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7年8月上

媒体融合趋势下时评写作的转型探索

黄帅
2017年11月23日10:02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8月下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创刊十余年来,作为国内报业较早出现的言论版,它的发展几乎见证了当代中国新闻时评文体的兴起与流行。强调以公民身份发言、鼓励独立思考与判断的风格,让时评走出了狭义的新闻工作者的园地,也让更多关心社会时事、心系国计民生的普通人加入了时评写作的队伍。不论是媒体业界还是新闻学院,不论是一线评论写作者还是学院中的研究者,都对时评及其背后呈现出的社会万象、深度思想和广泛的知识视野充满兴趣。

2014年以来,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强势崛起,给“青年话题”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中葆有传统的优势与特色,同时做出适应新变化的新媒体品牌,兼顾愈发挑剔的读者口味与中国青年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的宗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探索中,有丰硕的成果与令传统纸媒振奋的经验,但也可能有一些不成熟的探索带来的反思。

两个微信公众号:时评还是时政?

或许没人会否认自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崛起后,读者愈发不满足过去简明扼要乃至“点到为止”的新闻报道,尤其对时政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和深度性有了更挑剔的要求。这一方面是由于读者阅读层次和思考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与新技术带来更加直观、便捷的文稿写作与编辑有关。

2014年8月,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开通了“海运仓内参”微信公众号,从创建之初,就承担着中国青年报新媒体领域的原创时政类稿件的写作任务,也逐渐成为评论部的一个全新品牌。但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于,为什么这样一个混搭式的新媒体产品能够被读者接纳,并走出了一条相当别致但不乏专业的路径?

其一,选题偏重热点话题和时政知识。“海运仓内参”的文章在初期主要以通俗介绍时政新闻里的趣味知识为主,也有一些社会新闻评论、时政话题解读乃至人文地理冷门知识的介绍。从2015年年底开始,文章选题更加偏重国内反腐动态、政坛人事变化、最新政策解读、社会热点关注等,内容的时效性和专业性加强,但同时一些选题和内容也呈现出模式化的趋向。但不论怎么讲,“海运仓内参”在短期内就吸引了四五万粉丝的关注,单篇文章点击量平均为四五千次,也时常有上万阅读量的情况。尽管没法和粉丝量百万级的大号相比,但其文章的质量与特色还是赢得了业界的口碑,它也是清博大数据2015年度评出的最佳政务类公众号之一,是腾讯企鹅平台2016年度最佳时政类公众号之一。

从一些文章中看,《各种颜色的皮书究竟啥意思》《政府搬迁,那不是件容易的事》等作品偏重读者关心的热点话题与时政知识,讲究趣味性和通俗性。《习近平重上井冈山,释放啥信号?》《反腐“你懂的”,“神秘信使”吕新华的仕途岁月》《中纪委近期为何频谈“党费”话题?》《重拳反腐!地方政府有何高招?》《梁振英新年弃谈政改,香港政局走向何方?》等作品则偏重反腐廉政建设、官场人事变化、境外热点新闻等。其内容不只是紧跟热点话题,更在于将单薄的新闻报道拉伸成带有信息增量的文本,但鉴于时政新闻的敏感性和叙述的权威性需要,“海运仓内参”从选题到内容陈述都是慎之又慎的,既要符合宣传要求,又要尽量满足读者日益挑剔的阅读口味。

其二,把握好文风与内容的关系。“海运仓内参”从创办之初,就立足专业性和权威性,十分讲究内容严谨,但如果是僵化呆板的内容,恐怕并不能吸引新媒体读者尤其是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读者。但是,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并非要完全以读者口味为导向,更不能做哗众取宠的内容和所谓“标题党式”的创新。这就要求编辑和撰稿人在叙述中把握好文风和内容的关系,兼顾宣传引导和灵活创新。

除“海运仓内参”外,另一个微信公众号“中青评论”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前者偏重时政解读,后者偏重时事评论。具体来说,前者选题偏重时政人物、热点新闻和知识通俗化解读,后者选题偏重社会新闻、青年话题;前者在文体上偏重述而不评,后者偏重纯粹的评论。这体现着传统媒体评论在选题、文体、文风上的新探索。一方面,“时评”这个概念被进一步扩大,时政解读、文化评论乃至知识介绍也被纳入广义的“时评写作”中,新闻评论正在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从过去的“一事一论”和“就事论事”的模式,向更加开放、自由和灵活的趋势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时评作者的个性和优势得到更大发挥,甚至可以在舆论中“唱反调”“求异声”,这些在传统媒体时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报纸版面的新变:老品牌如何出新花样?

