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7年12月

深度报道如何增加深度

龚立堂
2018年01月29日16:05 |
小字号

来源:《西部学刊》

摘要: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高端产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媒体刊登的一部分深度报道存在没深度的问题。增加深度报道的深度,应着眼在受众心理方面推进创新,精心确定选题,深入细致采访等八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关键词:深度报道;深度;创新

深度报道一直是新闻中的奢侈品,是新闻报道的高端产品,也是纸媒新闻报道的撒手锏。新媒体时代,创新深度报道,更被认为是传统媒体内容创新的突破口。综观时下媒体刊播的深度报道,不乏精品力作,但更多的是一些平庸作品,大多都是事件叙述和材料罗列,缺乏思想观点的提炼和富有见地的分析,受众透过事件并没有看到本质,大多也未能产生深度报道的舆论效应。笔者认为,深度报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加深度。

一是着眼受众心理推进深度报道创新。受众求新求变的需求心理,决定了深度报道必须常变常新。深度报道是纲,纲举目张。媒体抓住了深度报道,就抓住了新闻创新的纲。仅就深度报道而言,创新的抓手很多,但着眼受众心理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譬如,选题题材创新、语言形式创新、表现方式创新、承载平台创新,等等。近年来,一些传统媒体从成本等方面考虑裁撤了深度报道部,对创新深度报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深度报道往往在写作的模式上是老套路,有的把内容文字拉长,导致水分太多、吸引人的干货太少,满足不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尤其是有的党报版式因循守旧,刊登深度报道的版面通常是黑压压一大片,让读者看了心情压抑。深度报道要把握受众心理针对读者感兴趣的话题,不仅要把一个新闻事件说透,还要有客观的分析、有明确的观点、有深邃的思想、一定的文采等,这样才能给受众以正确判断和深刻启迪。在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健康报》2016年5月5日发表的《一位外科医生和他的“语言处方”》,该报道通过刻画一位善于同患者沟通、仁心仁术的普通外科医生,回答了什么样的医生会走进患者的心里这一受众关心的问题。记者通过一封八旬老人手书3500字的感谢信这一线索,深入一线采访,还原了这位基层医生如何制作PPT与患者沟通,用特殊的“语言处方”为他们讲解病情、化解心结,重视人文关怀,弘扬了医疗行业正能量。

二是精心确定深度报道选题。一篇深度报道成功与否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新闻选题。好的选题必须是对社会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而且是建立在媒体严格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之上的选题,选题应具有时效性、典型性、贴近性和独家性等特质。只有选题视野开阔,正确把握新闻价值,发表时机恰当,才能体现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才能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2017年8月16日是焦裕禄95岁的生日。新华社记者独辟蹊径,采写播发了《焦桐,活在百姓心中的树》的深度报道。通讯中这样写道:“今天尤显特殊——8月16日,焦裕禄的生日。如果他还活着,整整95岁了。斯人已逝,泡桐长绿。54年前,焦裕禄亲手种下的一株小麻秆,如今已是华盖如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棵树始终矗立在那里,带给人们一片绿荫,也活在百姓心中,大家亲切地称它‘焦桐’。”

如果记者只是在跑机关、泡会议、抄材料中寻找选题,却没有真正深入到一线群众中去,围绕社会热点、难点、焦点去选题,策划的深度报道自然是大家不关心、无关宏旨的东西,甚至是把一般的动态新闻写成了深度报道,让读者觉得是小题大做。值得借鉴的是,《羊城晚报》2016年5月30日发表的《同是佳果命不同 菠萝要向荔枝学什么》深度报道,记者对粤西菠萝和荔枝两种高产优质水果进行了产销对比调查。两种水果,为何命运迥异?该报道分上、下两篇进行了深度挖掘,不仅从种植成本、销售路径、发货时效做了细致解读,还对冷链技术的开发运用进行深度解析。这篇报道选题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以小见大的报道效果。同样是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度报道选题,《泉州晚报》2016年3月10日发表的《一个智能马桶就有35项国家专利》深度报道,则是从九牧智能马桶有35项国家专利切入,立足企业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剖析整个区域的水暖厨卫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探索,揭示了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倡导“工匠精神”取得的成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借鉴意义。

