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少儿出版国际组稿渐入佳境

王坤宁 李婧璇
2018年10月15日15:4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少儿出版国际组稿渐入佳境

编者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尝试国际组稿、全球发行,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从大学社、教育社向少儿社延伸。本报记者就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度采访,一方面请大学社介绍经验,另一方面请少儿社交流做法,希望能对业内同仁有所借鉴。

2017年在阿布扎比书展上,“中国种子·世界花”阿语版首发式。

2018年,《十四岁的旅行》首发式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成功举办。资料图片

9月21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国际组稿,全球发行”出版计划的第一部作品《中华复兴管窥》(英文版)在上海首发;8月22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首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国际组稿项目——“美丽童年国际儿童小说书系”的开篇之作《十四岁的旅行》新书首发……国际组稿,全球发行,中国出版国际化战略正扬帆起航。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际组稿的主体正在日益扩大,由原来的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向少儿出版社延伸。

外延:从试探到坚定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购船出海”,到在全球范围组稿发行,中国出版走出去已驶入快车道。

如何在国际出版的大舞台中,建设自己的国际出版平台、渠道和品牌,中国出版企业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出版资源的开发越来越不受国界的局限,出版内容的国际组稿变得更加便捷和更易实现。许多出版集团和专业出版社纷纷建立了国际组稿机制,物色合适的资深海外编辑、出版人、汉学家,以具体项目为纽带,组织国内外一流学者参与学术专著的策划和出版。近几年来,国际组稿在少儿出版领域变得更加普遍,且成效明显。

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学谦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国际组稿于少儿出版而言,是最近五六年的事情。“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是开先河者。”李学谦记得,中少总社的第一部国际组稿的作品是《羽毛》,曹文轩写的故事,巴西画家罗杰·米罗插画。“二人先后获国际安徒生奖(罗杰·米罗2014年,曹文轩2016年)。此后,国外插画家成为中少总社非常重要的一支作者队伍,他们分别来自德国、俄罗斯、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作家也有,如比利时的邓肯,他为中少总社写了一本图画书《比利的工厂》。”

2013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推出了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种子·世界花”,主要围绕图画书的国际合作展开。天天出版社总编辑张昀韬告诉记者,“出版社由此开始尝试国际组稿,目的一是获取当时中国创作中缺乏的插画资源;二是熟悉了解国外编辑出版以及推广图画书的经验;三是经由国际组稿密切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交流和了解,助力中国故事走出去”。

“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儿童文学需要走出去,与此同时,中国的出版界更需要放眼世界,加大交流、合作、融合,让世界出版力量更好地了解来自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文化、文学和出版力量的独特性和魅力所在。国际组稿的过程,恰恰能促进世界各种力量来了解中国,让世界接纳更多来自中国的优秀文化、文学作品。”谈及国际组稿在少儿出版方面的兴起,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王泳波表达了这样一个思考:童书出版是有文学高度、有审美价值的出版活动,未来中国童书的世界影响力,将由我们自身的出版学术高度来决定。“我们须放眼全球,兼收并蓄,瞄准更长远的未来,在走出去广度、深度以及路径、模式上开拓创新,致力于输出更多一流的精品读物,不断提升中国童书的感召力,提升中国童书的国际话语权,提升我们对于世界童书创作资源的统筹力。”在王泳波看来,国际组稿,是我们的出版实力达到比较成熟阶段的一种探索,是一种文化自信,是我们出版能力的一种高端拓展和升华,与走出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国际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的出版舞台也跨越空间限制,我们又必须要接触内容资源的创作源头,增加我们对国际创作力量的了解。同时通过探索,不断提高我们对于国际优质原创内容资源的统筹力,以拓展我们的出版外延,提高中国原创出版的影响力、号召力。”

融入:国际化的视野和内容

“美丽童年国际儿童小说书系”是王泳波率文学编辑、版权团队于2016年年底开始策划,于2017年博洛尼亚书展期间正式启动的大型国际合作出版项目。这也是该出版社首次开展的跨国组稿项目。作为“美丽童年国际儿童小说书系”的开篇之作,《十四岁的旅行》由意大利获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圭多·斯加尔多利创作。图书出版后,苏少社先后在201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中国主宾国、2018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办了《十四岁的旅行》首发活动,活动受到媒体和读者的极大关注。

