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民日报,70年正青春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你一定知道,今天是人民日报70岁生日。评论君在后台收到许多祝福,非常感动。无法一一放出这些留言并回复,请大家谅解,在这里一并道一声感谢。
有位网友在后台说:“未来,你的每一个生日我都陪你过。”字数不多,风轻云淡,但评论君还是心头一暖,泪水差点从眼角溢出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就像我们每天精心策划,想为大家呈现更加精彩的内容;而你则每晚守候,读完了文章才能安心入眠——这不简单是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而是无言的约定,是默契的陪伴。很多时候,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70年,25542期报纸。也许你与评论君相处的时间还不长,但几代中国人始终与人民日报共成长。你,我,我们,一起记录历史的变迁,共同见证着、参与着一个伟大民族向着未来的行进。感谢你们,一路同行。
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举行的征文活动中,评论君读到许多小故事,虽不一定事关家国天下,却同样感人。有位读者讲,他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上级组织为每个村订阅了《人民日报》,但只有一份。为了能抢先阅读,他自愿成了从生产队到大队部取回报纸的“投递员”,每日奔波之苦换来了第一个阅读报纸的“待遇”,心中非常满足。
还有一位读者回忆,中学时候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就喜欢写上“据《人民日报》报道”,或者“《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说”,感觉似乎只有这样,论证才格外充分、格外有说服力,高分作文才算是揣到了兜里。
这些趣事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却是一代人的青春和记忆,反而让我们感觉格外亲切,读起来格外让人着迷。
70岁,早已不再是“古稀”的年岁,却不改“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对人民日报这张报纸来讲,70岁正值风华正茂,是又一场追梦旅程的开始。
1948年,人民日报创刊之初,一辆辆牛车把报纸从河北平山里庄一栋普通农舍中送出,新鲜的墨香那时还伴着未散的硝烟;1992年,人民日报率先建成卫星版面数字传输系统,全国33个承印点同步接收,实现“当日看当日报”;今天,编辑在后台敲动键盘、点击鼠标,读者就能在第一时间享用冒着热气的新闻和评论……抵达读者的速度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这样的“逆生长”令人惊喜。
1951年,人民日报刊发源自朝鲜战场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时间,“最可爱的人”成了人民子弟兵的代名词,后来这篇文章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更加广为人知;去年,人民日报推出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读者纷纷上传自己的照片,生成专属军装照,晒在朋友圈里,这款产品点击量累计达到11亿次。跨越近70年,两个“爆款”,虽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却同样激发起强大的爱国拥军势能,汇聚起全社会的正能量,成为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年两会期间,手指舞《中国很赞》刷屏,年轻读者惊呼:有了新形式新渠道,正能量也能让人“上瘾”;发布不久的“人民号”,拒绝“失控的算法、混乱的算法、危险的算法”,坚信技术不应抽离价值;你正在阅读的人民日报评论微信的公众号,也是党报评论向新媒体伸展出的一枝,让你看到既一样又不一样的党报评论君……新技术的运用,让正能量更强大、让主旋律更响亮,这也启示我们:真正的创新,不是简单跟在技术的背后亦步亦趋,而是要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有自己的价值坚守。这正是一张“70年正青春”的报纸应有的“人民范儿”。
常有人感慨,70年风云一纸书。今天的人民日报却已不只是一张报纸,而是拥有报网端微等10多种载体、400多个终端平台,覆盖用户7.86亿人次的“人民媒体方阵”。难怪许多读者说,不仅“每逢大事,必看人民日报”,而且“每天上班路上、睡觉前,也少不了人民日报的陪伴”。
在评论君前天推送的微视频《畅想——未来的人民日报》中,“未来,在空气中挥挥手,就可以阅读人民日报”“未来,人民日报的材料或许是可以吃的”,这些畅想绝非异想天开,而是一粒粒希望的种子。“70岁的人民日报,比你想象的还要年轻”,因为一张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报纸,永远不会老去。
这正是:陪伴是长情的告白,创新是不老的秘密。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彭 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