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答题撒钱,谁是最聪明的赢家?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今天我们来聊聊最近如火如荼的直播答题节目。
从“芝士超人”到“百万英雄”再到“头脑王者”“冲顶大会”,这些天,地底下一下子冒出很多直播问答节目。形式几无差别,都是答题闯关,连续答对12题,分享十万甚至百万大奖,题目也相差无几,从天文地理到娱乐八卦都有。比如问你,下列动物没有牙齿的是哪一种:蚊子、麻雀还是河豚?前几天,在一场问答中,182位用户均分了100万现金,这抵得上一个一线城市白领半个多月工资。而在昨晚比赛中,更有人通过“血战到底”独占100万大奖。直播间里一片惊呼: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就是生产力,是这类节目抓人眼球的地方。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影片《贫民窟百万富翁》。电影中,主人公正是通过答题登上巅峰,而题目与人生阅历环环相扣的设置,让过程跌宕起伏。其实,知识问答从来都有。古代戏曲中,通过写诗写对子胜出而抱得美人归的情节不少见,连张岱笔下的夜航船中,似乎也充满了知识竞赛。这都是知识问答的先驱。进入电视时代,从“开心辞典”到“一站到底”,答题类综艺节目总能引来关注。本质上说,人们的智力输出如果得到正反馈,就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无论这种反馈是不是金钱。
对于直播平台而言,他们同样在考虑:益智问答能不能改变直播平台的命运。直播兴起后,“低俗”“无厘头”一直是撕不去的标签,如何引入高质量用户群,是平台的长期焦虑。更重要的是,当人们在网络上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收获流量的对价越来越高,获取一个新用户,动辄几十甚至上百的成本。能以100万奖金收割三百万人进场,加上好友间分享“复活码”等社交产生的流量乘数效应,导流成本简直太意外太划算了。所以,才有了“拿10亿撒币”的豪言。“答题者”看到的是利益,“出题者”看到的同样是效益。
互联网世界,也不只是出题者和答题者,还有敏锐的阅卷者,比如广告商。效益很快有了。据报道,有金主已拿出1亿广告费砸进某直播答题平台,到底值不值很难判断,仅从广告入脑入心的角度,很值。“认真的你比不认真的你更有价值”,这是商业的判断。请回忆一下学生时代,聚精会神听课的你,是不是更能记住某个老师的段子,以至于十几年没忘?知识问答环节,正是人们网络生活最聚精会神的“十分钟”。哪里的注意力越集中,广告就流向哪里,这一节目获取了独特而难得的广告价值。
如果我们最简单的定义“成功的交易”,可能就是:买的人觉得赚大了,卖的人也觉得赚大了。粗看起来,直播答题填补了内容空缺、降低了流量成本、发现了优质广告位,带来了各方共赢,是能成立的商业模式。进一步说,它确实以“全民在线”的方式将益智类游戏推向了极致,展现出的交互娱乐的新玩法,或许真能成为变革传统电视综艺的“鲶鱼”,同时,诉诸知识,也为解题“直播能干啥”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有观察家已经迫不及待将此界定为“2018年重要的商业事件”。
但是,这条思路能不能走成更宽阔的道路,依然存在疑问。且不说已经爆出来写个外挂程序答题导致的公平性问题。从大方向上来看,目前各平台依然处于“撒点鱼食、池鱼竞食”的亢奋状态。之后还能再做点什么?则阙如。本质上说,它只是以知识为引信,再一次引爆了直播平台,能否找到真正长期可持续的优质内容战场,依然是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毕竟,一旦撒食减少、新鲜感过去,潮水会带着鱼儿一起回去甚至一去不回,是被无数次证明的互联网铁律。
这正是:赢大奖昼夜答题,问前途仍需解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何鼎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