着力打造新的微信公众号产品,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报纸版面就不再重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青年话题”的报纸版面依然是工作里的重点任务。如何让这个老品牌开出新花样,就是探索中颇有挑战性但又十分关键的问题。

栏目设置的更新是新变的方法之一。“青年话题”版面过去有“冰点时评”“自由谈”等经典子栏目,在媒体融合实践中,“青年话题”版面整体布局设置依然保持了传统风格,同时做出了一些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其一,增加了“听你说”栏目和每周五的专题版(2017年以来改为周四专题版,不定期出)。所谓“听你说”,实际上是版面栏目和微信公众号“中青评论”合作的产物,从投稿邮箱和微信公众号读者留言里选取精华内容发在报纸上。这一方面能增加与线上读者的互动,另一方面让一些热心的投稿作者和读者能有更多机会发表署名的文章。专题版则选取最近青年关注的热点话题,以整版的形式(大概5篇文章)发表不同立场、年龄、职业的作者来稿。这是“青年话题”在选题与内容上的一个新探索。尽管近来纸媒被“唱衰”的声音不绝,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的选题设置,依然坚持了过去对青年性、公共性和时鲜性特质的继承,传统的读书、就业、生活话题仍是主体,同时兼顾了诸如“网红经济”“逃离北上广”“90后中年危机”等新鲜话题。

其二,来稿作者群体的变化。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崛起后,过去大量立足纸媒平台发表作品的知名作者,纷纷选择了更能“吸粉”也有更高稿酬回报的平台发表文字,尽管“青年话题”版有许多老作者依然坚持来稿,但面对从未有过的媒体环境的变化,作者群也的确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

一方面,过去依赖公开邮箱投稿的选稿模式受到挑战。有种说法是“过去邮箱投稿选不完,现在是没的选”,这样讲或有戏谑和偏激之处,但的确反映了邮箱投稿的质量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既有不少优质作者转移到新媒体舆论阵地的原因,也与一些老作者不适应新的写作环境有关。

不论怎么讲,邮箱来稿依然是“青年话题”选稿的重要来源。但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稿件质量,同时拓展新的作者群,尤其是挖掘和培养更多年轻作者,成了“青年话题”愈加重视的问题。“青年话题”还注意到了搭建更大平台的必要性,比如借助微信公众号互动,中青在线网站和中青报APP文章推荐等方式,尽量弥补纸媒发稿在新媒体语境中的缺憾。换言之,尽管我们在讨论“青年话题”报纸版面的变化,实际上它仍和新媒体产品创新密不可分,媒体融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多平台兼容模式:技术与内容何以兼得?

如前所述,中国青年报在媒体融合的转型中,有一个直观表现,就是报纸、微信矩阵和中青在线网站、中国青年报APP多端的呈现。比如,一篇评论将刊登在明日的“青年话题”版面上,但它可能在今天傍晚就由“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发出,同时会发在中青在线评论页面和中青报APP“思享”板块上,兼顾了权威严谨和迅速便捷。

与此同时,更多的新媒体平台向传统媒体抛出了橄榄枝,但也提出了更艰巨的挑战任务。2016年以来,类似微信公众平台的新产品不断涌现,比如企鹅号、头条号、网易号、一点资讯等,中国青年报评论部都有产品入驻,依托的品牌依然是“海运仓内参”和“中青评论”。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被看作由微信平台向更广阔新媒体平台的延伸与拓展。值得注意的是,不论载体形式如何变化,对内容的原创性、时效性和高质量追求上,由“青年话题”衍生出的新媒体产品依然保留了纸媒品牌的特质。

从2016年开始,视频直播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形式。在网站、APP和微信公众号后,如何将新闻评论与这个新的技术形式结合,成了一个更大的挑战。不同于其他平台,视频直播似乎与评论本身追求的严肃、理性和深刻特质“天然隔阂”。如果说在微信众公号里还能以快评的形式抵抗碎片化阅读带来的负面效应,在视频直播的世界里,如何让时评也能“分一杯羹”,是中国青年报评论部需要“正面强攻”的难题。目前,报纸的编辑也“顺应形势”,走出报社大楼,通过线下采访和组织活动来构建更庞大的读者群。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先后从创办“青评沙龙”和专题视频采访节目两个方面入手,将评论部的优势与视频拍摄、直播的新形式对接。

“青年话题”以及它衍生出的新媒体产品、线下活动等,从文化意义上讲,是将传统的读者群扩大为社群共同体,而在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则是为了原创优质内容得以更好地传播与发挥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中,时刻求变的同时也应“以不变应万变”,在承继纸媒优势的基础上与新技术和新平台高效对接,或许正是传统纸媒新闻评论的转型之路。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评论部编辑、评论员)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