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大爱无疆使八十载岁月遗落与重拾

——读冯雪松《方大曾:遗落与重拾》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乔云霞
2018年03月26日09:42 |
小字号

我最近读了本图文并茂的好书《方大曾:遗落与重拾》,感触良多,想用《大爱无疆使八十载岁月遗落与重拾》标题,来表述我多日反复阅读的体会。

方大曾,1912年7月出生于一个外交部职员的家庭,家境殷实,1930年考入中法大学经济系,前途似锦。按照一般人看来,他完全可以过上平平安安、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他偏偏爱上新闻这样一种高危职业,追求当一名新闻记者。他积极参与民生、战争、风物等拍摄和报道,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民众命运的同情者、国家兴亡的关注者。方大曾是首位到达卢沟桥事变现场的摄影记者,是现场报道“卢沟桥事变”的第一人,是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拍摄的大量影像是当时国内主流媒体,乃至西方媒体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手信息。方大曾,最后一篇见诸报端的文章是1937年9月30日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平汉北段的变化》,自此杳无音讯,生命定格在25岁。他的亲人和朋友长期寻找他,但是社会上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中国摄影史》对他的记载寥寥无几,《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记载简约。

方大曾是有新闻理想的,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情有独钟的信仰,他以身相许,以心相许,为了这种信仰,他可以赴汤踏火,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他的新闻理想、职业素养、专业精神和爱国情怀,都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和学习。中国新闻史学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先生对方大曾有很高评价:“与范长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序)方大曾,在创作最活跃的两三年里留下了大量在摄影技艺上可与其同时代的摄影大师布列松、何奈?布里、尤兰史?密斯齐相媲美的作品。

《方大曾:遗落与重拾》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副总监,高级编辑冯雪松所著,由新世纪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的新书。该书从新近发现的方大曾遗物、遗照入手,经实地踏查、求证,运用最新研究成果及新史料、新线索,近一步走进方大曾丰富的个人世界,并梳理出了他的师友圈,社交圈及鲜为人知的特殊经历,角度新颖,可读性强。百余张方大曾私人照片连同部分家人、朋友及同学的回忆首度公开;并首次发现方大曾作品中拍摄朱德的照片,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使用过的照片和李大钊葬仪照在方遗作中发现,更使得他的传奇人生更加精彩,更加传奇。本书与《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是姊妹篇,一脉相承,互为表里,继续沿用纸上纪录片的写作方式,伴随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再寻之旅,接近和感知鲜活人物,史料详实丰富,不断有惊奇出现。令人巧合的是,故事中有故事,方大曾是由著名记者范长江介绍加入《大公报》的,两人是好朋友。1940年12月10日,沈钧儒的女儿、方大曾的堂姐沈谱,由邹韬奋介绍与范长江结婚。这样范长江又成为方大曾的堂姐夫。2017年6月10日,在范长江故居(纪念馆)举行“《解读方大曾:方大曾作品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的阅读笔记》首发仪式”,深切缅怀中国战地记者先驱、杰出摄影家方大曾先生,有使范长江、方大曾两位挚友在此相聚。真是无巧不成书。

之前,冯雪松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出版《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荣获了各种奖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特等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

方汉奇先生对《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和姊妹篇《方大曾:遗落与重拾》的评价是“为学当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当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这是前人对学者治学态度的一种期许。这种期许,在冯雪松的这两部新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两本书的作者为了发掘和深入研究方大曾这一历史人物所作的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努力,和那种鍥而不捨的精神,是值得充分赞扬和肯定的。

冯雪松在寻找方大曾的路上找到了自己,是他最大收获。他说“人生苦短,追寻路长,十八年来的这一切,让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方大曾:遗落与重拾》第331页)1999年底,一个偶然机缘使冯雪松知道了方大曾,此后便开启寻找方大曾的漫长之旅。在网络还不普及的世纪之交,冯雪松只能从图书馆的旧刊库开始,一本本翻找。泛黄的纸页、四个半月的时间,冯雪松在“故纸堆里考古”,找到《卢沟桥抗战记》《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集宁防空演习》《日军炮火下之宛平》等通讯、照片,方大曾的战地足迹开始隐约可循。它不同于史学研究者们的纸上考古,更注重参与、存在、看见的表述体验,通过感性发掘传递给受众。方大曾的这个选题就是通过历史与现实交织推进的方式进行的。冯雪松曾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等地寻访,查询大量史料,采访百余人。冯雪松在《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自序中说寻找方大曾:“是一次关乎历史追问的行动,也是由媒体人通过影像表达,进行的一次历史书写。”“如果说,最初的寻找完全是出于对人物的兴趣和探求未知的欲望,过程中,随着了解的深入,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传承爱国、奉献、敬业的精神,弥补国家记忆,是责任、是担当、更是使命。方大曾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在冯雪松职业生涯中与方大曾相遇,是一件幸运的事,也展示了他大爱无疆,知行合一的新闻职业精神。

寻找方大曾18年,是因为冯雪松心中有大爱。爱是一种心底的感觉感受,无形的东西,“心相随,爱相随。”。他心底纯洁善良,有家国情怀,是大爱。“小爱”是维系着亲情、爱情和友情,是家庭和谐,是社会安定的基石。大爱,是由爱情,亲情,友情的一种延伸,是宽广博大的爱,是无私奉献的爱,不要任何回报、不带任何条件的爱。冯雪松在寻找方大曾之初,曾经给当年方大曾出现过、采访过的地方发去信函,希望找到线索、信息或者得到帮助,但石沉大海,均无回音。先期采访,他一个人或火车或汽车或步行,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到蠡县,去史志办、博物馆、报社查询资料,询问情况,他曾被看成了假记者,也曾被拒之门外。《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的版税冯雪松全部捐出用于推广方大曾事迹。在“方大曾校园行”公益活动中,冯雪松用两年的时间里陆续走访了国内外二十余所高校,坚持“业余时间、自掏腰包、不收讲课费”的原则,为的就是把方大曾这位年仅25岁就牺牲在战场上的年轻摄影家的事迹传播出去。冯雪松有新闻职业精神,所以善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推进文明进程中,扮演建设性的角色。他拥有开阔的胸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他的心目中,是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他有大爱,所以境界高尚,志存高远。“大爱”是社会文明的标杆,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信仰,有无大爱是这个国家、民族社会制度是否文明、精神情操是否高尚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世界因爱而精彩,人生因爱而辉煌。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