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VS传统采编 快与慢间探索发展上上策
只有人工智能与记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掌握快与慢的平衡。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九寨沟地震时,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然而,最先发布该消息的是中国地震台网的一个写稿机器人,用时25秒;广元市青川县发生地震,封面新闻瞬间推送了一篇1200字的新闻报道,还配有6张图片,该新闻的作者就是机器人“小封”,用时8.09秒……随着新华社“快笔小新”、《南方都市报》“小南”、封面新闻“小封”等写稿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似乎让我们感知到了科技给传媒业带来的快节奏。而之于瞬间成稿的“快”,我们传统采编人员的“慢”又有什么价值呢?2018年,我们的传媒人又该如何定位呢?
快与慢,看似是一对冤家,各占半壁江山,但其实快慢各有长,把快与慢结合在一起,才是媒体人的上上策。正如在球场上人们常说的“谁控制了速度,谁就控制了整场比赛”。
快,是一种进步,一种能力,代表着时代的步伐,在快节奏的今天,这是我们媒体人必须的行进方式。但慢是一份沉淀,能够让我们感知到报道的深度与温度。因此,快与慢的结合考验的是媒体人的智慧。
机器人写作等新技术带来的快节奏,曾经让媒体人彷徨,但经过2017年的认知与探讨,媒体人的定位和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去现场、近距离、采访尽可能多的人、强调尽可能多的细节……这都是目前人工智能等无法代替的手工活儿。注重人与人面对面采访的深度报道,以及需要收集大量证据的调查性报道短时间内是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
正如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中谈及此话题时写道:“新闻撰稿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信息报道类的新闻撰稿,在很大程度上正在被人工智能的新闻写作工具所取代。但深度评述文章,需要发挥作者的归纳和推理能力,提炼出相对复杂的逻辑结构,设计出最适合主题的表述形式,这些工作根本不用担心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
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在展现优势的同时也并未规避劣势,而未来,也更加要求记者的角色不应是简单的新闻事实记录者,更应该是社会事实的观察者、新闻事件的阐释者、新闻意义的挖掘者,这些都是技术的快所无法达到的。
人工智能跟记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分工协作的关系,在人工智能颠覆传统媒体的同时,更凸显了人类思考与实践的重要性。
之于传媒业而言,在快与慢中的每次革新都是一次前行。未知总给人不安和恐惧,但不必盲目恐惧,在快与慢中发力,感知快的意义、体会慢的精髓。2018年,当更多变革到来之时,正是新生的开始。而谁能把握快与慢的平衡,谁便是真正的赢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