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重访旧址,忆八十年报业芳华 ——

从六处社址看新华日报的来路与未来

付 奇
2018年01月11日09:08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重访旧址,忆八十年报业芳华 ——从六处社址看新华日报的来路与未来

元旦前后,新华日报记者重访武汉、重庆等城市以及南京新街口,寻找新华日报的起点与进路,追寻这80年筚路蓝缕的风雨历程。一处处旧址,仿若一个个历史节点,记录着报业的变化,更折射着中国现当代历史的风云变迁。

撑起点 借问报从何处来

大陆里4-9号,位于武汉市汉口民意一路,是新华日报社旧址。1938年,第一份新华日报诞生于此。

去年12月30日下午,记者来此探访新华日报的“起点”。武汉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这里是汉口最老的居民区之一,周边都在拆迁。在两排林立的沿街小店之间,记者找到大陆里大院,一股浓浓的历史味道从略显沧桑的老汉口建筑中飘散出来。

新华日报社汉口旧址为二层楼里弄式民房,资料显示,曾经的老报馆占地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分为编辑部、印刷厂和员工宿舍等。

小楼的门旁有两块石碑。上面的一块较旧,用繁体字刻着“新华日报社旧址(大陆里四至九号)”字样,下面的一块则是江汉区人民政府于2014年重立,用中英文记录着一段历史——

诞生在抗战烽火中的新华日报,从1938年1月11日正式出版,到1938年10月25日在武汉出版最后一期,坚守10个月共出版287期,见证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艰难历程。

51岁的居民肖长征在这里出生、长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陪伴着这片旧址。他回忆说,年少时常听老人们讲述这巷子里流传的故事,“街坊邻居们都知道,周总理曾经在这里办过报。”

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献部还收藏有影印版《新华日报》创刊号。翻开当年的老报纸,仿佛听到鼓舞人心的战斗号角正在吹响。创刊号封面报眼处图片上,一位军人在振臂高呼“巩固团结,抗战到底”。放在头条位置的发刊词更加振聋发聩——“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林婕说,新华日报的创刊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大事,这张报纸如同那个时代茫茫黑夜中的灯塔,成为革命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军”。

1938年10月24日夜,汉口秋雨淅沥。周恩来在报馆口述题为《告别武汉父老兄弟》社论。就在当日晚,报馆大部分人员撤离汉口。

访山城 回望烽火岁月稠

重庆市民生路240号,是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如今,这里是重庆市中心,并且成为当地的一个景点。

今年元旦当天下午,记者来到这里,只见一座灰色的建筑静静伫立街边,不时有参观者进去探访。

营业部旧址共有3层楼,一楼展示着一些老照片、老报纸、老物件以及当年的各类出版物,二楼是“发行课”“会计课”“广告课”和会议室,三楼则是员工宿舍以及社长潘梓年的办公室和卧室。

一位陈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5年这里重新修缮过,一楼的布置还原了当年的景象,中厅上方的红色条幅上写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门口橱窗里则挂着“供应进步书刊”“报道正确消息”广告标语,真实记载着新华日报的那段斗争岁月。

许多当地人不知道的是,在重庆还有一座“新华日报总馆”。解放前,重庆有著名的“中共三岩”,新华日报总馆所在地虎头岩便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在今天的地图上已找不到这个位置。

记者按照工作人员手绘的图,在依山工地废弃的铁路桥上,远远地望见这座掩映在绿树中的总馆。

由于还在整修,总馆未对外开放。 记者看到,报馆原来大门的门匾已没了,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写“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新华日报总馆”。院内共有5栋竹木、土木结构楼房,基本参照当年格局翻新,包括记者工作室、排字房、宿舍、食堂、托儿所等。院内几株粗壮的黄桷树,一直还在。

1939年8月13日,新华日报在这里出版发行复刊后的第一份报纸。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重庆当局无理查封,总馆在这里坚守7年半,共出版发行2700余期。这些建筑,正是那段激情岁月的历史见证。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编研部徐康修撰总馆解说词。她告诉记者,这里2011年曾开放过,后来周边施工便一直闭馆,等待重新修缮开放。

当年作为“陪都”,重庆曾云集十多家报纸,其中出报最早、读者最多的就是新华日报。每天凌晨4点左右出报,通常每日发行量3万份,最多时达5万份。

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登载周恩来的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徐康说,正是在3周年报庆聚会上,周恩来听到“皖南事变”噩耗,连夜动意,躲过审查,刊载此诗,动恻全国。

