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12期

传统出版单位的新媒体融合与运营研究【2】

——以安徽时代出版“时光流影”为例

宋  成
2018年01月19日10:2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传统出版单位的新媒体运营之道

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中提到,人类使用媒介的三种目的,即消费、创造与分享。传统出版企业的新媒体运营可以基于用户对媒介使用,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将“内容+”作为核心战略,突出以内容为核心,塑造核心竞争力,并将与内容相关的要素进行连接、优化和重组,构建内容生态产业链,实现内容传播价值的最大化。基于此,笔者对传统出版单位的新媒体运营提出以下建议。

(一)内容+用户:社交化聚合

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是相对独立的精神个体,具有独立的自我表达意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带有强烈社交属性UGC(用户生产内容)能给为企业持续不断的注入活力。根据亚马逊中国发布的“2017全民阅读报告”显示,78%的受访者是选择通过社交平台 (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 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17%的受访者会在电商平台留下读者评论,阅读社交化日益明显。

因此,在各种社会化媒体的不断崛起的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便捷化,用户的注意力已经高度分散、碎片化,只有原创性、有趣的内容才能赢得受众的注意力,符合用户情感需求的内容才能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引发在社会化媒体上的共创和分享行为,只有让内容成为连接社交的纽带,才能聚集用户,增强用户粘性。

(二)内容+技术:智能化营销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联网使用行为完成了向移动端的过渡,手机成为第一接触点。一方面,对于出版业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行业竞争激烈,图书出版的同质化现象也日益严重。随着微信读书、百度阅读、掌阅等阅读类APP的不断崛起,传统出版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展艰难,必须具备营销理念,找准用户,精准传播。另一方面,新一代的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单一的、同质化的内容难以满足日益挑剔的消费者的需求,分众化、个性化的内容受到青睐。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化营销应运而生。智能化营销就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对目标消费者进行精准营销,将合适的内容在合适的地点推送给合适人。在未来的出版业,其内容生产将与市场营销联系的更加紧密,基于对大数据分析能力越来越重要。出版企业在数据聚合的基础上通过标签聚类、智能匹配等手段,掌握读者的喜好和需求,为读者提供精准个性化内容。

(三)内容+服务:平台化运营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功能的延伸与细化,媒介平台化模式成为媒体转型的发展趋势,在媒体行业内部,关于“平台及平台化”的呼吁甚为热烈,构建立体化传播的全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一种转型策略,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出版企业也提出了“云出版”的概念,致力于打造全产业的生产平台。

传统出版单位的新媒体运营,实际上是要搭建一个与用户互动的平台,用户是消费者,企业是服务者。传统出版单位需要不断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品牌主的身份与用户进行深度的沟通,而且是带着“温度”的。品牌主成为拟人化的形象个体,基于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种的服务,人格化的品牌让用户成为品牌的粉丝,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让他们具有深度的参与感,最终形成依赖和忠诚。

四、结 语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走向繁荣,传统出版单位迫于时代压力艰难求变,尝试布局移动端与新媒体共生共荣。笔者认为,传统出版走向新媒体、拥抱新媒体既是时代变革的外在要求,也是媒体求生求变的自我进化与内在选择,在融合上方法总是会多于困难。但纵观全国上下,真正取得成功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在过度的关注于融合这种形式的本身,而缺乏对于融合后的新媒体在内容和运营上战略性的思考。如果不能顺应互联网的思维、方法、理念,仍然采用传统出版单位所惯用的一整套方法论,无疑是很难取得长效进步的。

因此,新时代的传统出版企业既要有“换血思维”,敢于解放自身,不断探索与社会、市场、资本接轨的的策略性选择,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出版所固有的有价值内容,要将内容做成IP,运用“内容+”来连接渠道、用户、技术、资本等,将基于用户的内容共创、IP内容分享和内容产业化放在首位,并将社交化聚合、智能化营销、平台化运营作为运营策略,树立在用户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才是传统出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 Bill Gates. Content is King[EB/OL].http://www.microsoft.com/ billgates/columns/1996essay/essay960103.asp.

[2] 初小燕.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报业,2016(19):60-61.

[3] 段淳林,吕笑.“大数据+”与IP内容运营及价值分享[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04):114-118.

[4] 黎斌.媒体融合新思维:从“内容为王”到“‘内容+’为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1):27-30.

[5] 孙铭欣.出版传媒集团多元化经营模式探析[J].中国出版,2014(10):50-53.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