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四步走"

齐雅文
2018年06月19日13:20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四步走”

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与企业签约,共同打造应用型人才。 资料图片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科专设学院,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以扎根地方、改革创新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梳理我们项目的建设,始终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要求。”在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何村看来,所谓应用型就要上接天气,下接地气。

专业改革

多角度培养复合型人才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提出了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以本专业为主,同时学习其他专业的主要课程。该学院打通了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4个专业,选出主要课程,确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目前,各专业均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闻思想研究、新闻采访写作、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后期制作、摄影摄像等8门主要课程。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开设了报纸采编实战训练、新媒体采编实战训练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及与地方接轨的旅游新闻写作、旅游风光片创作、地方戏剧创作等课程。此外,该学院还推出了针对教师的授课参考,规定了每节课讲授、讨论、写作、答疑、讲评的具体时间要求。

“我每次课上都会围绕社会上的新闻热点,让学生们分享个人观点,然后进行点评指导,最后由学生根据本节课内容展开讨论。课下还会指导学生自己做微信公众号、制作短视频等。”执教新媒体方向课程的教师闫朋辉将该学院的教学改革理念融进了自己的课堂。

自2015年开始,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推出了毕业论文改革措施,毕业生可以选择以深度报道、电视短片、微电影等在校期间创作的作品参加毕业答辩,各专业的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其他专业的答辩。

实践教育

全方位提升应用能力

“几年来,我院学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何村表示,“通过4年来的实践,我院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开设实践课堂67个,建设实践团队171个,实践课堂和实践团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9月,该学院被黄山学院确定为首个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院系。4年来,学院争取学校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综合虚拟演播厅、综艺演播厅、广告摄影棚、摄录像实训室、全媒体实训室、播音专业教室等省内外一流的实训室。同时,建设微电影基地、电视台、摄影基地等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参与实践学习。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自学院成立以来,各实践团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共拍摄微电影400多部,参加各类专业赛事100多次,获奖100余项;400余名学生加入省级、市级专业协会,如安徽省影视评论协会、黄山市摄影家协会、黄山市舞蹈家协会等。

“我在报纸实践中,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一个新闻事件,以及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新闻采写、报纸编辑知识用到报纸制作中。”作为校报负责人,2016级新闻学专业的袁津津收获颇丰。据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采写编能力,该学院还开发建设了实训网站4个、微信公众号13个。

多方合作

共创多赢局面

打开文化与传播学院官方网站的学院概况一栏,可以看见黄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委、报社、电视台、社科联等单位领导的名单。这是该学院成立的安徽省首个由用人单位组成的院务管理委员会,由相关行业专业人士组成。院务管理委员会对学院的发展、改革等重大问题参与意见,并以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院进行指导,是与地方社会各界建立稳定、全面、紧密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该学院还分别在电视台、报社等单位建立教师工作站,培训双能型教师,并聘请媒体专业人员担任学院客座教授。

为进一步加强合作,该学院还与地方合作创办了黄山市文化委大学生艺术团、《黄山日报》大学生生活专刊、黄山市摄影家协会大学生摄影基地、安徽电视台“达耳闻”大学生基地、中国微电影网大学生基地、黄山舞蹈家协会大学生基地和黄山市旗袍协会大学生基地;组建网易安徽大学生记者团、黄山新闻网大学生记者团、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研究基地——安徽媒介素养研究教育实践示范中心;引进腾讯黄山频道进驻校园,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参加实习实训。

同时,该学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支持合作单位的发展,为地方提供服务。如为黄山市培训新闻记者、评选新闻作品,利用综合演播厅为黄山电视台录制综艺节目,为安徽、山东、江苏等县级电视台作学术讲座,还与歙县电视台签署协议合作拍摄微电影等,并为共建单位提供拍摄设备等支持。

服务地方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如何培养文化传播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承担社会责任?教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责任融入课堂。”何村表示,“我们组建的这些实践团队,坚持深入社会采风、体验生活,坚持深入农村开展社会调研,坚持到农村中小学支教。”

该学院组建的大学生艺术团和大学生话剧团、大学生旗袍队,多次参加当地政府的大型演出和“三下乡”演出;大学生摄影实践团队深入乡村拍摄;大学生融媒体实践团、大学生电视台活跃在城市乡村;大学生“三农”实践团队撰写了农村社会调查《乡村纪事》。学院服务农村、服务百姓的举动,广受当地群众的好评,也多次被媒体报道,被赞誉为“黄山大学生亮丽的风景线”。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宣讲团坚持4年为乡村小学宣讲媒介素养知识,指导小学生创办报纸、小学生电视台和广播台。“这两年,我感觉那些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容易在网络诱惑中误入歧途。看到农村孩子对媒介素养知识的需要,我心里有一种使命感,想教会他们更多东西。”2015级新闻学专业的范欢送以使命感评价自己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宣讲团的经历。

学生通过服务地方的机会,踏上了社会的大舞台,并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承担社会责任。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在短短4年的发展中,正以学生的一个个奖项、学院的一个个荣誉证明着这条专业改革之路的价值所在。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