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8年7月

媒介多维概念及内涵的甄辨

刘建明
2018年08月07日10:15 |
小字号

来源:《西部学刊》

摘要:本文对网络媒体普及后出现的庞杂、错误的概念群进行了梳理和甄辨,提出准确归纳和使用概念是新闻与传播学走向科学化的第一步。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弥漫着崇洋的惬意,部分学者盲目为西方学术观点搬砖,而不去努力发掘学术宝藏。只要研究者从科学探索的愿望出发,提出的见解即使有些疏漏,经过相互切磋和取长补短,都能为该学科的科学性添砖加瓦。

关键词:媒介与网络;概念清理;概念界定;新闻与传播学的科学化

概念精准,确切再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进入新世纪,中外学者谈及媒介使用过许多耳熟能详的新概念,诸如网络、新媒介、传统媒介、平面媒体、自媒体、融媒体、微信、微博,等等;也使用过谲奇冷僻的术语,如微媒介、流媒体、冷媒介、热媒介、软媒体、硬媒体等。甄辩繁杂的媒介概念,正其名,定其位,是正确研究和认识媒介的前提,也是新闻与传播学走向科学化的第一步。

一、“媒介”的界定与“媒体”的内涵

从远古开始,所有信息媒介都是物质工具和表意工具的契合体,由质媒与意媒两部分构成。把新闻或信息媒介解释为“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包括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①表意手段被贬挫,给人造成错觉:媒介主要是指物质工具而言。实际上,信息媒介的严密定义应当是:由意媒与质媒构成的承载讯息的中介物。以此类推,新闻媒介的定义是“由意媒与质媒构成的承载最新信息的中介物”。

意媒作为信息的非物质载体,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构成媒介的核心元素。记录和传播意媒的介质,即质媒,分为人身介质和身外介质,充当信息的物质载体。对媒介内涵突出“物质工具”的作用,抹杀意媒的砥柱地位,就把(信息与新闻)媒介简单地视为介质。正如新闻纸不是报纸、电视信号发射机不等于电视一样,不能把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作为(信息或新闻)媒介定义的主词。

当下,人们还常用媒体这个概念,有时把它和媒介混为一谈。媒介作为集合概念,是指传播信息质媒与意媒。媒体则不同,作为非集合概念,是指某一类媒介形态或具体的新闻或信息机构而言。这种语差约束人们不能混用这两个概念,否则就会酿成思维冲突。如果把“大众传播媒介”称为“大众传播媒体”,把“这家媒体”说成“这家媒介”,总有诘屈聱牙、七扭八拗之感,这是由于概念错位造成的认知错乱。许多人很少注意媒介(medium)和媒体(media)内涵的这种细微差别,常常错用这两个概念。

在互联网出现和普及后,接连出现了“新媒体”“传统媒体”(旧媒体)“数字媒体”“融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全媒体”等说法。除把“数字媒体”说成“数字媒介”尚可成立,其他概念都不能称为“媒介”。因为数字媒介是一种高科技的介质与表意转换代码,极大提升了意媒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的信息量,构成全新的网络媒介。有人使用“融媒介”“社交媒介”“全媒介”的称呼,陷入涵义冲突的窘境,这里使用“融媒体”“社交媒体”“全媒体”才符合实际逻辑。

平面媒体、多媒体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什么是平面媒体?通常指报纸、杂志,人们把电视、网络称为非平面媒体或立体媒体。严格说,电视机展示信息也都在荧屏的平面上,电脑的网页也是平的。把报纸、杂志与电视、网络相区别,称为“平面媒体”,根据不足,涵义不能自圆其说。“多媒体”更是个偷梁换柱的概念:把图像、文字、色彩、音响等多种信息手段融合为一体,是电视和网络的技术功能,不构成一种媒体。“多媒体”概念背离了它的英文词Multimedia的原意。Multimedia的准确翻译是“多媒技术”,“是一种把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s)、动画(Animation)和声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电脑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②把合成图像的多种技术乌龙为“多媒体”,纯属操刀的粗心大意。

二、规范同网络媒介相关的概念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总共诞生了五种信息和新闻媒介,它们的标准称谓是“文字手抄媒介、现代印刷媒介、无线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互联网媒介”,简称手抄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③报纸是印刷媒介的一种形态或类型,此外还有杂志、书籍、通讯社,报纸不是印刷媒介的全部。如今,互联网成为统摄一切媒体的媒介之王,人们由互联网引申出许多概念,但称谓十分混乱,有的概念名实相悖、舛讹妄谬,需要厘清和规范。