三是深度报道的采访要深入细致。记者采访深度报道不仅要善于动腿动口动笔,更要善于动脑。只有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才能从事件中挖掘到更深刻的新闻价值。在见诸媒体的一些深度报道中,有的要么是材料堆砌、枯燥无味,有的要么是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这和采访不深入有密切关系。有的记者认为采访时把几方当事人都采访到了,他们或多或少都说了话,这样就算完成采访任务了。其实,这不是新闻采访,更不是深度报道的采访。实地采访不深入不细致,挖掘不到第一手核心材料,写作起来犹如无米之炊,很难烹饪出美味佳肴。

记者采访到扎实和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写好深度报道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新华社资深记者王景和认为“最优秀的报道往往来自记者的直接观察”。记者采访必须到现场去,只有深入扎实的采访,才能占有大量精彩的第一手材料,写出的深度报道才感动人,才有说服力。如2013年12月5日《信阳日报》发表的《许光:名将之子的平民本色》深度报道,反映的是2013年初逝世的一代名将许世友的长子许光一生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事迹。许光生前没有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类的报道,除了一份千字左右的申报全省道德模范的文字材料,再也找不到其他任何资料。记者先后一次去武汉、两次到北京、四次赴新县采访,采访相关人物20多个,在成稿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中,没有一句人为地拔高。许光这个人物的思想和品格的表现,都是通过一个个细节的表述,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体现在亲朋好友、社会各界对他评价的质朴语言之中。只有深入一线实地采访,只有采访深入细致,才能确保有足够丰富的材料,写作时才能“下笔如有神”。

四是深度报道的开掘要入木三分。深度报道的最大特点是要有深度,深度开掘是深度报道的关键。如果立意不高、开掘不深,深度报道就显得粗糙平淡、不痛不痒。有的深度报道主题不突出,材料不丰富,叙述就事论事,缺乏正反对比材料和典型事例,报道没有有机的组织这些信息;有的深度报道流于表面的铺陈,缺乏主线,主次不分,很大篇幅写的是现象,分析原因、给出建议等方面写得不够;有的深度报道是从网上摘取观点、套例子,是观点和信息的简单叠加;还有的深度报道从题材上看就不是深度报道,缺少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人所未发、富有预见性的材料、思维和观点,只能说是一篇长稿子而已。

深度报道离开了立意的深度开掘就不能算是深度报道,而思辨性则是衡量一篇深度报道的重要标尺。深度报道若要体现其思辨性,首先要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同时记者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开掘思想和观点,采用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思考和手法,深入剖析新闻事实,揭示本质。如辽宁广播电视台2016年12月3日播发的《三进五台沟》广播专题深度报道,跳出传统典型报道的固有模式,不只报道这个贫困村的发展和变化,也直面这里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扶贫干部不只展现其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科学的扶贫思路,也客观记录他的困惑和忧虑。作品没有给听众一个完美的“脱贫完成时”,而是报道了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扶贫进行时”,节目创造性地使用“广播纪录片”的形式,用质朴的语言、真实的细节,生动报道了驻村干部全力帮助贫苦户脱贫的过程,以及这个东北山村所经历的蜕变。

五是深度报道的写作要精益求精。不少深度报道与其说是深度报道,不如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消息报道。深度报道缺乏写作技巧,在表达方式上不够灵活,平铺直叙,堆砌材料,活泼不足,沉重有余。有些记者驾驭不了深度报道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对每个部分的描述详略不分,认为深度报道就是把短稿抻长,选取的材料没有典型性,把握不住事件发生和所报道的问题的内因和外因,当然更揭示不了事件的真相和问题的本质。如《贵阳日报》2016年1月30日发表的《“达书记”扶贫记》深度报道,以小视角展现大主题,构思巧妙。记者在田间地头采访中,敏锐地捕捉到村民误将“运用大数据扶贫”理解成“村里来了个挂帮干部——‘达书记’”这一细节,并“将错就错”,从村民将“大数据”误喊成“达书记”的谐音切入,报道了当地运用大数据开展精准扶贫、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这篇报道通篇文风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充满了吸引力与感染力。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不同,还必须重视和运用新闻背景。科学合理的运用丰厚的新闻背景材料,对开掘深度报道的深度大有益处,能够使报道形成衬托、反差和对比,使新闻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深感,因而深度报道就会更加厚实。尽管新闻背景不是新闻事实,但却是深度报道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说没有背景就不能称之为深度报道,更没有新闻价值。如2014年5月26日《信阳日报》发表的《九十年来家国》的深度报道,是反映在美国逝世近两年的著名美籍华裔学者、新闻记者和社会活动家赵浩生先生魂归故里的长篇通讯,记者独家披露赵浩生耄耋高龄的夫人远涉重洋,将其一半骨灰送回家乡息县、与父母合葬的故事。报道开头这样写道:“85年前,您第一次离开她的时候,这里民不聊生、饿殍遍地。66年前,您再次与她作别的时候,这里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可是,今天,您一定看见了,息县坡上飘香的稻花卷起的千重浪,濮公山下漂亮的新村涌出的新气象,淮河岸边忙碌的乡亲绽放的花儿一样的笑脸。”

