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7年第12期

论新世纪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

冯婉
2017年12月11日09:36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新世纪以来,多元文化的背景使军事题材电视剧在叙事理念上进行了创新与探索,表现在以英雄的成长作为叙事母题,以情感化的叙述策略塑造人物,以平民化的视角展现其普通人的一面。

关键词:成长;爱情;友情;平民化

作为中国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电视艺术百花园里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电视荧屏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并且,新世纪的多元文化背景使多种叙事理念相互影响、相互交织,而这种影响和交织也拓宽了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视野,一定程度上促使军事题材电视剧在叙事理念上进行创新与探索。

一、成长作为叙事母题

俄国理论家巴赫金在谈到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差异时,认为现代小说的标志是一种“成长小说,它塑造的是成长中的人物形象。这里,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①同时,“人的成长与历史的形成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他与世界一同成长,他自身反映着世界本身的历史成长”。②可见,在这种叙事中,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可以见证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

新世纪以来,军事题材电视剧中就采用了这样的一种叙事策略,以英雄的诞生为主要标志,通过对他们由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凡夫俗子成长为革命主体的仪式性呈现,从而确证了中国革命苦难式的伟大与合法性。《历史的天空》中,叙事重点放在了主人公姜大牙如何从一个没有丝毫觉语的米店伙计、村野莽汉成长为战功卓著的中国共产党高级将领。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成长与革命历史相互叠合在一起,人被裹挟进历史的滔滔洪流,历史又催动人的成长发展,赋予人新的内涵。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个体英雄的成长史,还可以看到被折射出来的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的风雨历程。《亮剑》同样展示了李云龙从一个草莽英雄到我军高级将领的成长历程,同样是把个人融入革命队伍、融入历史,从而完成个人命运的成长。

英雄人物的成长模式不仅体现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在当代军旅剧中也是经常采用的策略。不同的是,前者展现的往往是一个革命英雄由普通士兵成长为我党我军的领导者,而后者更多展示的是一名平凡士兵的成长故事。《士兵突击》讲述了看起来憨傻的农村小伙子许三多在部队生涯的磨练中成长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军人的故事。编剧兰晓龙曾这样阐释“许三多”的塑造:“许三多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几乎所有中国士兵成长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普通百姓的状态;第二个阶段是个孬兵的状态;第三个阶段是好兵的状态;第四个阶段是成熟的人的状态。”正是在许三多成长的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他在各个阶段、不同环境下所面临的全部的困难和矛盾,以及在面对各种人生境遇时他不同的心理世界。在《士兵突击》取得佳绩后,荧屏出现的一系列当代军旅剧都沿用了这样的成长模式。比如《战雷》中,高等作为主人公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集中制造者,他在剧中经历了新兵连——修理班——扫雷大队——扫雷保障小组四个阶段的成长。《我是特种兵》系列同样也展现了一群被称为“菜鸟”的士兵,在特种兵集训队经过各种严苛的训练和实战,最终成长为真正的现代军人。不同于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军人很难经历战争与死亡的考验,在当代军旅剧中,更多展现的是军营生活对这些普通士兵心灵的淬炼与锻造,书写的是新时期军人的理想与追求。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说到:“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③在这些军事题材电视剧中,正是通过人物的成长变化,既赋予了人物多层次、多阶段的性格展示,又展现出广阔的历史背景,挖掘出广博的社会内容,从而实现了叙事观念的新突破。

二、情感作为叙事依托

人首先是一个情感的人,其次才是一个阶级的人。人情伦理作为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基本情感和道德内容,是其无法摆脱的人性之本。英雄也是人,因此英雄也离不开人情伦理。新世纪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在表现英雄个性时采用了情感化的叙事策略,并且这种情感的呈现已经不仅仅作为剧情和人物塑造的补充,而成为了塑造人物和推进剧情的关键因素。在新世纪军事题材电视剧中,情感化的叙述策略主要表现为:

(一)“爱情”担当叙事动力

爱情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剧里不可或缺的话题。但是,在早期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关于英雄的爱情描写往往是将它转化或升华为一种为了实现同一革命理想和革命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革命情谊。爱情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内实际上处于缺席的状态。时间跨入多元化的今天,随着禁锢的打破和思想的解放,英雄个人的爱情终于开始被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展现。

《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在马背上第一次看到欢迎仪式上跳舞的褚琴,立刻就被褚琴的美貌所吸引。他一反常态地在舞会上大胆地拉褚琴跳舞,带着警卫员到处跑着看文工团在各连队的演出,并且与假想中的情敌——同是革命军人的老胡展开了一场微妙的心理周旋。石光荣把战场上的干脆利索也带到了情场上。与之相对的,《历史的天空》中对姜大牙和东方闻英的感情描写就更为突出,爱情甚至成为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爱情把姜大牙由一个流氓无产者改造为一个革命者。姜大牙加入八路军就是因为惊叹于东方闻英的美丽。为了接近东方闻英,姜大牙在近乎霸道的追求中,开始不断地摒弃和改正自身的种种恶习和缺点。在爱情的力量下,姜大牙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指挥员,细腻真实的爱情描写,为这部电视剧增添了不少可看性。