“苏少社拥有该书系的全球出版权。《十四岁的旅行》一书的版权,目前正在积极向全球推广。”王泳波认为,在今天,中国儿童文学出版、创作实力,无论是整体,还是代表性作家如曹文轩等,实力、影响力不断得到国际出版和创作界、学术界的认可。在这样的时机开展国际组稿,有种天时地利、水到渠成的意味。“作为一家专业出版社,苏少社始终保持一种国际化的出版视野和高度。通过国际组稿打造国际范儿产品,正是苏少社对儿童文学原创出版国际化的重大探索。”王泳波坦言,“美丽童年国际儿童小说书系”正成为苏少社原创儿童文学出版的新亮点和新高度。

自2014年“中国种子·世界花”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经成功在瑞典、丹麦、意大利、德国等国家举办的国际书展上亮相,并同步输出了瑞典语版、丹麦语版和塞尔维亚语版,受到当地小读者的喜爱。张昀韬说,从多年运行的效果来看,图画书的国际组稿提升了中国作家、插画家和出版社的原创能力,使创作和出版建立在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较快地掌握了创作的特点;在版权输出上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种子·世界花”图画书国际合作项目获得了多个语种的版权输出。

“我们过去重文轻图,重作家轻画家,引进国外插画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少儿出版插画水平的提高。”李学谦认为,让国外优秀插画家为中国童书画插画,影响深远,提高了出版人对插画在童书出版中作用的认识,提高了我国童书出版的插画艺术水平。李学谦说,在引进国外插画家的过程中了解到,插画在童书出版中有着与文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为低幼儿童出版的图书中。正如曹文轩在他的《曹文轩经典作品世界著名插画家插图版》序言中所说,过去有功底的写实风格的插图,在儿童文学中难得一见,见到的大多是非写实风格的,颜色平涂,圆圆滑滑,没有层次,缺乏立体感。曹文轩认为,国外著名插画家的作品,不仅对应地诠释了他的文字,而且由于融入了国外艺术家对他作品内容的独特感受,因而有了新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

未来:国内外资源互通是趋势

作者国际化是出版国际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稿源国际化,就是出版国际化的开始。虽然现在国际组稿在中国出版业各板块都有涉及,但从实践中看,依然存在着物色作者难、沟通难、寻找合适的翻译难、市场和版权推广难等问题。

张昀韬坦言,在国际组稿中,如何与创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偏差,不完全是语言的问题。“由于国外创作者对中国了解不够,我们需要提供非常丰富和详细的资料、图片作为创作的素材。”

对此,王泳波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目前苏少社通过文学代理机构不断给出作家和作品推荐名单,反复斟酌,高质量标准在意大利、匈牙利、新西兰都寻找到满意的作家。但在美国、韩国、印度等国还没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同时,由于沟通机会少、语言交流的局限,以及多元文化、多元文学观的差异等造成了组稿交流难。“但国际组稿,是一种新探索。我们的书系,要在国内卖好、在国际版权卖好,是我们的期待,也是一种新挑战。”

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让作家写出符合要求的作品?王泳波告诉记者,目前出版社正在组的新西兰作家的作品,是一部跨文化的儿童成长故事。“为了让作家理解我们的意图,从她提供的几个故事梗概中,我们选取适合那个,然后围绕我们为作品制定的写作框架和基调,多次和作家开视频会议,确定创作思路后,作家才开始创作。”王泳波认为,打造精品,就要加大组稿过程的研磨;聚焦欧美等出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组稿力度;加大国际走访、利用书展平台,与作家面对面交流。同时,利用自身的版权资源,加大国际组稿书系的全球版权售卖以及加大后续的市场推广,邀请海外作家到中国做读书活动、交流活动。

“国际组稿的最终目标是与国际出版对话,传递中国故事,赢得国际市场,我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童书的国际授权、出版之中。”张昀韬表示,目前向国外组稿达到普通标准比较容易做到,但想要真正生产精品、生产一本留得下的好书,就要依赖于国际作者、插画家的高水平、丰富的创意以及全情投入。同时,策划者和编辑也要有相应的眼光和能力。她认为,中国有可能成为更多国际作品的首版出版人,拥有国际版权。组稿不拘泥于中国题材或者与中国作家的合作,而是根据国际出版市场的品类、题材、变化趋势来组稿。

李学谦则认为,今后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图画书出版方面,会继续扩大国际组稿的趋势。他希望,随着童书出版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能看到我国童书出版在科普、百科知识类图书出版方面,与国外作者有更多的合作。

“未来,少儿出版与国外的资源互通是发展趋势和方向。”王泳波认为,随着中国出版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组稿会有活跃趋势,会得到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会聚焦‘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同时,国际组稿的形式会创新,组合式的国际组稿会增多,如中外合作、互动的创作出版模式,这些会比单向的国际组稿更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