浏览许多网站,常常遇到“官网”的概念,什么“华为官网”“小米官网”“顺丰快递官网”“麦吉丽官网”“宝宝巴士官网”……等等。汉语“官”字有特定含义,主要是指政府和国家机关及其负责人,即人们常说的官府、官员。“官网”应当是政府部门主办的网站,其他非官方网站也叫“官网”,就张冠李戴、鱼目混珠了。但长期以来,电脑公司的网站叫“官网”,蔬菜批发公司的网站叫“官网”,化妆品公司的网站也叫“官网”……酌斟起来,让人喷饭。

很多网站都如此自称,把多意的英语词当成单意词,硬译offical website。offical除了有“官方的”“行政的”意思,还有“正式的”“公务的”“办公的”的含义,非政府网站译成“办公网站”或“公务网站”才符合实意。对英文词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死译”引进的概念,无一不铸成错讹。

“自媒体”的概念在我国频繁使用,几乎成为网民达成高度共识的一种特殊媒体。实际上,“自媒体”是个伪概念,在互联网环境下每个网民也不可能创立自己的网络媒体,根本不存在个人的“自媒体”。所谓“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BBS”等,不过是网民利用网络平台发表的文本类型或信息样态,根本不是“自己的媒体”。用户的文本能不能发上网络?是否会被平台删除?不是用户说了算,怎么能说是自己的媒体呢?弄清楚这个道理,就不会把微博、微信平台称为“自媒体”了。

2003年1月美国著名硅谷专栏作者丹·吉尔莫(Dan Gillmor)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期刊上,发表了题为《下一代新闻:我们媒体的来临》(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We Media 在国内被译成“自媒体”。如果是自媒体,用英文表达应是Self media,而不是We Media。丹·吉尔莫(Dan Gillmor)2004年出版的一本书的标题使用了We the Media,应准确译为“我们都是媒体”。吉尔莫在书中讨论了公民在使用网络时也参与提供信息,新闻像是一场谈话,用户在互联网上“发布他们的想法,回应他人,发布图片,分享文件,正在推动在线内容的爆炸”,公众本身已成为媒体。[1]4这是一种比喻。无论We Media还是We the Media,都是指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和传播方式,不是一种媒体。在西方,“We Media”“We the Media”的概念很少使用,只有在中国才有自媒体热。“在今天的美国的主流媒体上,甚至你要找到‘We Media’这个词都颇费周折,如果恰好找到了,源头往往指向中国。”[2]

国内曾一度有人对“流媒体”这一概念发生兴趣,对其界定说:“流媒体是一种信息传播技术;其次,它也是一种整合于网络平台中的传播媒介。”[3]说流媒体是一种传播技术是正确的,但它不是一种媒介。实际上,这是将图像数据压缩后,经过网络分段传送,让网民实时、流畅地观赏视频。传送的数据转化为视频,像流水一样自然连续。无论从何种意义上看,它只能是一种视频传播技术,而不是媒介或媒体。正如维基百科全书解释的那样:“图像的流动是一种多媒技术,它在被提供者交付时不断接收并呈现给终端用户。动词‘流’指的是以这种手段传递或获取文本的过程;是媒介的传递方式,而不是媒介本身。”④

近几年,又出现“微媒体”的概念。据百度百科介绍,微媒体(Micro Media)是把许多微小的博客组成的信息网络看作一种媒体,这种媒体的规模已经到了我们不可忽视的程度;我们把这类由许多独立的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叫做微媒体(Micro Media)。百度百科“微媒体”词条特别强调:“请注意,这个词永远指的是大量个体组成的网络结构,只理解为个体是没有意义的,并且理论上应该有一个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数量的下界。”如果这个定义是指专门传播微博、微信此类短小文本的网站,说它是“微媒体”,有一定道理,这个概念及涵义是说得通的。但有的文章直接把地铁和公交车上传播零碎信息的移动电视称作“微媒体”,又把微博、微信这类文本形态视为“微媒体”,[4]背离了概念实体的本相,在这个意义上根本不是什么“微媒体”。有人由此还引申出今天是“无人不微”“无事不微”的“微时代的来临”,让人如坠迷雾,不知从何说起。

三、袪除怪诞不经的媒介称谓

某些媒介概念“被发明”出来,由于新颖独特、深奥莫测,引起一些研究者的青睐,诸如冷媒介、热媒介、软媒介、硬媒介。把这类稀奇古怪的概念拿到课堂上兜售,煞费苦心地正面解释,反而“拨乱添乱”,误人子弟。

