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报道,看“传播三法”

2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综述《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两周年之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报道全文),系统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两年来,人民日报牢记使命、创新发展,在媒体融合与队伍升级等方面全面发力,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的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客户端根据新媒体传播特点,以《习近平考察人民日报社后这两年,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题推送,短短几天,阅读量便已超过两百万,并收获近千条网友留言,大家纷纷为人民日报“唯改革者强,唯创新者新”的追求点赞,称赞人民日报“是传播正能量的地方”“体现的是党与百姓心连心”。
这篇文章,为《人民日报》今年的春节假期报道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刮目相看,其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思考总结。
突出思想引领
两年来,人民日报已成为覆盖7.04亿用户的全媒体矩阵,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认可。这一成绩的取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是关键,文章对此作了充分体现。
谋篇布局彰显思想引领。文章开头,以人民日报制作的现象级产品,引出总书记两年前对人民日报的殷切嘱托,回应了“为全国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的要求,在快速切入主题的同时,使读者对人民日报如何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充满期待。文章各自独立又相互交融的四个部分,则对这些要求一一做了回答,完整呈现了思想引领下的重大变化——“牢记使命 ‘排头兵’勇担当”,回答的是“从人民日报里寻找精神力量和‘定盘星’”;“面目一新 ‘新闻纸’更好看”,回答的是“把报纸办得更好”;“深度融合 ‘融媒体’放异彩”,回答的是“适应变化”和“与时俱进”;“队伍升级 ‘全媒型’人才多”,回答的是“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创新叙述凸显思想魅力。巧用镜头回放,在时光穿梭中突出思想魅力,是行文的一大特点。每个小标题下方,都用一段楷体字,把读者带回两年前的新闻现场,并简要介绍两年中人民日报的具体做法,之后再通过具体数据和事例,展示思想引领带给人民日报的变化。比如,在第一部分中,人民日报评论员首次披露了“八论”写作经历,他和同事们深入研读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努力吃透精神,用以指导“八论”写作,使之成为网友理解十九大的“思想地图”。
精选特色内容
《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一文精挑细选报道内容,把最能体现党中央机关报特色和最能反映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的人物、数据和故事呈现出来,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人民日报所坚守的党报职责、所传播的正能量。
重要评论突出分量。“每有大事发生,必看人民日报!”,体现了网友对人民日报声音的看重。文章在第一部分中,用两篇“任仲平”、6个系列评论员文章、3000多篇各类评论、170多篇迎接十九大理论文章、120余篇宣传阐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文章等具体数据和案例,以及评论员深入新闻现场撰写评论员文章的投入精神,体现出人民日报关键时刻发出关键声音,重大事件彰显重大作用的分量。这些有分量的声音,为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起到了“风向标”“定音锤”的作用。
亮点产品吸引眼球。“第一次把图表新闻放上头版头条,第一次就总书记考察活动刊发图片专版,第一次推出高访‘特别报道’版”,这三个“第一次”,是两年中创新方法手段的报纸创意类产品代表;蹲守一月,与村民朝夕相处写就的名篇《驻村三记》,是记者深入基层、改变文风的报道采集类产品代表;系列微视频播放量近3亿次的“唱出我们的爱——我爱你中国”活动、上线10天浏览量突破10亿次的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是践行融合发展,加快互联网传播阵地排兵布阵的融合传播类产品代表;订单生产、定向个性推送的外媒定制推送稿件,则是在国际舆论场有力有效放大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类产品代表。从内容到形式,从纸媒到融媒,从国内到国外,这些新意迭出的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用户爱上人民日报,为把党的声音传播到世界舆论场这一大舞台提供了产品保障。
全媒人才彰显活力。在深度融合背景下传播党的声音,全媒型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专门用一个部分,讲述队伍升级所带来的变化。“一本政经”工作室牵头人结合自身实践,讲述了如何从“融”字入手当好一名全媒型记者;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视频组负责人讲述了她作为“移动端新手”,在短时间内对新媒体状态从适应到喜欢再到享受的嬗变;报社组织的媒体融合专题培训班,则为全媒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机制保证。这些描写,使文章血肉丰满,更显真实,全媒型人才所彰显的活力,是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的保障。
注重融媒思维
文章从事例选用到语言风格,都注重融媒思维的运用,这是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收获200多万浏览量的秘籍之一。
多用融媒事例。文章开头便介绍了由人民日报客户端出品、播放量突破1亿次的现象级产品《人民领袖》,以及春节期间刷屏的原创互动H5产品《@所有人,习近平总书记给咱送春联啦》,参与这两个融媒体产品的读者数以亿计。在新春之际,这两个代表性产品,既呼应了文章主题,又迎合了受众需求。此外,文中介绍的“唱出我们的爱——我爱你中国”、“军装照H5”、《社会主义“有点潮”》等融媒体活动或产品,同样都以其巨大的传播量,让读者产生亲近之感。
善用融媒语言。近两年来,人民日报在融合发展上取得的显著变化有目共睹,报道在这方面着墨颇多,这一特点也给文章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更大空间。比如,文章第二部分最后一段“你注意到了吗?如今人民日报版面上的可视化、新媒体元素日益丰富,二维码越来越多。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你就可以看到一段与报道相关的视频。”短短60个文字,讲得轻松自然,开头以“你注意到了吗?”作为提示,这种对话式的语言,变“内容灌输”为“主动讲解”,有效拉近了文章与读者的距离。
正如读者所说,人民日报让党的声音传遍世界,让中国话语回荡世界。《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一文,是对两年中这些代表性声音和话语的集中梳理,传递了思想的力量,激发了前行的动力。
(来源:研究事儿微信公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