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姚雪松:最好的公益是力所能及
编者按:目前,我国有1.2亿人存在听力障碍,其中听力语言残疾者达2780万人。7岁以下聋儿有20万,每年还有3万新生聋儿。这些聋儿如果在7岁前得到及时治疗,其康复率可以超过90%。但是,目前聋儿救治方面的情况并不理想,2012年3月2日,在第十三个世界爱耳日之际,“爱的分贝”聋儿救助项目正式启动。“爱的分贝”是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经过近一年的走访和调研后,发起的一项对贫困聋儿进行人工耳蜗手术资助、康复训练资助、聋儿家长培训;对社会大众进行爱耳宣传、听力知识宣传和普及等为一体的公益项目。“爱的分贝”整合多方资源,建立第一个为聋儿家庭提供“一揽子”服务的网站。还集合全国播音员、主持人的力量为听力发展阶段的儿童提供“听书”内容,举办朗诵会,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用于聋儿的救助。本期栏目记者有幸采访了中央电视台优秀主持人、“爱的分贝”理事长姚雪松。姚老师作为一名主持人,他把智慧、欢乐和爱给予了这个舞台;作为“爱的分贝”聋儿救助项目的理事长,他更是尽心尽力地做好公益项目。他思维理性,智慧丰盈,勤奋,善良,善于尝试,敢于挑战,被称为最“变脸”主持人,本期栏目让我们走进雪松,聆听他主持工作中的感悟以及在传播公益中的体会。
姚雪松,男,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节目主播,主持《第一时间》《经济信息联播》《中国财经报道》《国际财经报道》《财经人物周刊》等节目。任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1996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任《商务电视》栏目金融记者。1997年,报道亚洲金融危机,并开始担任节目主持人。2003年担任《经济与法》栏目主持人。2008年主持《财富故事会》栏目并担任《第一时间》栏目读报板块主持人。2009年开始担任《财经频道交易时间》节目主播,2015年主持央视3·15晚会。2017年获首届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全国评选金牌主播荣誉称号。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雪松老师,您好!很高兴可以采访到您。主持人是传媒界的旗手,对观众的思想和舆论导向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新闻类节目体现得更为明显,那么您作为一位资深主持人,能否给读者讲一讲您的一些主持经验?
姚雪松:您好,很高兴接受贵刊的采访!主持人的确需要有很高的政治意识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正确地引导观众。政治意识和舆论导向是对主持人这个特殊岗位的一些特定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随着工作年限的不断增长,这种意识会不断增强,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工作习惯。做为主持人,首先从思想观念上、从这个职业的根本要求上需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这种观念就是中国新闻体系中强调的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刚入职的时候,我们所服务的机构都会把这样的一些新闻导向的观念、管理制度和工作理念教给我们。这种价值观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加强着、巩固着。所以我认为这种观念也是伴随着工作自然而然形成的。主持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时刻把政治方向这根弦、舆论导向这根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根弦绷紧,并正确地理解,然后践行。
记者:您和央视主持人如王小丫、张泉灵、康辉等参加“让爱的分贝响亮华语名主播公益朗读”的活动是为一些贫困的听障儿童所做的,您经常参加这些公益活动,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做这个公益活动的感受?