冷媒介和热媒介是麦克卢汉提出的两个概念,国内一度炒得很热。麦克卢汉本人对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国内学者的解释各执一词。有的学者附会麦氏的假说认为,冷媒介是指信息模糊,清晰度低,在理解时需要多种感官配合和深度参与,如手稿、漫画、电影、电话、电视、口语等;“热媒介”是指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就能理解的媒介,如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这种信口雌黄、难以入理的解释,纯属无稽之谈。能说电影、电话、口语表达的信息都是模糊、不清晰的吗?而所有广播、报刊和照片表达的信息都是清晰、明确的吗?这样的结论过于武断、片面。

麦克卢汉本人把电视和电影分别划为“冷媒介”和“热媒介”。他的根据是,电影的光源和观众视线的位置正好相反,观众受背后光源投射前面银幕的诱导,好像置身于拷贝中的场景;而电视观众直接面对电视机荧屏的光源,感觉电视是外部世界,比看电影更需要主动地参与解读,因此电影是热媒介、电视是“冷媒介”。麦克卢汉提出的另一个根据是,电视图像一秒钟闪现300多万个光点,观众刹那间只能接受几十个光点,靠少数光点逐一构成图像过程较长,需要观众积极追思和想象。观众从电影光束中每秒钟接受的光点远远超过电视,图像快速地在观众头脑中形成,不用过多的思考,因此电影是热媒介。[5]347这两种根据背离观众看电视和电影时的切身体验和大脑活动,是麦氏自我杜撰的玄妙理论。

在国内,还创造了硬媒介和软媒介两个概念。有人把媒介的基础设施和用户端称为硬媒介,从电报开始,到电话、收音机,再到互联网,以至电缆、光缆、信号塔等成为基础设施媒介;而电话、收音机,再到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设备,以至虚拟现实设备,是代表性用户端硬媒介。软媒介则是基于用户端硬媒介的软件界面,在软件层面分化出不同的细分功能,微信、微博、FB等都属于软媒介。[6]显然,这里的硬媒介是指人们通常所说的媒介的介质,而软媒介指的却是网民发布信息及其文本类型。后者同前者不相对应,同媒介涵义无关,而前者所指的媒体硬件设施,只是媒体的部分含义。这两个概念无一不是在枉墨矫绳。

还有人对硬媒介和软媒介做出另一种解释:“就一般大众信息传播而言,借用的载体无外乎是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等,这些多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媒介,具有质地、形状等‘度量衡’特征……我们把这些物质形态的媒介叫做‘硬媒介’”。“我们把能引起受众共鸣的文化称作传播沟通的‘软媒介’”。对广告而言,这种软媒介“除了调动‘意义结构’之外,还常常动用文化的‘符号系统’,如语言形式、文字类型、图形色彩、结构风格等等,我国传统文化作为表现手段的符号系统有长城、黄河、黄土地、威风锣鼓、长龙火把、灯笼、福娃、对称……”[7]这里,对软媒介的解释囊括了所有文化现象,涵义无边无际,不是在给软媒介下定义。把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视作“物理媒介”,构成这类媒介的意媒或组织机构被抛弃,辞苟不足达义,让人茫然不解。

有的研究者提出硬媒体与软媒体的概念,涵义的阐释“别有天地”。其中一种说法是:报纸是硬媒体 (例如《重庆晨报》),软媒体则包括网络和手机。此外,演艺、会展、论坛、活动等都可以看作软媒体。该研究者得出结论说:“媒体不一定是那种有形的介质,还有无形的东西也可以成为媒体。从软媒体角度看,网络就是一个工具。网络作为工具,不能支配我们,只能充当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媒介。”[8]这些论断似乎把“手段”、途径和形式视为媒体。无论报纸和网站都是媒体,它们都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没有软硬之分。演艺、会展、论坛、活动同报纸和网络不属于同类范畴的东西,不能把它们放在同一个范围里分类。将不同思维对象搅在一起归纳概念,势必出现逻辑错误。

四、除了追求科学,新闻与传播学没有别的出路

本文似乎有些吹毛求疵,因为人们使用概念、术语或词汇,大都是随意而为,不是在科学意义上解说词义,本文容易被误解为过分挑剔。退一步而言,本文对媒介相关概念的甄辨也可能粗疏不当,如果矮化了某些概念的发明者,不是本文的本意。但就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者而论,恰当确定和使用概念不能不是件大事,因为这是该学科基础的基础。我国有700多所大学开设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全国有14.9万多家新闻出版单位和近420万个网站,需要接触和了解新闻与传播学的人至少有数百万之巨。如果人们谈论的是学术问题,就应该注意概念的准确性,不能把新闻与传播学变为“我行我素”的学问。