从武汉到重庆,新华日报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9年1个月又18天,在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领舆论制高点,被人民群众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工具和沟通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忆往昔 新街口繁华往事

1949年4月,新华日报在南京再次复刊,开启另一段峥嵘岁月。

这是一次迟到的“重逢”。十多年前,新华日报便差点诞生在南京新街口。

1937年10月,经过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反复交涉,争取到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新华日报的权利。后因日寇猖狂的进攻,南京危在旦夕,筹备中的新华日报才向武汉撤退。

1949年4月30日,南京解放第八天,新华日报便迅速复刊。首任社长石西民,以军代表身份来到南京新街口中山路39号,将中央日报报馆改成新诞生的南京新华日报社址。

“老报社沿街4层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顶层还有八角亭。”82岁的新华老报人王强,13岁便在新华日报当报童, 15岁考进新华日报印刷厂。他回忆说,那时候,排字、拼版、打样,还全是手工操作,在字架前工作,往往一站就是一个通宵。

从南京市委机关报到江苏省委机关报,从记录新中国成立到为改革开放鼓与呼,在新街口这一“落脚”,就是65个年头。65年间,新华日报开创全国省报第一个短新闻专栏;创办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

王强也调到编辑部,并成长为一名报社骨干,见证着江苏的一次次精彩“转身”和一步步走向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强在《新华日报》上全程记录金陵饭店从开工到交付。这座彼时“全国第一高楼”,就坐落在南京最繁华的新街口地区,报社的不远处。

时代发展的齿轮越转越快,新华日报社成长的脚步也快起来。1989年,在新街口管家桥65号,兴建起11层的办公大厦,也就是后来编辑记者们口中的“小白楼”。

拆旧楼、盖新厦,世纪之交,在原中央日报旧址处,建设起52层、高达187米的“中国报业第一高楼”新华大厦。2004年,新华日报编辑部搬迁入驻。

时间带走的芳华凝固在建筑里。2018年初,记者再次回到新街口,“小白楼”正在出新,马路对面的新华大厦已成十几家不同单位的办公地。

看今朝 江东观潮新风浓

江东中路369号,长江之畔,南京河西CBD中心区,这里,就是新华日报如今的所在地。

2011年4月19日,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2014年12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搬入今天所在的新华报业传媒广场。三幢现代化大楼相依而立,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1号楼高156米,是集团各媒体所在地,2号楼则是集团业务经营场所,从空中俯瞰,仿若一枚双向指针,一边将时光指向80年前,另一边指向无限延伸的未来。

“转型、融合、多元”,新华报业发展迈入新时期。从一张新华日报起步,如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已拥有14报8刊、3家重点新闻网站、6个移动客户端和众多微媒体,构成现代传媒矩阵。

80年报庆在即,让身在其中的人们,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在1号楼33楼报史陈列馆里,负责人姚立忙个不停。80年报庆,他为了报史陈列馆达到最佳展陈效果,进行调整测试。

1987年进入报社的薛颖旦,在新华日报南京四处社址都工作过。她还清楚记得,当年在一间大办公室里,处长与记者面对面坐着,戴着老花眼镜的科教处老处长赵晓义一笔一画地改着自己的稿子,而如今,她坐在6楼西北角的主任办公室里,用中央厨房系统,编辑新华日报品牌栏目《人文周刊》。

“现在的编辑部,涌动着创业的热潮。”1996年进入报社的杭春燕是集团全媒体经济新闻部负责人,她正在筹划交汇点经济频道和部门公号。

还有更多90后遇到“80后”的新华日报。他们用笔、用镜头、用手机、用VR相机,用更多最新最先进的设备,一以贯之地记录时代的发展。

时间让一些建筑改变了模样,但记忆却随着岁月愈加厚重。未来的美好岁月,又将填满新的记忆,沉淀到最后的,还是那份初心。

“我的新华我的家,光辉报坛叫‘新华’。武汉重庆到南京,家风承传灿若霞……”

时针拨回到一年前,在一座崭新的会场里,报社2017年迎春联欢会正在举行,新华合唱团唱起这首由已退休的副总编辑杨步才填词的《我的新华我的家》。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