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8期

论微时代文献信息传播的特征

刘焱
2018年09月27日09:39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微时代文献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传播载体、传播方式,还是受众构成、接收方式等,均与传统传播方式迥异,形成了新的特征。这使其具有快捷性、大众性和自由性特点,也导致其碎片化、庸俗化和专制化。微时代,文献信息传播要借微信传播的东风,才能够使其文化价值更加凸显、社会效应更加鲜明。

【关键词】微时代;文献信息传播;积极效应;消极效应

腾讯公司发布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9月平均日登录用户为9.02亿人,较2016年增长17%。由于微信多项功能免费供大众使用,使智能手机几乎涵盖了一个独立的时空,也给人类营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虚拟世界,微信“一触即发”的便利功能激发了受众的创作热情,产生出一个庞大的信息群,建构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传播方式。我们的生活,显然进入了微时代。那么,微时代文献信息传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正负效应如何,怎样避免微时代文献信息传播的负效应等,就成为必须研究的课题了。

相对于传统的文献信息传播而言,无论是传播载体、传播方式,还是受众构成、接收方式等,微时代的文献信息传播均发生了巨变,形成了新的特征。变化已经发生,还会继续蜕变,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研究其变化规律和正负效应,以便及时调适,使文献信息传播事业健康发展。

一、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文献信息传播途径为图书出版与发行、期刊编辑与传播、图书馆藏书的借阅等,这种需要众多知识群体参与、糅合多种物质环节的传播方式,其传播以纸质载体为主,至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增加了图像、视频等电子载体。总体来讲,纸质载体尚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智能手机的发明带来了全球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也使文献信息传播载体发生了变化。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IBM Simon(西蒙个人通信设备)诞生于1993年,它由IBM与BellSouth合作制造。发明伊始,智能手机主要是通信工具,其数字化储存、联络方式,便捷了人际沟通,也为信息的快捷传递奠定了技术基础。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微信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单人、多人参与,于是“朋友圈”兴起,成为当下人传播信息、交流文献信息的重要途径。

传播载体的电子化、数字化,必然带来传播方式的无纸化。作为智能手机发明后出生、成长起来的“80后”和“90后”,他们不再像祖辈、父辈那样订阅期刊,或到图书馆排队借阅,而是借助手机查询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传播所喜欢的文献信息。无纸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节约了时间,节省了纸质文献借阅所需要的空间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存在信息来源的复杂化,使查询者丧失了现场交流信息的机会。

二、受众构成和接收方式的变化

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变化,一方面改变着信息接收者的构成,使那些尚未拥有智能手机或未掌握网络查询技术者暂时止步圈外;另一方面则使文献信息接收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纸上抄写,也不再是复印。

传统文献资料的受众,多为大学教授、研究生、大学生等高校人员或科研机构中的研究者。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需求和明确的目的,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也很高。但是,微时代文献信息的受众,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而是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并非一定从事研究才浏览,也可能是出于好奇而查询。甚至仅仅是遇到了不知道的某个典故,或具体知识,就可能到手机里查询资料,或者呼唤“万能的群,亲们帮忙!”当然,专业研究人员也在利用微信传播、交流文献资料,这样可以使短缺资源迅速传播。

从接收方式看,微时代信息接收方式显然与传统不同。传统的文献信息从查找到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图书馆查找卡片上的图书登录号,到后来的电脑查询,然后是将所查信息写下来给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他们找出来进行登记,才能借走。即便是电脑普及后的自主借阅,依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借阅时间被限定一到两个月,看到有用的内容,还需要抄写下来,或复印。遇到善本、珍本,则只能抄录,耗时耗力。微时代的读者免去了绝大部分程序,只要网上查到,或好友分享了,就可以下载、保存。阅读后,若想打印,有三条途径:其一,复制阅读文本并存储到备忘录,再发送到自己的邮箱中,或者隔空投送到电脑中就可以转变成纸质文本了;其二,可以通过共享将手机阅读文本存储到iCloud云盘中,将手机直接与电脑联接就可以打印所需的微信资料;其三,可用手机扫码登录微信网页版,通过文件传输助手就可将微信资料打印出来。总之,微信资料能最大化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微信传播文献信息的积极效应