信息与新闻传播事业要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的指导,更需要基础理论的统领。科学理论是由概念、原理、论证和推理构成的,而原理、论证和推理都离不开概念。科学理论不是源于观念,不是机械照搬和尊奉西方结论,更不是雄心万丈地空喊口号就能解决问题。从概念开始,探索媒介反映现实、推动社会进步的知识与原理,达到对传播活动真理性的认识,是新闻与传播学的主要目标。科学之外的“真理”是通过臆想和宣传鼓吹的,不是客观实践的反映。科学与感觉和愿望不是一码事,科学是对实践和规律的朴实再现。脱离实践追求新锐的概念,对自相矛盾的论断闪烁其词,轻视严密逻辑的拷问,都是背离科学的表现。

假如我们停止科学探索,只关注玩弄新名词,新闻与传播学很快就成为华丽语汇的堆砌,根本不会思考信息传播活动的原理或提出的原理是否能够站住脚。近些年,新闻与传播学界在这条路上有人争先恐后地制造浮词妄说,花样翻新的论著层出不穷,发现和提出有规律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在这方面,文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都比新闻与传播学严肃和严谨,尽管都处于同一个巨变时代,都在使用网络传播信息、作品、见解或研究成果。以网络文学为例,尽管网络作家风起云涌,网络作品蔚为大观,但研究者并没有提出五花八门的概念,而是围绕网络文学的类型和特点、内容的优劣和商业价值这类至关重要的课题,展开深入探讨。新闻与传播学对网络信息的研究却恰好相反,大多重于形式而忽视内容,重视花样名目而轻视人文思想,器重西方理论而对本国的理论来源探索不足。西方优秀的新闻与传播学成果,应当引进、借鉴和尊重,但许多人对西方这方面的优秀论著恰恰不感兴趣,而对那些故弄玄虚的结论爱不释手、百引不厌。

新闻与传播学无论提出概念还是某个原理,只要发表出来,都不再是个人的私产,它要受外部世界的检验与影响。按照今天的标准,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在精神和物质上堆积着丰厚的资源,大量中青年学者和业界工作者有宽广的创新天地,但在某些圈子里弥漫着崇洋的惬意,除了为西方学术观点汗流浃背地搬砖(不是指译著和译介),很少去努力发掘该学科的丰富宝藏。这是我国新闻与传播学贫乏的表现和原因,也是新闻与传播学基础理论薄弱的结果。任何学科研究者的思想都不应被剪裁为一致标准,只要研究者从科学探索的愿望出发,提出的见解即使有些疏漏,经过相互切磋和取长补短,都能为该学科的科学性添砖加瓦。除了追求科学,新闻与传播学没有别的出路,因为只有科学才能为它提供有用的原理和观察、分析实践的方法。

注 释:

① 参见《百度百科》“媒介”、《新闻传播媒介》条目。

② 参见《百度百科》“多媒体技术”条目。

③ 北美媒介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先后出现四种信息媒介,互联网是第四媒体,没有把文字抄件视为重要媒介,无视人类文明建立在文字基础上这一历史事实。没有文字传播,人类不会有系统的思想,也不会有大范围的社会交往,后来的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互联网都不会出现。文字及其抄件使科学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成为可能,创造了其他先进的媒介和传播形态,是一次真正的传播革命。文字手抄媒介不愧为是人类社会的第一媒介,而互联网实际是人类社会的第五媒体。参见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1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④ Streaming media,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last edited on 30 April 2018.

参考文献:

[1]Dan Gillmor.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M].O'Reilly Media,2006.

[2]36氪的朋友们.自媒体,正向西方讲述着它的中国故事[EB/OL].(2015-11-12).

http://36kr.com/p/5039635.html.

[3]熊澄宇,陈思宇.流媒体的传播学解读[J].传媒观察, 2005(03).

[4]张秀丽.微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12).

[5]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Mit Press,1988.

[6]Whiplash.谁能取代微信[EB/OL].知乎网,(2015-11-1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97464.

[7]黄志贵.试论文化作为广告传播的软媒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8]张永才,季娇.从硬媒体到软媒体平台的打造[J].中国记者,2010(10).

作者简介:刘建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