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梁建平:融合应抓住关键机遇期
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近几年来以“中央厨房”建设为抓手,努力推动《福建日报》、东南网、新福建移动客户端、福建日报微博微信一体化运作。在2017年第三届中国报业集团高层座谈会上,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梁建平提出:要清醒地认识媒体融合,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加强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与运用为主的新媒体建设,而这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以及媒体自身的高度重视。这次借第二届全国省级党报采编业务研讨会之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梁建平进行了专访,他指出了媒体融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给予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做好融合才能促进媒体升级
记者:推动媒体融合是所有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必修课,请问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近年来在媒体融合发展上有哪些动作?
梁建平: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初步完成“中央厨房”建设后,近年来,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着力点放在报网端微一体化运作上,主要体现在报道内容组织和采编结构重组两个方面。
内容组织上,主要是抓住重大题材、重大活动和事件等,以“中央厨房”为平台,进行报网端微宣传的统一策划与组织。如8月5日福建省向金门供水,是两岸交流的重大历史事件。编委会提前召开报网端微各环节参与的策划会,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到即时报道、滚动报道、版面呈现等全方位多端口进行策划,联合作战。在供水的前后3天里,东南网开设专题,播发各类稿件43条;“新福建”新闻客户端和福建日报官微、微信公众号以滚动、专题播报等形式推送新媒体报道18条;《福建日报》则推出多篇评论和深度报道,并用大联版形成报道强势。通过报网端微的一体化运作,把向金门供水事件做大做全做深做透,有效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这类宣传策划与组织,在去年《福建日报》采写“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和十九大、两会报道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证明了融合的重要性。
在采编结构重组上,我们主要是以记者站为龙头,整合报网驻地机构和人员,创办依托于《福建日报》的纸媒《地方观察》周刊,同时,创办网端在所在驻地的地方频道。目前已有4个记者站创办《地方观察》周刊和网端地方频道,有效扩大了党报地方报道优势和宣传平台,也拓展了党报发展空间。
从这两个报网端微一体化运作的实践和效果看,只有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这篇文章,才能促进媒体转型升级,完成党交给的新闻舆论宣传任务。
危机感与自觉性要持续提升
记者:媒体融合发展是一个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系统课题,深入推进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据您的观察和体会,目前媒体融合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
梁建平:从一些省级媒体的实践看,我认为,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亟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其一是传统媒体结构调整缓慢可能会错失融合机遇。对一个报业集团而言,媒体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进行报网端微一体化运作,而是要对纸媒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那些没有前景的纸媒进行整合整顿,从而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力量打造新媒体。但近年来因各种原因,我们在纸媒整合上认识不到位,方向不明确,办法也很少,导致这些待整合纸媒陷入困境无法自拔。在发展下行期甚至连生存都困难的条件下谋划整合,比在发展上升期或平稳期艰巨得多。且由于各种因素的考量,集团面对这种整合往往很难下手,整合优化传媒结构的机遇正在失去,这为未来整合增添了很大困难。
其二是新媒体发展因无法集中财力物力予以大力扶持而未能迅速做强做大,更由于分散建设发展,使得集团各报网端微的打通整合进展缓慢。面对商业网端甚至是一些自媒体的竞争冲击,集团新媒体的发展壮大面临诸多考验,如果扶持措施不到位,也会失去发展良机。
记者:媒体融合发展出现的这些问题有怎样的具体原因?又应该怎样解决?
梁建平:融合发展出现的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与措施,另一方面是融合发展的危机感与自觉性不够。一些人认为,虽然传统媒体遇到诸多困难,但党报可以提价增收,形象广告和政务宣传也使广告增加,日子还是过得去的。而新媒体盈利模式不明,因而还是守着传统媒体稳当。这样的生存和发展观念,使得媒体在推进融合发展中失去了动力和压力。长此下去,只能是机遇尽失。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毫无疑问,走进新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它要求各级党政、宣传部门和媒体工作者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自觉的行动,在推进融合发展中创造条件,抢抓机遇。一方面,要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从党委层面强化媒体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变媒体自行谋划、各自为政的单打独斗为媒体优势互补的整合联合,拓展融合发展的思路、眼界、空间,力求新的起点和突破。另一方面,要抓住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机遇,及早进行整合平台、技术支撑、运营模式等方面的调研、谋划和准备,努力打造省级媒体新的联合平台和生产方式,也为壮大党的舆论阵地作出应有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