微时代文献信息传播的载体、方式发生了变化,其受众与信息接收方式也与传统的文献信息传播不同了。这就使其具有与传统媒体不同的传播效应,值得我们关注。

微时代的文献信息传播,所借助的工具主要是微信,其特征首先是快捷性。微信传播属于点对点的传播,改变了传统传播中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因此,具有信息直达的快捷特点。同时,参与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跨学科、跨平台、跨人群传播;可以文字描写、图片展示,也可以视频链接、声音再现等。手段的多元化,视角的多维性,均凸显出随性、便捷的特征。受众反应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可以点赞,可以发表情包,或直接收藏,也可以回发一个相关的论文或资料等,快速反馈信息,远远超越传统文献传播方式的速度。

微信已融入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因此微信传播具有大众性。英国学者特伦斯·霍克斯指出:“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交流。”[1]人与人是怎样交流的?中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人与人,人与人类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是用“传”作纽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将人的感官延伸,将智慧传递的路线永恒延伸下去。“人之为人从传播起。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他的文化传播方式;也可以说,一个人的文化传播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2]一部智能手机与多个APP软件组合成微信,就能完成阅读、学习、社交、娱乐、商品交易、消费、日常出行、吃喝玩乐等,这就是微信的魅力所在。这种只需要购买手机、掌握基本使用技巧即可进入的传播链条,显然没有预设门槛,人人皆可参与。当它被用来传播文献信息时,无疑具有大众性特征。

言其大众性,并非意味着人人都被动参与,这与微信传播的自由性特征有关。微信是自媒体传播,人人都可以在微信上发表己见。它借助网络传播,网络促进世界范围内人类文化的传播和文化资源在全球的流动与重组,开阔了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眼界。由于是在虚拟空间中自由穿行,所以实现了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最大发挥。应该承认,网络文化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对立,实现了疆域模糊化,从而使对象呈现在受众面前时具有了阐释的多种可能性,从内部促动了当今人类思维与文化的多元化。网络赋予微信强大的传播动力,在微信传播中,每个人或组织既可能是传播者,也可能是接受者。因此,微信传播具有自由性特征。就文献传播而言,接受什么,接受多少,是每个受众可以自主决定的。实际上,朋友圈内的文献资料,更多是知识性、趣味性资料集萃,带有普及、应时的特点。但是,如果是学术界建构的朋友圈,则可以交流学术论文、文史资料,还可以互动商榷,显然要深刻得多、专业得多。无论哪个层面,均没有设置门槛,显然具备自由性。

四、微信传播文献信息的消极效应

微信犹如一个“信息超市”,也更像“城市休闲广场”,每个人均可通过微信传播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但是,有人取长弃短,有人则不知取舍。因此,利用微信传播文献信息时,也会产生种种消极效应。

微信传播文献信息具有碎片化特征。微信功能多,承载的信息量大,传播快捷。因此,其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就容易被忽略。“尤其重要的是,智能手机中驳杂凌乱的时空秩序迎合了这个时代文化时空结构的内在需求。因而,智能手机所展现的不是快捷的重组而是空间的分裂,它以即时性、零碎性的方式刺激和吸附它的‘主人’。当生活主体的时空体验经常被打断、被插入、被截取、被干扰和频繁置换的时候,传统社会中的人的整体性时空生存经验随即被切割分解为断断续续的不连贯的单体粒子——碎片感和断裂感随之产生,浮躁的文化基因也被埋下伏笔。”[3]生存经验整体性被打破的受众,更喜欢接收碎片化的信息,而科学研究是需要完整信息的。因此,受众在接收微信传播的文献信息时,要根据自己的最终目标做出理性的选择。如果是泛泛了解,满足自我休闲欲望,则不必太在意信息的完整性;若从事研究,则不可依赖微信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回归传统途径,到图书馆查找文献信息。

