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计划》 加快IPv6规模部署
中国布局网络强国"先手棋" 明确IPv6建设"路线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指出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
自此,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有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落子网络发展“先手棋”
“互联网协议”“IPv4”“IPv6”……对于超过7亿的中国网民而言,这些名词可能因为过于专业而显得陌生,然而,全球每个网民日常的信息传输都离不开这几个名词。
互联网协议是指为实现在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系统上从一个源到一个目的地传输数据包所提供必要功能的协议。通俗来讲,电脑之间的通信需要遵守共同的规则,正如两个人沟通需要共同的语言一样,而这个规则就是互联网协议。目前,全球互联网主要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进行传输。
然而,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IPv4地址数量为3.38亿个。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球IPv4仅存的地址池中,亚太、欧洲、拉美、北美等地区IPv4地址池已完全耗尽。随着接入互联网的电脑、手机和各种机器设备越来越海量,互联网领域“入网名额”也会不够用。目前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的全球互联网面临网络地址消耗殆尽、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制约性问题。
相对于IPv4,“下一代互联网”IPv6能够提供充足的网络地址和广阔的创新空间,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用解决方案。大力发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有助于显著提升我国互联网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融入国际互联网,共享全球发展成果,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未来发展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表示,《计划》对于中国互联网发展非常重要和及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给中国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明确IPv6建设“路线图”
如今,IPv6已经从实验室走出,成为全球学界、产业界和各国政府认可并逐步实施的新标准。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壁垒等因素,其推广进程显得缓慢和模糊。
在这一背景下,约8000字的《计划》,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勾勒出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18年末,市场驱动的良性发展环境基本形成,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不低于20%;到2020年末,市场驱动的良性发展环境日臻完善,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超过50%;到2025年末,中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形成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
同时,《计划》确定了加快互联网应用服务升级、开展网络基础设施改造等五大重点任务。这些目标和计划,无不显示出中国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的务实精神和坚定决心。
打响网络强国“攻坚战”
事实上,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对IPv6规模部署工作早已展开。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就特别指出,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标准、产业生态和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演进升级。在去年举办的“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将“有序推进网络、数据中心等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部署与升级演进”作为为深入落实网络强国战略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
国家为何如此重视IPv6规模部署?事实上,这是中国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这是维护中国网络安全的需要。加快IPv6规模应用,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互联网的安全可信和综合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互联网全面升级的重要步骤,将深刻影响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创新和变革。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IPv6对中国的深远意义在于,摆脱了IPv4时代被动局面,可以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同时,随着国际网络空间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积极参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标准制定,对于扩大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共同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推动构建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国际治理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