爱情不仅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表现内容,在当代军旅剧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叙事线。例如《沙场点兵》《DA师》《垂直打击》《旗舰》《战争目光》《我是特种兵》等,无不没有美丽的爱情故事。《我是特种兵》的主人公小庄之所以参加特种部队的选拔,退役甚至到后来的重新加入作战部队并且执行军事任务等等,并非为了实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之类的宏大愿望,而是完全出于对爱情的追求和对恋人无尽的追思以及深深的战友情的缅怀。新世纪军事题材电视剧让英雄的爱情成为叙事动力,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内心对人世间情感的诉求,另一方面对展示英雄形象的复杂内心世界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得英雄的人格与人性情感的复杂色彩互相交融、同为一体。

(二)“友情”引发叙事共鸣

作为英雄形象领域上的拓展,新世纪军事题材电视剧在表现英雄形象时,还特别细致地展现这些英雄与他周围的人物的关系。在这些人物关系当中,革命战友之间的友情成为剧作者们倾力表现的一大重点。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和小伍子,《亮剑》中的李云龙和赵刚以及警卫员和尚,《历史的天空》里的姜大牙和杨庭辉以及张普景……这些英雄人物之间的友情描述摆脱了以往军事题材电视剧中对于革命同志关系的那种始终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干革命的单一套路,而填充进更多的个性色彩和情感内涵。

《历史的天空》中,是杨庭辉的独具慧眼发现了姜大牙异于常人的优点和长处,才使他能在革命的道路上走下去。而张普景这个固守信仰却稍显僵化的老革命,和姜大牙从头到脚反差很大。他从一开始就厌恶姜大牙的匪气和流气,甚至还曾主张除掉姜大牙。但在长期的相处中,坚持原则的张普景认识到了姜大牙的坦荡磊落,从此与姜大牙成为肝胆相照的战友,几次保护了他,甚至为此在“文革”中遭难。剧中,创作者颇具戏剧性地把他们从对立争吵、慢慢熟悉再到沟通理解、以致最后互相珍惜的革命友情全过程写了出来。《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看起来傻里傻气,然而正是这种憨直劲,让他得到了身边很多人的帮助。班长史今不仅破格让许三多入了伍,而且为了一句把他“带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的承诺,最终以牺牲自己在部队的前途换来了许三多的成长。在史今退伍后又是班副伍六一承担起了照顾许三多的重任。除了他们,连长高城、A大队的袁朗这两个许三多的领导兼战友也在许三多的情感轨迹上留下了坚定不移的足印。还有《我是特种兵》中庄焱因误杀人质而一蹶不振,甚至离开部队,是战友们把他偏离的人生轨道拉回正途。在冷漠和充满信任危机的当代社会中,这些作品无疑充当了净化剂,使身处浮躁社会中的人们再次相信友情。

三、平民化作为叙事本色

选择什么样的叙事视角,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纵观早期军事题材电视剧中对于英雄形象的塑造,大都采用了俯视的叙述视角。剧作者具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先知先觉的能力,凌驾于自己搭建的故事之上,全权支配情节的展开,高高在上地俯视着包括英雄形象在内的所有人物,以自己的所思所想构成了英雄全部的内心世界。而在新世纪以后,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剧作者在描写英雄气概的同时,也会尽可能地从英雄身上挖掘出普通人的气息。民间的叙事立场和平民化的视角,使得这一时期军事题材电视剧中英雄形象的身上散发出十足的百姓气息。于是,通过这种平民视角塑造的英雄便有了让观众在接受过程中体验和认同的机会。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创作者有意削弱了对战争年代的叙述,而特意把笔墨集中在了石光荣从战场到战后、再到退休这个完整的生活过程当中。这种变化的目的就在于刻画战场上的英雄回到现实生活中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而让观众不仅看到了在战场上作为革命斗士的石光荣,而且看到了这个英雄离开战场回到和平年代,作为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这种从英雄的日常生活入手,展示英雄形象现实生活的叙事安排,也逐步打破了以往革命英雄形象被神化的惯性,为后来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历史的天空》《亮剑》《我是太阳》等对英雄的平民化塑造做出了有利的探索和实践。不仅革命英雄如此,在展现当代军人的风貌时,同样也侧重揭示军人的内心世界,努力表现人物的真实面貌和性格心理。《士兵突击》中,剧作者在进入故事时,花了大量的工夫突出表现许三多作为普通人的弱点和情感。在生活中许三多本身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凡夫俗子,下榕树村的农民,在家里是一个“龟儿子”,到了新兵连更是因为一个类似投降的动作被连长认定他是最差的一个兵。可是,正是这样低的起点、这种生活境遇让电视机前身处同样社会处境的观众们有了大致相同的认知。在成功到来之前,人都会经历种种挫折和磨难,这也成为了观众产生想象力的认同前提。剧作者把许三多的这种凡人的状态一直描述到他进入A大队并且开始执行第一次演习的过程当中,虽然这时的许三多已经被称为“兵王”,然而面对死亡的威胁,许三多同样表现出了作为平常人的恐惧。可以说,许三多是普通人善良幻想与现实残酷生活的结合体,他的故事是一场发生在军营中的平凡人性的回归。

事实上,新世纪军事题材电视剧采用平民化的叙述策略,一方面在赢得生活真实感的同时,也剥离了宏大叙事所拥有的历史重量与丰实,它反映了“创作者身处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以及遵循市场法则的大众文化彼此交织、影响的文化环境里”,“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最大可能地规避政治风险。一切可能引发争议的对历史的反思与评价就都尽可能地被淡而化之,而把焦点集中在故事的亲和力、可视性与趣味性上。”④(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注释:

①②[俄]巴赫金.小说理论[M].白春仁,晓河 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29.

③[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22.

④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13.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