姚雪松:“爱的分贝公益积金”是央视主持人的群体共同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主要救助群体为贫困家庭中的听障儿童,资助的项目是为他们捐赠耳蜗进行手术植入,还有一部分的康复训练的资助。是否符合资助要求,需要专业的慈善公益慈善基金会进行审核,包括案例的评估、是否符合我们的就诊要求等。我被大家选为理事长,主要就是为基金会做好服务工作,参与该项目的央视主持人每个人都是理事,他们都有各自不同工作。“爱的分贝”诗歌朗诵会是这个公益基金会的品牌活动,是目前为止唯一跟“爱的分贝”相关的一个活动。
这几年我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对慈善也有了更一步的认识。慈善其实是我们每一位普通人身体力行的事情。慈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到了,即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做了,这就是慈善。所以当时我们就有这样一个理念,做我们力所能及的慈善,所以就选择了听障儿童这个群体。当然,当时也选择了好几个方向,最后认为听障儿童救助项目跟我们有关联,因为这个事本身跟我们专业是有关系的。我们主持人是说话给人听的,而他们又听不见,所以最后选择了这个项目,从此“爱的分贝公益积金”诞生了。
作为一个公募基金,就是要把这件事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大家才能够把爱心汇聚到一起,让社会各界都来献爱心、做慈善,哪怕一人一毛钱、一块钱,只有大家的心是善良的、是有爱心的,积少成多,最后肯定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这又是我们一个天然的优势,我们就想既然是找到这么一个跟我们专业相关的方向,那能不能用我们的专业为这个品牌做点什么事呢?后来成立了一个朗诵会。这个朗诵会从小型的在会议室里面跟粉丝之间的交流,最后发展到在剧院。老百姓都说做这种事情算是积德行善,其实我们只是想利用我们的岗位资源,还有一些天然的品牌优势,另外就是大家对这个群体感兴趣。这些都是天然具备的,所以做起来比较顺手一些。
我认为,做善事也好,做慈善也罢,都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因为最大的慈善或者最大的公益就是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要负责,最好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麻烦别人就是最好的!很多企业家都做公益,可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第一个慈善就是管好自己的企业,管好自己的员工。一千个员工,也就意味着有一千个家庭,那么一千个家庭背后又有多少个相关联的人呢?这个慈善的意义是最大的。
做一件好事不难,但是你要一辈子做好事就很难了。对于做善事来说,其实每个人就是一个小小的基金会,他的社会资源如果集合在一起,那就意味着就会形成更大一个基金会。所以我们要发动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
我一直倡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你擅长的领域成就自己,这才是你做一切其他事情的根基,才能有能力去帮助和改变一些事情。我们利用了我们的优势和资源,聚在一起去做一件有意义且喜欢的事情,所以目前来说,“爱的分贝公益积金”做得还比较顺利,也帮助了一些听障儿童和家庭,当那些听障儿童能听到声音时,我们的内心还是比较自豪的,也很欣慰。
记者:我之前在您的微博里看了一句话,觉得特别好,“所谓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不想做手边的事,只想做天边的事,小事不肯干,大事就轮不到你。趁跌倒还能站起来的时候,要先学会脚踏实地。”如何诠释这句话?
姚雪松:这句话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我刚才说的为什么要做“爱的分贝”,这也正是我们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在做。其实这段话说的都是普通人的常态,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能做到的人不多,而且能把它做好的人就更少了。比如刚刚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有些人认为这个数字很庞大,肯定实现不了,但有些人认为这挺容易的,但实际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其实难的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在于能否坚持下去。一件事做时间久了,往往会产生枯燥感,就容易造成滞待,这个时候最容易放弃。所以说,凡事贵在坚持。
其实我们小时候受教育都是一样的:从小就要树立一个宏大的理想。这是我们的社会环境和人的心态,造就孩子一定要树立宏大的理想。但伟大也是从小时候、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没有去做的时候,并不知道距离这个目标有多远。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人们成长的过程,其实都是在逐渐地认识自己,认知自己的内心和认清自己的本质。 “一万小时”定律说的就是无论事情大还是小,只要去做并且坚持下来,最后它就是一件大事。比如现在我们提倡的工匠精神,其实说的也都是这样。国外经常能看到很多的手工艺者,他们生活得很有尊严,他们做的事情都不大,比如他们只是做一个工艺品,但他们坚持下来了,最后就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这个过程中的乏味,恐怕没人能体会,只是看到了结果。现在很多年轻人只看到一些社会偶像精英成功荣耀的一面,而不去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辛酸,任何人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都会遇到荆棘、困难和磨难,但只要坚持下来了,就成功了。
记者:您是一位成功人士,您成功的背后难免也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在您遇见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您是如何去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呢?
姚雪松:作为一个正常人来说,周而复始地做一件事情,每天工作就是一样的内容,难免会产生一些疲惫心里,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调整状态。我认为避免产生疲惫状态的方法还是要坚守自己心里对职业的理想,而这个理想是从从事这个职业开始就已经扎根了,而不是中途学来的。当然,对工作的喜欢和热爱是第一位的。喜欢就意味着要把它做好,但这个过程很难。我有好多优秀的同事台上看起来光鲜亮丽,节目主持得很棒,但台下付出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只有台下一遍又一遍地背稿子、背台词、反复地训练,台上才能出口成章,光鲜亮丽,每个人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即是每天干同一件事情,那也要认真、精心地准备,用心地主持,而且每天都要做好,不容许有一点点的失误,即使是出现一点点的小失误,也会受到自己内心强烈的谴责。
记者:财经类节目以严肃的主,严谨的为主。您主持《经济与法》节目给人感觉是自然流露。为什么您的主持风格能给人很轻松的感觉?主持人说话都语言生动、流畅,富有美感,请您给读者讲讲如何进行朗诵呢?
