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记者手记:记录历史性一天 标定职业新起点

2018年03月20日13:16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记录历史性一天 标定职业新起点

  2018年3月7日,对广东的改革发展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于我个人而言,也是职业生涯中永远难忘的一天,为我标定了职业再出发的新起点。

  当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团审议的消息传来之时,广东的媒体记者都感到很振奋,同行相聚,无一不是在激烈地讨论着这个话题。

  上一次总书记参加广东团审议是在2014年,时隔4年再下广东团,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下团组的历史,有此待遇的,除了总书记所在代表团之外,也只有广东和辽宁了。再加上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此次又是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大家普遍都感觉到,这是在释放一种信号,兹事体大,意义非凡。

  事实上,这种信号可以从发言代表身上解读出一二。每一位发言的基层代表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社会群体。从只身南下打拼的农民工,到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再到赤手空拳创业的海归,这些追梦者沐浴改革春风,抓住时代机遇,一步步接近人生梦想,成为改革开放40年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中国面孔”。

  比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饰有限公司客服部总监米雪梅,从1997年来到广东,连续务工已有21个年头。其间她进出3家企业,做过女保安、车间统计、车间厂长助理、跟单员、工艺技术师、现场品质主管、客服部经理等多个工种,尝遍世间酸甜苦辣,深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真谛。

  另一名“追梦者”刘若鹏,他所创办的企业则一直在总书记的关心下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后的第23天,总书记视察了他所创建的光启研究院,“在这里待了一个小时,给了我们7分钟的嘱咐。”此后每隔两年,刘若鹏就有机会向总书记汇报一次,他感叹自己是历史的幸运儿。

  这些幸运儿想向总书记说的千言万语,最终都浓缩在8分钟的发言之中。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更多基层的心声,他们精心准备、细心打磨,熬通宵、数易其稿都是常事。

  其他代表也是蛮拼的。与总书记短促的握手时间,除了自我介绍以外,大家都抓紧时间汇报工作。“就几秒钟,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提供最有效的信息,让总书记记住,我反反复复打了好几次腹稿。”代表说道。

  作为记录者,媒体同行也纷纷使出看家本领。3月7日,广东代表团的住地首都宾馆,到处都是架起的“长枪短炮”。当天一大早,忙碌的身影穿梭往来,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让人不由得绷紧神经。

  对发言基层代表的集体采访安排在下午一点,为了抢占有利地形,各路记者早早吃完午饭便来到指定采访点。大家身上都有同样的硬任务:每个参加汇报的基层代表都要全覆盖、全记录。

  为了捕捉代表对总书记下团组只言片语的体会感受,不少媒体在开会前一个小时便早早“摆开阵仗”。

  采访完一天的日程,为了第二天的选题,经常在晚上10点以后叨扰代表。当夜敲完最后一篇稿,已是凌晨1点,实在不好意思再去打扰,便给相熟的代表发微信约定第二天的采访事项。没想到几秒后代表便回了一个笑脸,一问才知道,这位代表正在奋笔疾书总书记下团组的心得体会,“学习讲话精神也不能留过夜啊”。

  连续12个小时的高速运转,3月8日出版的《南方日报》“总书记下团大型系列报道”浓墨重彩,以19个整版的体量,创下了报社历史上多项第一。

  广东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面对新时代新起点新任务,我将怀有初心,努力以深入一线、反映真实、感动人心的新闻作品传播好广东声音、讲述好广东故事,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加油鼓劲、提供强大正能量。(《南方日报》记者 骆骁骅)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