深度报道非常讲究写作技巧,一篇成功的深度报道大都是主体清晰、开掘深透、导语精彩、巧用背景、善用对比、精选细节和语言优美。

六是深度报道要追求独家效应。决定一篇深度报道水平的大小高低,除了所报道事件的新闻价值外,关键看有没有形成独家的内容。独家并非是绝对的我有人无,而是体现出深度报道记者独特的新闻素材、报道视角和观点思想。今天的独家新闻,更多的则是指对同一则新闻信息的独家认识、独家细节和独家表现。如《中国青年报》2016年10月24日发表的《景海鹏的太空生日》深度报道,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的新闻热点中,记者通过对景海鹏这个新闻人物进行深层剖析,以独特的视角,通过自己的独家采写与独家思考,写出了50岁的航天员景海鹏三飞太空的不屈精神,并在其他媒体没有注意的景海鹏生日当天推出,是一篇不可多得、对“天宫二号”可读性极强的独家报道。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媒体的独家新闻已经是稀缺资源了。要做好共享新闻资源下的深度报道,必须在报道理念和采写技巧上下功夫、做文章,用深度报道记者的独家思想、独家意识和独家视角,去进行独家选题、独家采写和独家报道,从而开掘和写出媒体自己的独家新闻。如《陕西日报》2016年8月1日发表的深度报道《“红色”山村走出96个兵》,记者选材独辟蹊径,针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征兵难问题,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彰显出基层群众朴素的爱国爱军情怀。

七是深度报道的队伍要兵强马壮。应该说,媒体大都有一支很成熟的新闻报道力量,但许多单位却没有一支固定且成熟的深度报道队伍。尤其是时下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遭遇经营压力、技术压力以及用户习惯改变的压力,一些媒体特别是纸媒也因各式各样的原因陆续撤销深度报道部门,给深度报道雪上加霜。倘若如此蔓延下去,深度报道记者再不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扎实的知识功底,写出高质量的深度报道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特别是在一些地市级媒体,即使策划了深度报道选题,也因安排落实不到合适的记者而流产。尽管有的深度报道任务也算完成了,但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工作报道上,只能凑合着用,影响力不大。更有甚者,有的媒体一年时间也推不出、看不到几篇有影响的深度报道。

不可否认,采写深度报道是个苦差事,更是硬功夫活。做好深度报道,媒体离不开一支深度报道团队。因此,媒体要培养一批专家型、复合型的深度报道记者,对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从优一筹。如果媒体都能够从机制体制上倾斜深度报道记者,那么深度报道的队伍就会兵强马壮,深度报道的出现就会如雨后春笋。

八是深度报道机制要更加灵活。时下大多媒体对记者的考核方式采取的是底薪加稿费的模式,更多考虑的是重数量、轻质量的量化考核办法,这样一来大大挫伤了深度报道记者的积极性。一些本应常态化、属于新闻“富矿”的深度报道领域,有的媒体考虑成本问题而陷入“派不派记者”的困境。有的传统媒体采写的深度报道被新媒体一键无偿转走,致使传统媒体“为他人做嫁衣”,心理不平衡不愿做深度报道。一些媒体记者甚至宁愿写几篇新闻稿件,也不愿意写一篇深度报道。有的媒体数量型的绩效考核指标导致记者的心理天平倾斜,记者的功利思想占了上风,放弃采写深度报道,工作目标就是挣工分,把新闻作为赖以谋生的饭碗,而不是追求事业。为此,要完善深度报道机制,使之发挥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深度报道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永青,李芹燕.中国深度报道百年发展轨迹探析[J].新闻界,2006(4).

[2]杨锐.如何掌握好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提问方法[J].新闻研究刊,2015(14).

[3]周文硕.地方报纸新闻深度报道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11).

作者简介:龚立堂,河南信阳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项目资助新闻论文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