺应形势实现记者融合转型
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新闻生产方式、多种媒介形态、时效性要求的提升,令记者的职业定位和角色不断发生变化,面临自身角色认知的困惑和全新的考验。
1.主动适应新形势,重置角色定位
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记者的职业定位随之发生变化,稿件采写已不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大量精力要用在对各种“碎片式”信息的整合、核实、解释分析、推送共享上。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认为,以信息挖掘和观点整合为主的专业性的研究型报道,会成为网络时代主流媒体的标志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这要求融媒体时代的记者,必须突破在传统媒体新闻报道中形成的工作惯性和认知障碍,重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要树立服务意识,从新闻生产者转变为新闻服务者,将受众作为服务对象,提供优势新闻信息服务的同时,通过新颖的新闻报道策划和表达方式,提供贴近用户偏好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同时,应具备理性的判断能力、清醒的新闻意识、不断更新的融媒体新技术理念,坚持发挥专业新闻判断的优势,运用更多元、更有吸引力的呈现方式报道新闻。
2.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提升创新能力
一般而言,传统媒体记者对新闻内容的选择把握和处理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而新兴媒体记者,由于媒体形态尚处于摸索阶段,且大多没有新闻从业经历,缺乏扎实的新闻采写处理能力,特别是在“把关”上缺乏判断和认知。所以,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职业意识和新闻价值标准,在融媒体时代依然会起到重要作用,客观公正、注重导向、可靠信息源等新闻职业操守的基本原则不会过时。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仍然是未来融媒体新闻报道坚守的底线。新闻专业主义不能丢,但不得不承认移动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传统媒体本地新闻报道量和事件性新闻不再是重点,这就要求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要树立融合思维、创新意识,结合所在媒体和自身实际,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建立融合新闻语境下的跨媒体思维模式,开拓新闻生产的“疆域”。同时,提升业务创新能力,以创新推动融合,通过融合实现转型。
3.强化融合技术学习,培养综合能力
新闻生产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过程,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目前,我国媒体深度融合的“标配”是“中央厨房”,也就是融媒体中心,其目的在于优化新闻生产工作流程、整合信息、分享资源、提高效率等,并根据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偏好,实现精准推送,从而保证新闻生产产品的品质。
2014年,有研究者对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人才招聘公告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其中新媒体岗位招聘信息显示,社会最需要的新媒体人才的前三名是后台研发(26.25%)、文本编辑(11.57%)、产品经理(11.36%)。从数据可以看出,新的传播形势持续演变,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需求也趋向多元化、个性化、高标准。具体表现在,要求记者在深度融合转型过程中,强化新媒体融合技术学习,掌握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要求记者主动融入社交媒体中,纳入工作的常规之中,了解最新网络动态,熟悉各种活跃的论坛,寻找受众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精准捕捉热点,尝试挖掘内涵;要求记者有意识地熟练驾驭多种体裁、题材,生产出有厚度、有广度的新闻产品,最大限度吸引用户。
(崔雪茜:兰州晨报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