姚雪松:我认为主持越来越轻松是因为对节目的适应性越来越强,另外追求自然也是我自己的一个职业主张。因为做财经类节目,节目涉及专业性的内容很多。我所做的工作,就力争把这些专业性的东西都能很好地传递给观众,而且让观众听明白。一句话说不明白,我把它掰成两句话,两句话说不明白,那就三句话。总之就是需要用功,正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台上一分钟”。我认为电视节目还是应该是让人听得懂、看得懂。所以我的目标就是“好好说话”。把话说明白了,说的能够入心入耳。我认为主持人都要“好好说话”。第一是内容,将内容用普通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听的人听得懂,听得明白。电视节目不是报纸,我不是读报纸的人。就好像是我们给孩子讲故事一样,我相信没有几个家长是照本宣科的,都要设法表达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如此这样孩子才能听得进去。所以说要“好好说话”。很多人在问:“我怎么不会朗诵?能不能迅速教我朗诵?”其实我也没学过朗诵,我的说话和表达技巧都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出来的。要学会朗诵,首先要通过对文字的理解,然后把它表达出来。对我来说,最大的技巧就是我要把诗或者文学作品变成我的东西,然后说给想要说给的人听。当你能够实现这一点的时候,无论是语音、语调表达的重点、文字的重点都会发生改变。我认为如果能达到这一点,那你就会朗诵了。另外就是要把朗读的对象选择好,无论现场的人有多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首诗是写给爱人听的,那你就很想趴在他(她)耳边把这些话告诉她(他);如果这句话是向全世界宣告的,那就要想,在这么多人面前该用怎样的语言和声音把自己的意图传递出去,这就是朗诵。所以朗诵对我来说,也是“好好说话”。
记者:进入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唯有适应才能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请问您是如何将新媒体的技术运用到工作中的?
姚雪松:我们不把当前的网络媒体称作新媒体,在央视叫融媒体。当一个新鲜事物诞生的时候,那些老的、固有的资源或者原来的一些优势,人们就会有一种排斥心理。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平台,新媒体的说法似乎就意味着原来都是老的、旧的,所以我们提出了“融媒体”概念。新媒体是一种环境,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传统媒体只有利用自身优势与互联网进行相互融合,才能提高其自身生命力。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电视信号的有线传播、无线传播,无非是在传播的手段上不同,但最终拼的还是内容。我认为内容才是第一位的,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公众号,一定要有信息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新媒体特征,随时看到的信息都是最快捷的,最方便的。这就是和传统电视传播方式最大的不同。要将这种不同放大,就要不在乎是不是互联网,不在乎电视信号从电视塔传出来的是有线电视信号还是模拟信号。所以说新媒体诞生,我认为是对央视,尤其是对新闻节目一个最好的传播方式,因为央视就像一个大的通讯社、一个新闻资讯的工厂,每天都会有生产整理出大量的新闻资讯。但是有了融媒体之后,第一,传播方便了;第二,能够把大块的信息碎片化。碎片化更加有利于传播,更适合于互联网产品,但是这个内容从哪里来呢?就给我们做饭做菜一样,那菜是什么呢?其实还是传统媒体,是电视台的记者他们种出来的“菜”。融媒体,我认为是厨师,是一个掌握新技艺的厨师。菜还是原材料,只不过菜的味道、花色变了样而已。这就是我对融媒体的理解。
记者: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您从事主持人工作以来的一些感悟和收获,希望能给初入社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朋友们一些启迪。
姚雪松:不管选择什么职业,还是要问问自己的初心,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喜欢,这犹如选择喜欢的人一样,喜欢他就要付出,就要做出一些改变。而对于一个职业也是这样,要想把事情做好,就像是把一段感情要维持得天长地久一样。要付出,还要懂得坚持,而在坚持的过程当中不是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更正自己的过程中坚持,这样才形成一个正向螺旋式的上升通道,才能推动你的事业不断进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