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7年11月上

师资队伍转型是融媒体教育改革的关键

——兼谈黑龙江大学的传媒教育改革与实践

郑亚楠
2017年11月27日15:17 | 来源:传媒
小字号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极大,新闻传播教育当属其一。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写出新闻,我们培养的人干什么去?如果说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那么习惯于培养传统媒体后备人才的新闻传播教育更要寻找新的办法。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能在新媒体平台上生产各种信息产品的人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新的定位,而关键之处在于师资队伍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传播人才的需求。为此,新闻传播师资队伍要解决从理念到实践上为什么转型、怎样转型等诸多问题。

前提:融媒体教育改革师资队伍要先转

尽管一所好学校的成功因素有很多,但好老师成就好学校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师资水平不够,想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伴随着融媒体教育的到来,各高校新闻传播师资队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当全民接受信息的方式从传统的电视大屏转向手机小屏的时候,意味着新的技术革命走进了公众生活。正是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从2012年初开始,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制定了从转变教师理念入手的方案。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在教师队伍中不断探讨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情况。作为地方性综合院校,努力克服国际化视野不足的问题,密切关注业界变化。利用移动互联时代的便利,缩小信息鸿沟的差距。学院不断地给老师们提出新问题、介绍新思想,希望老师们主动地抓住时代脉搏,把移动互联作为转型的大好机遇。几年中,老师们密切关注过《中国青年报》的“两会”全媒体报道,财新网的“数说”频道,《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以及自媒体“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等运行情况,重点剖析这些传统媒体转型的机理与新兴媒体的创造活力。

2014年,随着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新闻传播学院进行了打破既有框架,各个专业融通的实质性改变,要求老师向培养出会生产各种媒体产品,懂得生产流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四个本科专业不能再画地为牢,要统一技术平台标准(硬件设备达标),组成老师们的文字、音视频、图片及史学、理论团队。课程体系采用分开与整合模式,即基础课程由各专业按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课程设立,选修课程由各专业最有特色的模块组成且向全院所有学生开放。彻底改变缘于非移动互联时代以大众传播工具为主设置专业的局限(有报纸、杂志后设置了平面媒体的新闻学专业;有广播、电视后设置了电子媒体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或广播电视编导;有广告运行后设置了广告学专业;有与世界同步的要求后设置了传播学专业),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进而把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必要性,探索融合媒体的未来发展。这一切都需要师资队伍的理念共识、视野开阔。

真相:融媒体教育改革师资队伍要坚守

新闻传播师资队伍要成为融媒体教育改革的先知先觉者,这个前提很重要,但同时还要有科学的辨识能力。哪些改掉?哪些增加?哪些经改造后能更加发挥作用?对此都要有清楚的认识。无论科技发展如何强大,推动新闻传播方式改变的速度如何加快,传播什么样的世界与怎样传播世界仍然是传播者要把握的核心问题。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理解新媒体技术引发的融媒体教育改革中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吐固纳新与守望情怀要统一。

比如,对事实的追踪、调查、恰切地表达仍然是新闻传播人的基本功;真的事实与意义的生成仍然是信息交流的魅力。为此,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倡导老师们在可能的条件下到一线采访,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有的老师与媒体联合,共同去寻找二战战士遗骸的现场采访;有的老师不惧一路颠簸,到黑龙江省最偏远的乡村采访抢救国家财产的农民;有的老师为了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用大数据表达的力量,与理科学院合作、与计算机教授们讨论,获取《数说中俄博览会》的创意灵感。这些都在表明,无论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怎样多元,追溯真相,让公众了解事件的本来面目仍然是信息生产者的根本和底线。好新闻仍然是脚底板下走出来的。这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原则。师资队伍这种严谨、恪守职业道德的教风也是对学生责任心的体现,是教书育人的精神风貌。老师课外的采写经历、所下的功夫决定了课堂上的底气和高度。尽管社会有浮躁的一面,但育人工作要求老师有颗踏实的心。事实真实,客观地解释立场,仍然是要尊重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课堂:融媒体教育改革师资队伍要用好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5年来的融媒体教育改革实践来看,学生们能不能做出适合融媒体平台上的合格产品,首先要依靠的是各种实务课堂上搭建出的新媒体实践平台,依靠的是这些平台上老师们的课堂顶层设计、学生能力的调动及相应的学习评价体系。目前各个专业都在积极培育自己的新媒体教学实践品牌:新闻学专业有网络评论项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有视频音频综合项目,广告学专业有网络广告创意设计项目,传播学专业有网络编辑项目。尤其是传播学专业编辑课程,主讲老师创设微博“学府路74号”,将学生按标签内容分为生产小组,创造了相关主题短视频“我在黑大等你”播放次数113万次、“一带一路上的留学生”播放次数60万次、“我的建筑记忆”播放次数7万次的成绩。还有“今日头条”与学校合作项目已纳入到学生实践课程学分中,目前有近百名学生经各种考核后活跃在头条的视频创意播放平台上。同时,学院与哈尔滨日报扎克平台、黑龙江日报新媒体平台、黑龙江省新媒体集团的实践合作正在全面展开。

要想将学到的理论进行升华,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利用课堂是不行的。课堂才是实干的战场、梦想实现的天堂。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们正带领学生们上出有本领的课、有意思的课、有意义的课。培养学生们改掉眼高手低的浮躁病,发扬踏实肯干的好作风。新媒体平台有如修好的路,上面需要跑好车,融媒体教育改革恰是培养造好车的人。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门槛很低,但生产信息产品的竞争要求却越来越高,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创意、制作的水平越来越高。只有老师们多多共识,率先转型,懂得新旧媒体的发展规律和大量实践,才能培养出融媒体人才。融媒体教育改革的真谛在于少谈些主义,多解决问题。国家已明确指出了传统新闻传媒业向融媒体转变的方向,培养合格的融媒体人才,新闻传媒教育责无旁贷。(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