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摘 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媒介信息爆发式的增长趋势愈加明显,媒介素养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帮助学生抵御不良信息的侵扰,培养现代化的公民意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自发阶段,这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受限于教学资源的匮乏。为走出这一困境,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推进课程系统化、搭建实践教育平台、培养专门师资队伍等策略来解决此类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158-03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此后,这一概念成为关注度极高的社会焦点。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一方面作为受普通网民,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某种程度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又将最先感受到“互联网+传统产业”后出现的变革,在网络环境下检验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升级。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无论扮演何种角色,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即所谓“媒介素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拥有较高媒介素养的学生能够对网络中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去伪存真,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基于这种背景,近年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呼声在高职教育界逐渐高涨,许多高职教育工作者都倾向于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文化素质教育的范畴。然而在现实中,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中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自发的状态中,我们需要对其实施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媒介素养与“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代汉语词典》中将“素养”定义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和能力”。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当它与“媒介”一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特指对于纸质媒介的阅读素养。从历史上看,“媒介素养”的概念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F.R.李维斯(F.R.Leavis)在于他的学生丹尼斯·汤普生(Denys Thompson)合著的文学批评著作《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Culture and Eevironment: 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介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这也成为被最多人接受的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
随着相关概念的逐步清晰,媒介素养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起初,媒介素养教育专指针对新闻从业人员开展的技能培养,但很多有识之士也倾向于将其纳入公民的教育当中。如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就曾在20世纪20年代提议“新闻知识应列入公民普通知识之一”。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媒介素养教育是对现代传播媒介的研究与教学,它具有独特而专门的知识范围,其作用跟利用传媒达到其他教育目标有所区别。”媒介素养教育在国际教育界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例如,日本中小学均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综合教育”中,新西兰在五年级课程中即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媒介素养则起步的更早一些。我国香港地区在1997年开始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台湾地区则在2002就由官方公布了《媒介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中国大陆地区部分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陆续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受教育者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即媒介接触获取能力、媒介认知理解能力、媒介解读评判能力、媒介应用制作能力、适应媒介规则的能力。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一个时代的媒介决定了该时代的本质。随着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介体系越来越深刻的介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互联网+”时代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分析能力。现阶段,媒介种类的极大丰富使得人们接触媒介已经不成为问题,但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去伪存真成为检验一个人媒介素养的更高标准。第二,“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大学生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自媒体的普及降低了人们“自由发声”的门槛,如何制作吸引人眼球的信息并将其高效传递出去,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第三,“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适应各种社会关系重构的能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为生产力的飞跃提供了契机,也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培养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媒介带来的各种变化,进而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高级目标。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1.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把教育的形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理念有了实现的基础。网络公开课、微课等网络共享课程资源的出现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高媒体素养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需要,在众多的学习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开展学习,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个体在学习网络中的主动作用。同时,具备较高媒介素养的学生对教师采取的多媒体教学行为领悟的更加具体,也更能与教师之间开展互动。
2.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学生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
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10月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在校学生每天接触大众媒介的时间超过2小时,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网络媒介来接触各类信息的。在“互联网+”时代,由网络与各种行业的结合,将会催生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而传播速度的增加,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缺失,将会使网络信息失范的现象更加严重。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学生“自我把关”的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在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法制观念和判断能力,这对于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作用。
3.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在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很大程度上是在与各种媒介互动的环节中形成的,相比其他方式,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中进行政治参与,对周遭的事务做出评议或采取行动。在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媒体信息并作出判断,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找到真正的“宝藏”,最终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的现代公民。这不仅关系到未来几十年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水平,更关系到国民的综合素养情况和我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