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匠心的内涵与传播
——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年度对话系列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围绕匠心的内涵与传播而展开,从技术、管理、国家等层面揭示了匠心的定义,指出了匠心精神的渊源,并且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与匠心继承、传播、发展的关系,由此指出了塑造匠心、实现匠心的个性化和传播匠心的途径。
【关键词】匠心;内涵;传播;新媒体时代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工匠精神”迅速流传开来,成为高频词,出现在各行业的管理和运作中。不少新媒体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对其进行发掘,如新浪浙江在2017年8月31日举办的“致匠人·匠心无边”颁奖典礼暨匠心高峰论坛中提出做“匠人”、守“匠心”、传“匠艺”、扬“匠魂”。
由此可见,“工匠精神”从一个抽象的客观存在到具体个性化的存在,仅仅一年就完成了传播过程。更有各级政府和民间的匠人组织推广匠心精神,如“匠心小镇”——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山口镇,实现了“组织―个人”与“个人―个人”之间的传播。
那么,什么是匠心?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为何需要匠心?怎样传播匠心?围绕以上问题,该论坛主题演讲及沙龙主持嘉宾——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陆地教授做了详细的阐述。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吴:什么是匠心?怎样理解匠心?您能给出一个定义吗?
陆:匠心的内涵非常丰富,层次多样,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个人来说,匠心是热爱从事的事业、脚踏实地、恪尽职守;从技术层面来说,匠心是“专注走心”、精益求精;对管理者来说,匠心是有规可循,始终如一;对国家来说,匠心是对整个民族简单做人、专心做事的肯定,是“质量之魂”,是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保证,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保障。总的来说,匠心是坚持、传承、创新。匠心不是传统手工艺工匠的专属,而是各行业坚守的准绳,是一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准绳。
吴:您刚提到匠心不专属于传统的手工艺人,那么我们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该如何理解自己是匠人呢?
陆:以前各行各业均以“匠人”之名自称,比如老师自称为教书匠,园艺师自称为花匠,修钟表的人自称为钟表匠等。在社会语境中,工匠成了一种职业的代名词,并延续到上世纪末,比如:大师往往被称为“巨匠”,这样的提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对匠心的褒扬。如今,这种提法少了,比如我们也很少给自己“新闻匠”等诸如此类的称呼。但是,匠心作为不忘初心、精耕细作、日臻完美的精神理念,适用于每个行业。因此当李克强总理提出弘扬“工匠精神”之后,各行各业一呼百应,掀起了匠心浪潮,不单对中国制造业,对其他行业也有了明显促进。比如,媒体人更加重视在“三勤”,即腿勤、耳勤、手勤上下功夫,提升内力,注重新闻品质与内涵,而不是单纯追求新闻的“短、平、快”。
吴:在您今天主持高峰论坛的时候,提到了“新媒体时代”,请问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它对匠心有什么影响?
陆: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它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智能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当今,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它有传播速度快、信息海量等特点。
新媒体带来的快速大量的信息每天充斥着受众的心理空间,在丰富受众生活的同时,也给受众带来了许多困惑,不知该如何选择信息。而匠心带给受众的信息却相对专一,即对某种职业的坚持。这样,海量与单一之间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的人倾向于前者,忙于消费那些多如潮涌的碎片化信息,忘记初衷;有的人沉醉于虚拟的环境中;有的人选择后者,拘泥于自己的小圈子里。我觉得,要想在飞速与舒缓、海量与单一、碎片化与系统化、虚拟与现实诸多矛盾中找到平衡,需要以匠心为本。匠心不仅要求我们传承,更需要我们进取,这促使我们和社会各行业打交道。那么,选择性地及时了解新媒体提供的资讯,对发展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有帮助的。
匠心也是一种稳中求变的事物,不是传统的代名词,不能不假思索地就认为新媒体时代就必然吞噬传统的一切,包括匠心。相反,新媒体的跨时空传播特征、互动性等特点,还能够帮助我们分享信息,构筑有效的传播和交流环境。如果对新媒体能加以合理利用,巧妙选择,我们很有可能繁荣传统,重塑匠心。传统匠人贾勇,2017年亮相广交会获得了大奖,随后又通过互联网、微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宣传自己的理念,交流自己的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试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匠心情怀的新媒体化。
吴: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寻求匠心呢?
