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新论研究

《“第一书记”收牛记》,一次双线叙事的大胆尝试

姜 峰
2018年01月10日16:54 |
小字号
原标题:《“第一书记”收牛记》,一次双线叙事的大胆尝试

姜峰同志是人民日报社青海分社的一名青年记者,他主动要求到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的青海地区工作,经常克服高原反应深入基层一线采写文章。2017年11月29日的人民日报政治版刊发了他采写的《“第一书记”收牛记》,写作时尝试用“给公家收牛+给孩子治病”的“双线叙事”手法呈现新闻通讯。

这一尝试得到了版面编辑老师的认可和支持。刊发后,青海作家龙仁青也给姜峰发来一则微信点评:“走双线叙事,有小说笔法。”见报当天,青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

就这次“双线叙事”的尝试,“金台新声”邀请姜峰与大家分享写作时的思考和收获。

为何选择“双线叙事”

笔者到西宁市湟源县巴燕乡下胡丹村前,当地组织部门已提供了一份刘文慧其人其事的材料,颇为详尽。

人们常说“典型人物的一生,不如典型人物的一天”。笔者从这份材料中挖掘“一天的剖面”,相中了“收牛”这事儿——时间不到一个星期,新闻事实冲突集中、主题鲜明,讲好这个故事,便能折射出第一书记们的苦辣酸甜。到下胡丹村实地采访时,我对刘文慧“开宗明义”:“今天就听你讲收牛!”

然而,只谈收牛,“第一书记”这张面孔仍欠丰满。细嚼材料时,发现其中提及主人公上高原收牛前,刚出生的儿子因黄疸高住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得不留下刚出月子的妻子独自照料……只是寥寥数语带过,但我顿时眼前一亮。笔者亦为人父,深知个中艰难,便在采访时对这条线索“刨根问底”,竟问出了可与收牛这条主线等量齐观的另一条故事线,同样几经波折,打动人心。

“娃和牛,都不敢耽误”,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冲突,极富张力。于是,高原收牛与给娃看病“双线叙事、齐头并进”的想法,开始在笔者脑中酝酿。

既然新闻事实成立,接下来就是完善细节,采访也变成“双线程”:具体到每一天每一个地点,详细询问刘文慧收牛进程如何、娃的情况咋样,每个细节必求真实准确。

两条线的素材已充足,如何展现好“双线叙事”的阅读魅力,再下来就得考究谋篇布局。

“双线叙事”如何铺陈

从新闻事实出发,设置两条线、分叙两件事,同时彼此交叉、映照、冲突,从而带给读者更丰富更新奇的审美感受……“双线叙事”不能是两条平行线,而是两条线之间频频互动,并保持好悬念,将高潮“炸点”留到最后。

《“第一书记”收牛记》,笔者有如下浅尝:

第一,打乱顺叙、跳跃行文、铺垫出“两条线”。报道以倒叙开篇,一上来先写刘文慧一行跋涉在黄河源头广袤高原、主人公心事重重场景,然后才交待刘文慧的第一桩心事,当了第一书记、村子基础差底子薄,接着打断行文节奏,回到高原行车途中,一行人有的因高原反应撤了下去、刘文慧咬着牙继续前行,进而引出他带领贫困村发展中药材种植、新婚前夜还在村里发扶贫款的拼劲,写到家庭,这才交待主人公的第二桩心事,出生不久的儿子住进重症监护室、刚出月子的妻子独自陪护,最终引出为何发展集体经济、为何舍家收牛、收牛的急迫性……运用大量倒叙和插叙的铺垫,直至文章第一段末,两条线才正式浮出水面,隐隐有冲突之势。

随后,文章才回到顺叙,两条线变得“势同水火”起来,两次收牛不利,两次被家人埋怨,最后的“炸点”似呼之欲出。最后,第三次收牛成功,孩子也顺利出院,两条线完全汇合。读者并非想看“爆炸”,而是想看倒计时最后一秒前的“拆除炸弹”。

如此铺陈,既遵照了新闻事实,没有“虚构冲突”或“粉饰团圆”,同时也通过倒叙插叙等手法,营造出动静相间、跳跃起伏的文章结构。

第二,隐藏记者、急话徐说、让故事带故事。笔者写作时,虽仍是第三人称视角,但尽力避免与新闻主人公发生联系,力求退出场外,让新闻事件中的人物自己去经历、去感受、去体味、去成长,有助于让“双线叙事”充分互动、保持悬念。

第三,突出对话、还原现场、赋读者亲历感。笔者在文中每写到家庭线,就发挥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特别是刘文慧与妻子之间的情节,文中三次出现,每次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力求还原现场,保留原汁原味,如刘文慧妻子的昵称“娟儿”和儿子的小名“聪聪”。如此,增强读者的亲切感和代入感。

双线之间见到“人”

典型报道最怕读起来“假”。事迹都是真实感人的,主人公是真诚的,记者更是真诚的,但为何读者有时却“敬而远之”?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事迹多少脱离了读者的日常生活体验,有些不食人间烟火。

怎么让典型事迹回归日常?“双线叙事”便有这样的好处,既写事业线又写家庭线,二者齐头并进,又交织冲突。在这冲突间,人物的痛苦与欢笑、纠结与超脱、取舍与担当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

毕竟,一撇一捺才是人。

但这两条线的冲突仍应是有限度的。笔者在从业之初,给自己立了个“小规矩”:凡遇诸如“父母病故却仍坚守在工作一线”之类的素材,慎重使用。

写文章意在成风化人,宣传典型为让人学,必先可学,用违背人伦的故事去彰显人格之伟大,不可得,亦难学。

因此,尽量还原有血有肉、真实可学的人物或群像,也是对“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典型人物刻板印象的“祛魅”。

《“第一书记”收牛记》文末,以刘文慧收完牛办了件“头等要紧事”、给妻子和母亲各买了件首饰、表达心意作结尾。

时代大幸福的注脚,离不开个体的小确幸。(来源:“金台新声”微信公众号)

(责编:薛贵峰、荣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