微信传播文献信息也具有庸俗化特征。如前所述,微信传播具有大众化特点,它凸显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于虚拟空间里人们拥有了相对平等的权利;无门槛限制使得人人均可参与,便于受众情感的沟通,使微信传播具有亲和力。但是,无门槛意味着标准的虚化与降低,功利化、趣味化与窥视欲等渗入微信中,会使微信文献信息传播不再具备昔日的学术性、高雅性,而成为特定网站牟利的载体,成为某些人赚取粉丝点赞的工具,甚至成为极个别人造假、传假的平台。

鉴于此,传播文献信息时首先要筛选,即去伪存真,保存和积累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文献;还要顾及社会评价,促进社会稳定,规避社会风险,协调人类精神与物质建设平衡发展。其次,文献信息传播经过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进行线性传播,要在传播的基础上建立“反馈系统”,以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把受传者的反映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并对传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以达到对社会的宏观传播效应。

因此,利用微信传播文献信息时,需要提高自我鉴别能力。一方面,如果科学研究时需要,可以把它作为信息切入口,进一步查询信息源,以获得可靠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对于拿不准真伪的文献信息,咨询同行专家,切勿盲目引用。同时,建议反向利用网络查询真伪,因为国际、国内主要的图书馆,其馆藏资源多数已经电子化,是能够通过互联网查询的。

微信传播文献信息还具有专制化特征。微信的建构是依赖现代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现代高科技的发达使得人类生活处于被动状态,很多人出现“手机控”现象。如果是生活层面的“手机控”,顶多是时间被占有,但是,随着微信内容的多极化、共享性,手机使用者的深层意识往往被左右,成为不自由的行为主体。“智能手机中时空异质的不同主题之间彼此独立又共同分占手机空间,相互交叉、驳杂喧闹、多声部混杂,它们与生活个体捆绑在一起,随时在场,随时等待,随时召唤,随时启动,呼唤着微民们的点击、浏览和阅读。这些缺乏历史关联和背景的信息拥挤在一条条信息通道上,通过不断拼挤、刷新的方式抢夺资源,形成了一个令人无法抗拒又令人疲惫不堪的纷扰世界。”[4]在微信构成的具有压迫感的时空场中,人们的自由意志可发挥的空间极小,受众心甘情愿地被其支配,匍匐在其专制威权下。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现状,更是需要微信接收者深思的。微信传播文献信息出现的反交流特征,也与国人集体无意识中对权威的服从有关。若要应对这种现象,就要强调微信信息接收中个体意识的存在,不能毫无选择地接收,也不能随意接受网站的推介。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保持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自由,理性选择来到眼前的各种文献信息,择优而用,汰劣而为。

文献信息传播以其特有的社会性、目的性、传承性、互动性、可持续性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不同于广播、电视、电影等非文献传播的转瞬即逝,文献信息传播则具有让受传者获得稳定的永久性的文献信息、可持续性利用的网络信息文件等特点,使文献传播的受者可以永久和重复利用文献,并将全人类积累的巨大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使人类智慧得以全球共享。可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呼应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文献信息传播的价值和空间越来越大。通过对微信传播文献信息正负效应的研究,我们发现微信传播本身是现代社会里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技术本身没有副作用。只要我们能够善用其优长,去其弊端,是可以更好地利用微信传播途径为文献信息传播服务的。微时代,文献信息传播要借微信传播的东风,才能够使其文化价值更加凸显、社会效应更加鲜明。

参考文献:

[1]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7.

[2]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3]张红翠.“微时代”文化批判[J].河南社会科学,2017(11).

[4]张红翠.“微时代”文化批判[J].河南社会科学,2017(11).

(作者为河南大学文学院资料室馆员)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