陆:匠心无论对哪个行业来说,都是一种情怀、一种信念,“情之所至,心怀系之”。其效果是人与事业结合,人在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要铸造匠心,首先要认识文化、责任、弘扬这三方面。
匠心不单是个体现象,更是一种长期传承的文化。文化意味着社会广泛认同,是人们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匠心作为一种文化,确切地说,是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生活方式、工作态度、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不能狭隘地理解匠心,应将之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来看待。在新媒体时代,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看似费时的手工艺被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替代,慢节奏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时代的车轮碾压着,在这样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想要找到宁静,就需要借助匠心承载的文化来沉淀自身,获得情感和理念的寄托。
责任是指对社会、职业、受众以及其他一切相关的人的使命感,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的承诺,是始终付诸行动的大爱。一个人没有责任心,那么再好的职业也止于每天钟摆一样的重复劳动。一个人有责任心,才能成就辉煌的事业。获得2017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的顾少波,自2010年学习制作青花瓷以来,时刻都在钻研制瓷技巧。在G20杭州峰会期间,顾少波和陈伟强联手打造的青花瓷作品“和盘”,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嘉宾,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见证,受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泛报道。所以说,文化能让匠心久远,而责任能让匠心更加强大。
弘扬不仅是薪火相传,而且是一种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实践。具体到各行业,弘扬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或者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的管理。我们在弘扬匠心精神的时候,可以利用新媒体在内的各种资源,开展各类肯定匠心、匠人、匠魂的活动,让群众参与进来,通过实际体验感受工匠精神的伟大,然后试着从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事业,在坚持中超越自己。匠人,其实最难超越的是自己。
吴:作为个体,怎样拥有不同于他人的匠心?
陆: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新媒体时代匠心个性化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职业也不尽相同,这就涉及对各自匠心的构思和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匠心独运”。要铸造自己的匠心,得厘清“传承”“个性”“超越”三者的关系。它们同为匠心的三个特征,但是对每个人来说,这些都是独到的,其构成和比例成就了各自匠心的独到之处。
吴:您谈了对匠心的认识,以及构建匠心的途径,那么在新媒体时代,您认为匠心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呢?
陆:核心是专业、职业与敬业。
专业是指人们长期从事的各项业务、学业或职业种类的总称。专业代表对某个领域的精深和圆熟。一个人要做到对自己的业务非常专业,势必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付诸匠心无以专业。所以专业是匠心精神的核心之一。
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劳动者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分工,为社会提供服务并实现自身的价值。职业是变化发展的,有其社会性、规范性、技术性和时代性。新媒体时代发展非常迅速,响应时代召唤的方式就是用一颗匠心来呵护职业,在一天又一天的平凡中完成这些壮举,推动时代不断前行。所以,职业精神是新媒体时代匠心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敬业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可以看出一个人对学业和事业的态度。敬业很多时候意味着抛弃功利,默默奉献。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将事业做得更深更远,也需要一批不计名利的敬业者成为社会的脊梁。
吴:以上我们讨论了匠心的内涵。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将匠心传播开来?
陆:非常有必要。匠心是一种文化自信。我们自古就有巨匠、名匠,这些先辈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塑造了中国气质。比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制陶人叶王自幼跟随其父学习制陶。他最初擅长捏制戏剧人物形象,后钻研花鸟、瑞兽、文具等形象,并将这些付诸陶器、瓷器的构型。他捏制的器具精巧别致,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平,其作品赴日本万国博览会展出,深得好评。如果追溯到更早时期,隋代的李春和他建造的赵州桥;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和他的各类发明,都谱写出了中国匠人的传奇。他们用匠心铸造的作品在世界文化中流光溢彩,比这些瑰宝更能打动人的是透过历史陈迹的那颗朴实敦厚的匠心,它温暖了无数华夏儿女。我们至今看到这些作品,都能感受到匠心的温度,感受到那种融入了生命的对文化的热爱。
另外,匠心还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道德准绳。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行业相互碰撞、融合,焕发出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如传统手工业如何生存的问题,传统技艺如何从小众匠人走向大众的问题,以及各行各业追求经济新常态时如何构建心理常态的问题。匠心是一种很好的道德操守,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焦虑,同时能减少行业激烈竞争带来的道德滑坡。
因此,很有必要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匠心,让每个公民明白匠心的实质、理念和根源,这就相当于为这个时代的发展助力。
吴:您详细分析了传播匠心的必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传播?
陆: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各类活动、公益组织、学术机构、艺术形式等媒介传播匠心。
就匠心的传播来说,我强调运用与新媒体相关的媒介资源。新媒体最初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等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目前来说,新媒体的相关媒介已经超越互联网,包括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虚拟世界、多媒体、人机界面等。这些媒介都为分享新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所以它们能够为传播匠心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匠人可以通过这些媒介进行业内交流,打破行业边界,突破传统边界,在坚守的同时寻求创新。
公益组织的非功利性与匠心的无私奉献情怀不谋而合,因此凭借公益组织传播匠心也有其内在的优势。
吴:您列举了匠心传播的媒介,您能给我们谈一谈传播方式吗?
陆:匠心是一种意识上的东西,传播时我们最好将它具体化、实体化,让它有可观可感的形式。
我个人认为,可以采用体验、教育、消费等方式进行传播。
体验式传播实际上是一种受众与媒介和信源的互动与交流。体验式传播在非遗项目展区、旅游景区等文化传播场所比较常见,比如2017年6月在山东省滕州市召开的第三届“鲁班文化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大胆创新活动形式,采用体验、表演、观摩等手段吸引受众参与,让工匠精神贴近生活,这有利于受众获得真实感受,增加他们与文化的黏合度。
通过教育进行传播易被拥有一定社会资源的文化组织所采用。例如,新浪浙江品牌公益栏目《点赞希望》第五季即将启动。届时匠人将深入乡村,给少年儿童上一堂生动的“手艺课”。
采用消费的方式进行传播也是一种具有实效的方法。对匠人和企业来说,能保护他们的合理利益;对消费者来说,可获得价廉物美的商品,享受匠心带来的高品质生活,这也是一种双赢。
吴:最后,请您谈一谈匠心的传播策略?
陆:匠心的传播应该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不单从新媒体发展背景、经济增长层面促进匠心传播,更应该重视其道德层面的意义。
匠心传播策略应重视从匠人到匠人组织,再到社区,再到大众的“点、线、面、体”的传播。与匠人自守技艺相反的一种做法是,少数人未满“学徒期”,便急于推介自己,热衷于曝光在镁光灯下。这些缺少积累和沉淀的表层传播实为宁静守心的匠人们所不齿。因此,匠心传播的过程,我们可以和匠心成长的过程对接,消除传播过快给匠人们带来的浮躁感,抑制依赖媒体成名的功利化动机。匠心始终要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厚积薄发。
匠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道德操守,不仅促进了华夏文化的发展,而且在制造业见长的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都颇具影响力。它在塑造中国工业乃至各行业精、气、神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世界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因此,在传播匠心时,我们应看到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巨大的反作用,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结合起来,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最后,我想谈的是,传播策略可以多元化。创设中国匠心文化节就是很好的途径。除此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创意城市网络”活动也给我们利用新媒体传播城市匠心文化带来了一些启示。
总之,国家、社会、个人的力量如果能凝聚起来塑造和传播匠心,那么,匠心会成为新媒体时代产业、文化、道德的基准,甚至成为我们每个人不可缺少的涵养。
(陆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浩浩为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